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蛇類最大的天敵是什麼動物?為什麼?

蛇類最大的天敵是什麼動物?為什麼?

嚴格意義上說,除了人類,蛇類沒有共有的天敵,因為蛇是一個大家族,其成員種類超過了3000多種,小到跟蚯蚓差不多大的鉤盲蛇,大到像亞馬遜森蚺、網紋蟒這樣的巨蛇都在其中,而且不同的蛇分布地區不同,這就導致了雖然蛇的天敵不少,但是不同地區的蛇有不同的天敵,而且有些蛇類還沒有天敵。所以,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蛇類分布比較多的亞洲和非洲大陸上比較有名的蛇類天敵。

非洲蛇類的天敵

說到非洲蛇類的天敵(一些大型的蟒除外,它們除了人類沒有天敵),許多小夥伴首先想到的就是「平頭哥」蜜獾了。在一些非洲野生動物紀錄片中,經常能夠看到蜜獾吃蛇的場景。但是,雖然蜜獾在非洲蛇類的天敵中是最有名的,但它卻不是最強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蜜獾雖然吃蛇,但是它的主要獵物並不是蛇,只不過蜜獾是機會主義者(逮啥吃啥),只要是在大草原上,體長小於1米的動物在它眼裡都是食物。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發現,蛇在蜜獾的食譜中佔比不足10%。而且蜜獾雖然有一定的免疫蛇毒能力,但是也僅限於體長1米左右的蛇,而且是普通的毒蛇,一旦遇到黑曼巴蛇這樣劇毒的蛇類,即使是蜜獾也要繞道而行。

因此,蜜獾並不是非洲大陸上蛇類最大的天敵。

那麼,誰才是非洲大陸上大多數蛇最大的天敵呢?

它就是蛇鷲。蛇鷲是鷹形目蛇鷲科下的唯一一個物種,屬於大型猛禽。從外觀上看,蛇鷲像鶴、鸛等涉禽,有著修長的雙腿,不過它的脖子並不像大型涉禽那麼長。從體型上看,成年的蛇鷲有著平均1.3米的身高,1.4米的體長,3.5公斤左右的體重以及2米多的翼展。

由於蛇鷲的身高比較高,脖子比較短,所以它在進食時,需要屈一下腿,不然夠不到獵物。從食性上看,蛇鷲與其他鷹形目成員一樣都是肉食性的。雖然大多數的鷹形目成員都能捕殺蛇,但是蛇鷲從名字上看就知道,它對蛇情有獨鍾。

蛇鷲可以吃非洲大陸上除了大型的蟒蛇外的所有蛇類,包括黑曼巴蛇,這倒不是因為蛇鷲有免疫蛇毒的能力,是因為毒蛇的毒牙拿它毫無辦法。蛇鷲有著修長的雙腿,而且腿部一半以上雖然沒有羽毛覆蓋,但是卻有著一層厚厚的鱗片,這層鱗片非常的堅硬,跟爪子的表皮是完全一樣的。這樣即使是被毒蛇咬住,毒蛇的毒牙也根本咬不開這層鱗片,所以毒液也無法進入其體內,自然就無效了。

而且蛇鷲的爪子與其他鷹形目的成員一樣非常的鋒利,當遇到蛇時,它會利用爪子交替的抓踩蛇,直到讓蛇失去反抗能力。

因此,在非洲,蛇類最大的天敵其實是蛇鷲,因為蛇鷲不但是抓蛇的能手,而且主要食物也是蛇。(PS:網上有許多人說蛇鷲是眼鏡王蛇的天敵,這個說法純屬扯淡,因為蛇鷲是非洲獨有的動物,而眼鏡王蛇是亞洲獨有的蛇類)

亞洲蛇類的天敵

在亞洲地區,蛇類的天敵有兩個:蛇雕和蛇獴。蛇獴俗稱蒙哥,是我國所有毒蛇和無毒蛇的最大的天敵。雖然它們的體長僅有70公分左右(尾巴長度佔一半),但是蛇獴對蛇有兩大克制:第一,蛇獴是群居動物,它們牙尖嘴利,身體靈活,能夠在避開蛇類攻擊的同時,給予反擊;第二,蛇獴具有免疫蛇毒的能力,雖然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它可以免疫一切蛇毒,但是在蛇獴的棲息環境內,無論是眼鏡蛇、銀環蛇還是眼鏡王蛇的蛇毒對它統統免疫。

因此,在遇到毒蛇時,蛇獴甚至可以不躲閃直接與毒蛇肉搏,所以,蛇獴是當之無愧的蛇類剋星。(蛇獴是獴科動物,而蜜獾是鼬科動物,二者沒有親緣關係)

蛇雕與蛇鷲一樣,都是鷹形目下的猛禽,不同的是蛇雕是一種中型的猛禽,它的體型比蛇鷲要小一些,而且蛇雕與其他的鷹形目成員的形態非常相似,並沒有蛇鷲那樣的「大長腿」。從體型上看,成年蛇雕有著平均70厘米左右的體長,1.1米左右的翼展以及1.5公斤左右的體重。

從分布上看,蛇雕廣泛地分布於亞洲地區,尤其是在東南亞以及我國是它們的主要分布區。從名字上,我們也不難看出,蛇雕與蛇也有著「不解之緣」,事實上也是如此,在蛇雕的食譜中,有80%左右的是各種各樣的蛇類。

與鷲不同的是,蛇雕捕獵靠的是一隻爪子按住蛇的中間,一隻爪子死死地按住蛇的頭部,這樣在利爪的作用下,很快蛇就會死王。蛇雕也沒有免疫蛇毒的能力,它靠的也是爪子上的鱗片以及厚厚的羽毛防禦。

總結

蛇的種類有太多了,而且在蛇目下不乏一些體長超過5米的存在,從理論上說,體長超過5米的,無論是毒蛇還是無毒蛇,都沒有天敵。因此,沒有一種動物能夠稱得上是蛇類的天敵。不過,從亞洲和非洲地區蛇類的主要天敵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大都是鷹形目下的動物。因此,如果非要找出一種蛇類的天敵來,最符合條件的就是鷹了(鷹形目下主要以蛇為食的猛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奇動物社 的精彩文章:

蟾蜍為什麼會抱住魚的眼睛?有何依據?
長江禁漁十年,白鱀豚能否重新恢復野生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