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西方主導:近代太平洋國際貿易的起源,與太平洋國家沒有任何聯繫

西方主導:近代太平洋國際貿易的起源,與太平洋國家沒有任何聯繫

太平洋被納入近代國際貿易經濟體系的時間很晚,但也處於早期全球化的範圍內,是西方世界海外貿易不斷拓展影響的結果。雖然在朝貢體系範圍內,太平洋尤其是西太平洋的貿易早就已經出現,但是仍有根本性的本土化和區域化趨勢,無法談及更廣泛的國際貿易的概念。

真正的太平洋貿易國際化,是葡萄牙,西班牙兩大殖民國家開闢的一條從西歐到拉美再到東亞的跨洋商業貿易體系。這個貿易體系曾經很脆弱,但是隨著國際貿易的逐漸發展,到18世紀末,美國的貿易商開始主導太平洋貿易圈範圍內的動物毛皮和檀香木貿易。從而使太平洋貿易大熱,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三洲貿易。從而也為世界近代以來的海洋貿易,從大西洋發展到全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歐美等國家都以東亞國家為碩大的商業市場中心,希望能夠到東亞地區尋求商機和高額利潤。最早的兩大知名強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別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向向東方拓展自己的殖民力量。在沿岸地區建立了諸多商站,並且成功搶佔了阿拉伯人和印度人長期佔有的印度洋貿易。

由於東亞沿岸國家距離大西洋較遠,所以兩大殖民國家長期以來只能將自己的部分貿易觸手發展到這一地區,長久以來無法形成具有主導力的影響。但是葡萄牙終究是在明朝時期佔據了澳門,並且開創了澳門馬尼拉的貿易沿線,形成了最早的西方國家控制的太平洋貿易線路。這也成為日後太平洋貿易的根基所在。

當時西方世界對於太平洋的探索善乏可陳,即便西方國家通過環球貿易已經知道地球是一個圓的。但是對於具有廣大區域的太平洋而言,他們知道的太少太少。只能說在航線坐標的基礎之上確定自己的一隻線路。整個太平洋還有多少島嶼,多少國家,哪個地方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西方國家尚且一無所知。

即便如此,在16世紀下,太平洋也已經進入歐洲人的視野。早在1572年,中國與馬尼拉之間的直線貿易線路就已經被葡萄牙人開通,並且也最早進行了西方國家的太平洋貿易。這個貿易線路的主要貿易產品是絲綢和白銀。這在當時都是資本主義在出去發展的主要高附加值產品。但是由於在歐洲地區的列強鬥爭,葡萄牙敗北,所以由葡萄牙支配的貿易航線也迅速衰落。雖然西班牙有心代替葡萄牙繼續發展在太平洋的新房貿易,但終究因為成本問題,險些折戟沉沙。

在當時整個太平洋區域內,西方人只能大體了解到已經去過的地方。貿易線也只是兩個地點的點對點航行。沿途的貿易以及停靠站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限制逐步被西方航海者的不斷探索而消除。另一方面,之所以長期以來太平洋的國際貿易較為單薄,主要還是因為歐洲市場對東方奢侈品的單一性需求。

東方的諸國對於西方國家的產成品的需求不足,導致貿易逆差。但是等時間到了18~19世紀。這種需求雙向循環開始形成,太平洋不再是國際貿易的缺位中的一環。尤其是北美大陸的迅速開發,其中既包括英國人在北美地區的發展,也包括美國人重新建立自己國家而開啟的西部大開發運動。

使得美國的西部以及太平洋地區重新走了一次歐洲人曾經走過的地理大發現。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生存區域和貿易區域的大面積拓展。使得太平洋貿易不再那樣單薄而開闢出了諸多航線。貿易物品也不再僅限於絲綢,茶葉和白銀。太平洋這一個神秘的地理位置逐步被西方人所熟知。

地理範圍,區域和基本環境也逐漸被人們所熟悉。歐洲人也逐漸把曾經自己所認為的太平洋的名字,南海改成現在所認為的太平洋。並且由於國際貿易商務的繁榮,太平洋給西方國家帶來的利潤成倍增長。就如北美殖民地一樣,太平洋最初的大面積國際貿易也是以歐洲市場的需求為主。

由於歐洲急需對動物毛皮的使用,所以當太平洋國際貿易體系初步建立以後,歐洲和北美的毛皮貿易成為太平洋貿易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不論是曾經的絲綢也好,茶葉也好,歐洲多家都已經在其他殖民地嘗試種植,擁有了自己的產品供給。但是毛皮貿易還只能依靠北美和太平洋沿線商業的販賣獲取。

逐步發展中,毛皮貿易成為這之中的貿易網路中心地位。並且附加煙草,稻米,穀物和各種水果。雖然新生的美國被英國和西班牙抵制,但是美國的這些商品也可以通過大西洋和太平洋銷往世界各處。也正是因為全球化的初步形成,才使得美國這個脆弱的大聯邦,在剛剛獨立以後能夠適當消除以英國為首的傳統國家的經濟制裁。

此外,東方的清王朝也是海外毛皮貿易的主要受益者。美國和其他參與的毛皮貿易的國家也在其中獲利頗豐。但是毛皮的大面積採購導致野生動物數量銳減無法滿足國際需求。太平洋貿易的貿易物品再一次受到挑戰,曾出現了長期衰退的窘境。美國為了保證自己在海外國際貿易的持續增長,開始針對夏威夷檀香木的貿易進行大力扶持。

檀香木同樣是奢侈品,不論對東方的清帝國,還是對西方的歐洲諸國都有大量需求。夏威夷地區的檀香木皆屬上品,即便如今缺乏統計數據。但我們毫不質疑地認為太平洋的貿易體系之所以能夠持續繁榮,主要還是因為檀香木貿易取代了毛皮,茶葉和絲綢。維護了太平洋國際貿易的貿易利潤。

正是因為持久的貿易得以進行,利潤得有維護。在早期的貿易全球化的歷史上,太平洋貿易雖然不作為主要的貿易區域,但也平平穩穩運行的兩百多年的時間。其開創者自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之後的歐洲列強。而真正使其發展壯大並具有持續貿易資格和利潤獲取的便是美國。

雖然東方的朝貢體系和朝貢貿易也早就在太平洋地區範圍已十分廣泛。但問題在於這種貿易是政策性的,而非真正的國際貿易。並且朝貢貿易更多地關注於上級對下級之間的索取、贈與,政治意味濃厚。並且這種貿易又是官方貿易,沒有根植於市場的自發推動力。並不能夠給社會和民眾帶來真正的財富。

所以朝貢貿易終究未能在本土也就是太平洋獲得認可。相反,以自由貿易著稱的貿易模式則佔據了太平洋的腳跟。促成了太平洋貿易融入國際貿易體系的根本屬性。在當時,歐洲的海外貿易不僅僅是將殖民地和非殖民地地區的物品奢侈品傳入歐洲,再把歐洲的工業製成品傳入世界各地。

在西太平洋地區,很多歐洲國家在當地的殖民地以及貿易網路都有效地承擔了當地國家的貿易量。這也使得當時的清帝國周邊的海外貿易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歐洲商船的貿易訂單。雖然貿易貨品依然被清政府所得。但是貿易過程當中的利潤,貿易的主導權則隱隱約約地掌握在西方人的手中。

由於當時清帝國如日中天,西方國家到太平洋地區的貿易商船也主要是以經營貿易和運輸為主。所以表面上看來依然是清政府的朝貢體系和貿易發揮主導作用,實際上市場的需求早已經是歐洲商業與本土官僚相互勾結,進而發揮的作用和對市場的決定。

不過也正是在之後,美國商人將傳統的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貿易相連接,也使得世界貿易全球化速度空前加快。從而也給美國帶來了更為廣闊的國外市場,也為美國確定了在未來通過經濟掌控發展全球力量,進而推翻歐洲傳統資本主義國家傳統貿易邏輯,提供了很大幫助,也正是在貿易航線打通和發展的過程當中,美國形成了自己的對外擴張體系。

可以說,雖然世界貿易的發起者是歐洲諸國,但是美國在其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而東亞國家雖然極具實力,可以與之競爭。但是除了海禁嚴格執行之外,官方政府對於海外貿易的絕對控制,對民間自由貿易的壓制以及地區官商勾結,內外勾結而導致的市場混亂,最終使得大好的發展機會拱手讓於西方。

由於曾經的國家綜合力量太過碩大,所以短期內依然可以被人們看作是以清帝國為主導的東亞貿易。實際上這種主導已經差強人意,最終在西方國家的堅船利炮之下。最後一點顏面也被擊破,除了沿海之外的整個太平洋貿易東亞國家都被迫撤出,紛紛簽訂了與西方國家的不平等條約,從而確立了太平洋貿易由西方主導的歷史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史圖鑑 的精彩文章:

馮玉祥把溥儀趕出故宮是對還是錯?皇帝一走,邊疆一致牟圖自立!
大蕭條:富人窮人誰沒有活路?是否必然爆發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