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伊朗馬什哈德:伊斯蘭千年恩怨的發源地,遊客參觀要過三道門

伊朗馬什哈德:伊斯蘭千年恩怨的發源地,遊客參觀要過三道門

「伊朗是中東最另類的國家,雖與其他阿拉伯國家同屬伊斯蘭,雙方之間的恩怨卻持續了千年之久,而這場恩怨的發源地,就在伊朗第二大城市:馬什哈德」。

在德黑蘭飛往馬什哈德的飛機上,伊朗嚮導特維爾娓娓道來:「然而在現實中,人們只知道什葉派與遜尼派有矛盾,卻早忘了不和的原因,以致伊朗為什麼用阿拉伯名字來命名馬什哈德這座聖城,如今也沒幾個年輕人知道了」。

嚮導所說的馬什哈德,位於伊朗東北部的卡沙夫河谷內,距離阿富汗邊境約160公里,與土庫曼邊境僅70多公里,原先僅是一座百餘人口、名為薩拉巴德的小村莊,恰好處在波斯與外界通商貿易的必經之地。

公元9世紀,阿巴斯王朝新任哈里發(類似歐洲的教皇)為鞏固地位,將伊瑪目(清真寺領拜人)阿里·里扎從麥地那遷至圖斯,後又恐其威望日盛危及自身,因而將其毒殺並埋葬在薩拉巴德郊外的公墓中(另一說是病死),從而引來大量信徒朝拜,甚至有人痴狂到以死後葬於此地為莫大榮耀。

由於里扎的聲望地位太過崇高,歷任君主(含突厥、薩曼、烏古斯、塞爾柱等等)不但沒有阻止信徒的「朝聖」,反而參與擴建城市規模,歷經三百年數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以宗教文化為主、生活為輔的「聖城」,如今保存完好的就有各代伊瑪目的陵墓、伊斯蘭神學院、穆斯林博物館以及各類大學和宮殿遺址等百餘座大型歷史建築,再加上歷代君王及王室成員也葬於此處,因而又被譽為是伊朗的「精神首都」。

至此,伊朗正式形成只承認阿里·里扎為哈里發的什葉派,而阿拉伯其他地區則依舊沿襲「四大哈里發」的遜尼派,雙方恩怨就此擺上檯面。

那麼,伊朗人為什麼用阿拉伯名字來命名這座至關重要的「聖城」呢?

實際上,波斯王國與毗鄰的阿拉伯帝國早在1500年前就已嫌隙漸生,波斯國力強盛時曾多次嘗試征服與改變阿拉伯人的信仰,雙方仇恨日趨加深。公元651年,波斯薩珊王國被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語被阿拉伯語取代,拜火教各大宮廟被原地改建成伊斯蘭教清真寺,直至公元750年阿拉伯國勢日衰,波斯人才趁機割據並改信什葉派,與阿拉伯遜尼派劃清界限。

如今馬什哈德僅存的拜火教「神廟」以及後期修建的「十馬廣場」,都代表著伊朗人堅決與阿拉伯世界劃清界限的決心。

到了公元9世紀時,阿拉伯人與波斯人的矛盾已經趨於明面,但雙方仍保持著相對的剋制,直至里扎埋葬在馬什哈德,這也給了波斯人一個對外宣示與遜尼派差別的契機,當建立什葉派「聖城」的消息傳到阿拉伯世界時,主張武力之聲喧囂,但國力日益貧弱的阿拉伯帝國沒有能力大舉進犯,只有過幾次短暫且各有勝負的衝突。

在里扎陵大廳西面,嚮導指著牆上雕刻的文字說:14世紀中期,阿拉伯大文學家伊本·巴圖塔慕名趕來朝拜,目睹信眾虔誠祭拜哀傷及面,因而在《阿拉伯文化》一書中將此地形容成「哈里發殉難地」,也就是阿拉伯文的馬什哈德,結果因為這本書的流傳過於廣泛,從14世紀末期開始就一直沿用至今。

從日落時分開始,前來里扎陵朝拜的信徒與遊客逐漸多了起來,此時才知道,外國遊客想進入這座「聖地」要經過大小三道「門」:先分男女走專用通道,經過機器和人工安檢前往指定語言的「非信眾朝聖者辦公室」,有專職的工作人員免費提供講解與翻譯,所有進入里扎陵的人都不得攜帶攝影器材,但遊客是允許用手機拍攝的。

嚮導特維爾指著地毯鋪成的中央區域說:里扎陵原則上不限制朝拜者的信仰與性別,但對於服飾的要求還是很嚴格的,男士不得穿短褲,女士則與伊朗其他宗教場合一樣,手臂腳踝與脖子都不能顯露在外。

「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我,由於當天不是周末與節假日,晚上6-9點期間只有4300多人前來朝拜,如果遇到重大節日的話,最多可在3小時內接待3.5萬人,屆時整座「聖殿」會被擠的滿滿當當,上個洗手間就跟翻山越嶺一樣的困難。

在內殿與中庭各繞了一圈,發現信徒們的大致行動範圍都很固定,進陵後先進內殿祭拜阿里,然後找塊空置的地毯靜坐垂首禱告,結束後才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閑話家常,直至深夜12點才會離開。

即將離開阿里陵時,我回頭看到一扇門上的字元十分奇怪,嚮導遂即拉來一名工作人員詢問,被告知這個字元是「隱遁」與「內學」的意思,也就是什葉派五大教義的第二、第三條,隱遁代表「保存實力方能剷除邪惡」,而內學則是指什葉派有別於遜尼派的新柏拉圖式「宇宙流溢說」,又被諸多學者認為是宇宙理性的知識。

阿里陵外,一名小販正在擺攤售賣瓜果,不少遊客參觀完阿里陵(禁止吃食)後,口渴難耐的圍在攤販前,這一幕,祥和又寧靜,與傳說中動蕩不安的伊朗,有著天壤之別。

(下一篇以馬什哈德各大景點以及飲食消費為主,希望能得到您的關注與肯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在陌路 的精彩文章:

庫爾斯克核電站:因俄羅斯專家一意孤行,20億美元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