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中國產業升級失敗——從港台年輕人的出路想到的|寧南山

如果中國產業升級失敗——從港台年輕人的出路想到的|寧南山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如果中國產業升級失敗,對我們普通人會有什麼影響?

如果中國失敗,對我們普通人會有什麼影響?

勤奮是東亞人共有的文化特質,這一點改不了。

在這個大前提下,對中國這種勤奮的民族來說,如果我們擁有的出頭機會太少,將會導致全民族遭遇極大的競爭痛苦,我們可以看下,中國已經有較高發展水平的香港和台灣年輕人的出路情況。

我們先看下香港年輕人的出路,香港的HK01網站的報道,香港的中學文憑考試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Examination,相當於中國大陸的高考。

香港01網站進行了統計,在2019年誕生的12名狀元中,竟然有10人志願行醫。

原文如下:

2019年文憑試結果昨日(10日)揭撓,12名狀元內,10人均打算報讀醫科成為醫生。由2012年首屆文憑試至今屆,73名狀元中有39人在接受傳媒訪問時均表示擬讀醫科。

也就是說,2012-2019年的7屆高考狀元中,志願報考醫科的比例高達53.4%,超過了一半的比例,這個比例實在是太高了。

那麼為什麼香港的優秀畢業生學醫的比例會這麼高呢?

油管上2021年3月的一個視頻,一個名叫」Torres Pit托哥」的博主到香港大學採訪學生的畢業期望薪資,其中一個女生是學醫學專業,還在讀本科,畢業後會當醫生,回答說已經知道畢業時的薪水,大約6萬港幣每月,如果去私立醫院還更高。大大的超出平均水平。並且香港很缺醫生,因此也不用去大費時間投簡歷找實習。不過就是要讀六年的時間,另外當醫生應該要求也不低。

成為醫生有著很高的學習成績門檻,同時還不承認中國大陸的醫生資格,限制了供給,帶來了醫生的高薪,因此成為香港年輕人最為嚮往和炙手可熱的職業。

這背後還有一個產業結構的問題,畢竟醫生薪資高並不是香港獨有的現象,但也沒有都像香港這樣學醫的比例如此之高。

香港的製造業已經基本都流失了,剩下的就是醫生,公務員,警察,金融,房地產,旅遊,轉口貿易等行業,我們都知道經濟的發展最終是依靠科技進步,

而製造業則是科技進步的最大載體,這種喪失了製造業,剩下的全部是低科技含量的產業,這種模式怎麼能實現長期發展呢?

無怪乎經濟發展必須依靠中國大陸,因為無法通過科技進步實現自身的內生動力發展。

大量的中國大陸企業在香港上市,吸引全球的資金;

同時大量的外資也利用香港資金進出自由的便利性到內地投資;

大量的中國大陸中產跑到香港購買保險,每年數千萬人次到香港旅遊;

香港每年還承擔上千億美元的轉口貿易。

香港的優秀年輕人,最好的出路就是當醫生,搞金融和房地產,或者當警察和公務員,這些行業或者職業薪資水平還不錯。

我們再看看台灣地區的情況,實話實話,目前台灣地區經濟增速是很不錯的,

受益於疫情帶來的全球宅經濟,對電子產品需求大幅上升,以及華為海思晶元出貨減少,其美系和台系晶元競爭對手高通,蘋果和聯發科均從中獲益。

聯發科今年2月份營收高達325.53億元新台幣(77.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8.66%,今年前兩個月累計營收678.86億元新台幣(157.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8.47%,聯發科今年第一季度有可能歷史首次單季度營收突破1000億新台幣。

而台灣第二大晶元設計公司,驅動IC大廠聯詠2月份營收達到87.15億元新台幣(20.17億人民幣),也創下歷史單月新高,同比增長高達59.6%,

2021年前兩月合併營收168.37億元新台幣(38.8億元人民幣),也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比2020年同期增長52%。

台灣第三大晶元設計企業瑞昱公告2月營收70.2億元新台幣(16.25億元人民幣),年增37.59%。瑞昱今年前二月累計營收152.8億元新台幣(35.37億人民幣),年增45.61%。

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初步統計2020台灣經濟增速高達3.11%,超過了中國大陸,而受晶元產業為核心的電子產業火爆的帶動,其預計2021年台灣經濟增速將進一步上升為4.64%。

儘管中國大陸在疫情之前去台灣的遊客就大幅減少了,也並沒有影響台灣經濟在半導體為核心的科技產業帶動下大幅成長。我們經常說台灣地區的經濟發展高度依賴中國大陸,

對於這句話我要提醒一下,對於農產品和大部分的中低端工業品,台灣確實更需要和依賴中國大陸,如果中國大陸逐漸減少對這些產品的進口,對於台灣經濟將會帶來巨大的打擊,而對中國大陸廠家來說反而會是利好,這會帶來本地替代的機遇。

但至少對於晶元製造業而言,是中國大陸更需要台灣,而不是台灣更需要中國大陸。

首先是中國大陸的晶元產能根本無法滿足本土電子產品生產的需要,2020年即使把外資在中國大陸的晶元製造廠產能也計算在內,只能夠滿足本土15.9%的需要,

也就是說,即使是對工藝製程水平要求較低的晶元,也同樣需要在台灣進行生產製造再進口,因為目前產能就不夠。

其次是台灣的晶元製造先進位程,目前已經進入到了5nm大規模量產的階段,而中國大陸的14nm都還沒有完全大規模上量,因此先進位程更是高度依賴台積電。

這也體現了一個結果,只要你的科技製造業水平夠高,即使是市場上高度依賴外部市場,但同樣可以形成優勢,因為離開了你的產品和技術,進口地的相關產業就會陷入癱瘓和混亂。

也就是,在高科技製造業的加持下,你可以真正的實現自主性的發展,科技和製造水平越高,受外部影響就越小。

當然,台灣也存在自己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台灣的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來,

3月11日台灣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李忠憲發了個臉書,說「今年全部的碩士畢業生都去了台積電!台達電挖不到人!」

在第二天,可能因為這個臉書對台達電不利,他刪除了,但是依然感慨「為什麼做軟體,資安的學生一窩蜂地區半導體公司」

其實在2019年,台積電是台灣上市公司中在台灣僱傭員工人數排第二的公司,人數達到43430人,而薪資中位數水平在台灣更是排在第11位,但僱傭人數比前10位的公司員工人數加起來還要多1倍。

而包括台積電在內,中位數薪資排台灣上市公司前15位的公司中,有12家是半導體行業公司,可見台灣的高薪產業主要集中在半導體領域。

下圖來自台灣證券交易所網站。

可以看出,同樣是理工科學生,

和中國大陸的頂尖學生一般會去互聯網企業,

華為,小米,OPPO, VIVO,大疆,海康,聯想等電子品牌公司,

大型央企製造業和基建公司不同,

台灣的頂尖理工科學生的就業高度集中在半導體行業,

因為只有在這裡才能拿比較不錯的薪水。像是台積電,2019年非主管員工的中位數薪資是159.6萬新台幣,按照今天4.36的匯率,就是36.6萬人民幣的年薪,當然了這是包括產線員工和工程師的中位數薪資。

其他中位數薪資排在全台灣前15位的公司中,在台灣僱傭員工人數超過1000人的還有聯發科,聯詠,瑞昱三家晶元設計公司,這三家同時也是純晶元設計公司的全球前十位。

台灣的電子零部件和代工產業雖然強,但是總體還是中低端為主,真正高薪的崗位還是大量的集中在半導體產業,中國大陸把半導體產業拿下來,台灣的高薪就業機會減少一大半。

像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是台灣電子代工產業的老大了,生產製造基本都在台灣以外,在台灣總共才僱傭了3590人,人數不到台積電的十分之一,中位數薪資也比台積電低一些。

對中國大陸也是類似的,我們的頂尖學生的去向,說實話高端的產業機會總體還是需要繼續拓寬的。我們就以華為為例子,其實華為被美國打壓的時候,

不只是華為的十幾萬中國籍員工的就業問題,而且是我國各大一流高校畢業生的去向會受到嚴重的擠壓。

就舉兩個例子,

211高校武漢理工大學2019屆畢業生去向,有276人去了華為。

下圖是上海交大2019屆畢業生去向,有高達336名畢業生去了華為,可以說遙遙領先。

除此之外,對於2019屆畢業生華為還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招聘了648名畢業生;在浙江大學招募了550人,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招聘了472人,每年招聘的應屆生數量高達一萬人左右。

而由於華為除了國內競爭對手外,在境外還有高通,蘋果,愛立信等西方廠家競爭對手,以及像聯發科這樣的台系晶元廠家,因此華為一旦退出市場,意味著大量高薪的工作崗位會流向境外。

不只是華為,我國的航天產業,軍事工業,以及在蓬勃發展的晶元產業,

目前也在遭受美國的壓制,

這個世界說白了,就是大家爭搶高薪就業崗位。

為了一個好的工作崗位,我們可以付出很多很多,

我們可以忍受從小學開始就不斷的補習,在高中三年進入地獄模式從早到晚拚命學習,睡眠不足,進入大學之後又不得不提起精神繼續考研,最終為的就是一個好的工作崗位。

一份好的工作帶給人的除了高薪資,從而極大的提高個人以及家庭成員的生活水平,它自身平台的價值還能夠去改變我們生活的世界,從而給員工帶來人生的極大滿足感和成就感,不僅如此它還能帶給人尊嚴和同輩的尊重。

美國人掌握了晶元生產設備和高端晶元這些關鍵技術控制點,

帶來什麼結果呢?

那就是美國人能夠決定我們高端工作崗位的數量。

美國人通過生產設備供給控制了晶元製造廠,

他可以決定台積電和中芯國際給華為供給多少晶元,來控制華為工作崗位的數量,美國禁止各個晶元代工廠為華為製造晶元,華為獲得的晶元數量就急速的下降為零,那麼華為的營業收入就會逐漸下降,那麼提供的高薪工作崗位數量也就會下降。

美國人控制了晶元生產設備,他可以決定審批每年賣給中芯國際多少台設備,

是什麼工藝製程的設備,來決定中芯國際一年能夠生產多少晶元,能夠生產什麼技術水平的晶元,也就決定了中芯國際能夠提供的中高端工作崗位的數量。

美國人控制了高端晶元,

英特爾的伺服器和電腦CPU晶元,以及高通的高端手機晶元,

它可以通過決定中國的各個伺服器廠家,各個電腦品牌廠家,各個手機廠家各自能夠獲得多少晶元,從而輕鬆的控制各個公司能夠獲得的市場份額和利潤,也就能決定這些公司能夠提供的高薪崗位的數量。

不管是我們的聯想,浪潮,還是小米,VIVO,OPPO,都是這樣的處境。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高通想打壓一下小米,它只需要把晶元更多的分配給OPPO和VIVO就可以了,別人甚至有能力控制你之後的財報好不好看,提供的工作崗位多不多。

我們要是不想被美國人這樣控制,就得自己爭口氣。

在中國的網路上,經常有各種中產家長雞娃(打雞血式養娃)的各種現象,軍備競賽式的投入,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孩子高強度的學習,很多媽媽甚至辭職回家專門帶孩子輔導學習,投入巨資買學區房。

其實,如果中國的高薪工作崗位夠多,我們根本就不需要這麼累。

我就拿本文出現過的武漢理工大學作為例子,武漢理工是211高校,其2019屆畢業生的去向,前五名是中國建築,華為,東風汽車,上汽,中航工業。如果單看這些去向單位,也是985高校畢業生熱門的去向單位。

上海交大的2019屆畢業生去向,最大的兩個去向是華為和上汽(不考慮留校就業的)。

而這兩個單位同樣也是武漢理工大學畢業生的主要去向。

另外,再和清華做一下比較,2019屆畢業生中國建築,華為,上汽三家公司在武漢理工畢業生就業去向中排前五位,

這三家也是清華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去向的前十位單位。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去國內建築行業(中建,中交建,中鐵建),華為,

以交通和汽車為中心的各種製造業(上汽,廣汽,一汽,中航工業,中國船舶等單位都在武漢理工招了不少人),還有類似國家電網,工行,招行這樣的公司,

讀武漢理工也是可以實現進入這些公司的目標的,不需要非得上985高校和清北。

武漢理工在就業上和名校的差距主要在其他方面,例如互聯網企業,出國留學,國內高校教職,高端金融部門,各種省部級政府部門,以及其他製造業門類等。名校畢竟是名校,當然不可能每個專業就業都和你差不多,總體肯定是勝出一截的。

所以即使高考時,同學小明上了985,小劉上了C9,張華上了清華,而你去了211,

但是只要專業選擇和規劃的好,幾年後你們還是有可能進入同一家公司共事的,當然校招薪酬和定級可能有點差異,但這不影響你們重新回到同一個平台,都擁有光明的前途。

我們再設想一下,未來我們再把電動汽車,製藥業和醫療器械,半導體產業,工業機器人做起來,是不是會大量的增加高薪的就業崗位?

那麼以後只要你專業選的好,甚至不需要上211,就上個普通一本,最後都有可能和清北畢業生在同一家公司就職。

我最近聽到上海的某家公司在持續招聘晶元設計人才,研發團隊人數一舉要擴張到幾千人的規模,給的待遇也很給力,碩士畢業三年能給年薪50萬以上,這種產業大發展對於理工科人才難道不是好事么?

目前國內電動汽車產業火爆,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動力電池廠家紛紛擴產和在全國各地建廠,這也會增加從廠長,工程師到普工各種崗位的數量。

舉個例子,2021年2月2日,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將在四川省宜賓、廣東省肇慶、福建省寧德三地投建電池相關項目,總投資不超過290億元。

而比亞迪則在重慶璧山建立新廠大量生產刀片鋰電池。

只有我們不斷的產業升級,不斷的擴大中高端工作崗位的供給,我們整天買學區房,雞娃的付出最後才會有真正的回報,否則就將是毫無意義的,競爭激烈零和遊戲。

當然,對那些不想那麼努力,想工作生活平衡的人們,才有可能不需要一路拼殺上985, 211,最後也有機會獲得不錯的工作崗位。

東亞地獄模式實在是太苦了,

韓國年輕人拼了命就是為了進三星;

香港的年輕人拼了命就是為了當醫生;

台灣的年輕人拼了命就是為了進台積電;

日本的年輕人拼了命考進東大,最後就是為了進索尼,豐田和日立。

下圖是日本最好的東京大學2019屆畢業生研究生的去向,去索尼的人數最多35人,豐田排第三去了29人,富士通第四去了23人,日立排第五去了22人。

https://todai.kawai-juku.ac.jp/todai/graduate/graduate.php

拚命的爆肝搞了這麼久,就只是為了爭極少數企業的職位,擁擠在狹窄的產業賽道,東亞人那麼拚命,

韓國,日本,中國台灣沒有一個人均GDP進了全球前20位的,中國香港的人均GDP都沒有進世界前十位。

既然全球的權力掌握在西方手裡,說明它們手裡的工作崗位才是最好最優質的,為啥不能取而代之呢?

如果我們的產業升級升不上去,我們會面臨兩個困局:

1:像日韓台港一樣,困在東亞地獄模式裡面,高烈度競爭只為了爭取少數賽道的高端崗位,產業無法突破,人均GDP無法超越西方,生育率低迷,

對中國大陸而言,這個過程將持續幾十年上百年,原因很簡單,即使到2100年我國仍然會有數億人口,想通過減少人口來適應產業規模,一定是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2:依然被西方牢牢的控制住產業發展的咽喉,別人想讓你發展到什麼地步,想讓你獲取多少利潤,依然由西方來決定,到時候你人口更少了,還因為長期地獄模式比西方更加高度老齡化,更不可能在競爭中獲勝了,尤其是像中國這樣追求獨立自主,不被西方待見的國家,到時候手裡的產業能不能保得住都是問題,一旦產業丟失,又會加劇競爭,再次進入地獄模式循環。

相比這樣的黯淡前景,我們花幾年,十幾年,二十幾年時間把一個個高端產業不斷拿下來,並且在全國實現均衡布局,是可以在有生之年就享受到成果的,並且還可以讓我們的年輕人有更多輕鬆的出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雲之聲 的精彩文章:

量子計算:挑戰未來|朱曉波
了解鐵幕背後的意願|郭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