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余華《第七天》:一部荒誕的浮世繪,值得一看

余華《第七天》:一部荒誕的浮世繪,值得一看

01

在中國的文壇上,受馬爾克斯影響最大主要有兩位作家,一位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老師,另一位就是余華老師。

相信,看過余華老師《活著》的讀者應該能發現,余華的作品是以現實為載體,然後在這個載體上設置一些事情,藉此來抨擊一些現象,引起大家的注意。

有人說,在中國當代文壇,余華總是一個引爆讀者和評論界興奮點的作家。

這點我是特別認同,一般來說我看的書籍並不多,但是余華老師的作品一般都會去看。

從《活著》、《許三觀賣血記》以及《兄弟》,個人覺得寫得都非常棒。

坦白來說,大家對余華的作品還是比較期待的,盼望著他們能帶來經典的作品。

余華寫東西似乎很慢,他沉寂了七年後,新小說《第七天》才出版發行,不過這部小說又再一次將余華置於輿論關注中心。

《第七天》主要說了什麼事呢?

簡單來說,《第七天》主要講述一個亡靈七天里的所遇、所見、所聞之事與往事。

這本書,作者是以第一人稱講述,會讓人在感到搞笑的同時陷入沉思。

不同於一般的描寫手法,余華在《第七天》的描寫手法是荒誕的,看似漫不經心的胡扯,實際上是對一些現象的揭露。

在這部作品裡,余華對小人物的遭遇雖然很同情,但是卻無能為力。

因為,靠他自己根本不能改變什麼。

在這部小說中的故事,涉及到了很多大新聞。

當然,這些新聞事件並不是隨便拼湊,而是作者精心選出來了,再說得簡單一點,這就是對社會的縮影的概括。

02

俗話說:

藝術源於現實,高於現實。

因為現實中的社會是怪誕的,由新聞事件轉化為小說中的故事也是怪誕的。

所以,這部書的內容看上卻也有些荒誕,但卻又能直擊別人的要害,讓你覺得確實是這樣。

很多在底層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努力活著,為了生活可能要付出很多,甚至很多事情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卻沒有絲毫辦法。

很多社會現象是不應該有的,這樣只會讓發展更加滯後,余華在作品中抨擊了這種現象,一些人為了謀一己私利,卻置他們於不顧。

比如,鄭小敏家遭遇的暴力拆房事件,這其實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有些人完全不把人民群眾放在眼裡,他們也不會考慮人民群眾的利益,這些對他們來說根本不重要。

再比如,商場火災帶來的死亡人數虛報事件,為什麼要虛報呢,因為這關係到自己的前途,要是死亡人數過多,那麼自己的前途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坦白來說,不論活著的人,還是死去的人在某種程度上遇難者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要是被尊重了,完全不是這個樣子。

作者在書中描寫了一個特別荒誕的例子,但是這個例子也是對現實的延伸。

現代社會,房價非常高,很多百姓根本買不起房子,有些人操勞一輩子也只能租房住,而很多人卻有多套房子,這顯然是一種不公平。

余華以這個為引子,既然那活著沒有房子,那麼死了也不會有安息的墓地。

當楊飛的亡靈第一天到殯儀館,其它的亡靈討論的竟然是墓地,坦言三萬一平的墓地根本買不起,不僅如此,這樣的墓地產權還很低。

你可能覺得作者只是簡單的描述,但實際上這是作者對現實的一種諷刺。

還真應了那句話,活人活不起,死人死不起。

天價墓地的出現和興起在一定意義上也說明社會中存在著某些畸形的價值觀,這些無形價值並不是作者杜撰出來的,而是對現實的一個延伸。

03

小說《第七天》呈現出的怪誕現實,是作者對現實無奈的絕望表達,沒有辦法,只能吶喊,雖然知道吶喊也沒有多大用處,但至少比裝啞巴強。

很多時候,大家都是有理性的,但如果不能維持一種公正的狀態,底層民眾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時,那麼事實就很難構建了。

對於這一點,我真的特別贊同。

很多事情,似乎真的不能講道理,因為道理根本講不通。

余華用一系列荒唐又真實的故事,一次次刷新了世人的世界觀,讓讀者唏噓不已。

不管怎麼說,《第七天》這不消說確實是值得一看的小說,如果你有時間,完全可以靜下心來讀一讀,相信會引起你的共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末小北 的精彩文章:

感情中,錯過的人就錯過了,你得學會釋懷
當善良遇上溫柔,便是人間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