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為什麼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吳承恩夾帶私貨了!

為什麼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吳承恩夾帶私貨了!

神魔小說《西遊記》起源於民間傳說故事,作者吳承恩在《平妖傳》等文學作品基礎之上二次創作。

以此為起點,有關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開始定型,人物形象也趨於完整統一。形成了以《西遊記》為核心的民間神話故事體系。後世但凡涉及到神話傳奇,都無法繞過《西遊記》這座大山。

然而……《西遊記》僅僅只是一部神魔志怪故事嗎?

《西遊記》的核心內容是唐僧西天取經,但最為精彩的還是前七回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如同《水滸》前七十回一樣,以暴力方式反抗權勢的鬥爭過程,永遠是底層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

好漢上梁山,好妖花果山。

不同的題材,但同樣有鬥爭,有反抗,為了追求幸福自由的成長經歷符合人類潛意識需求。

《西遊記》的「大鬧天宮」以天不收地不管的孫悟空為一方,以玉帝、如來佛祖為另一方,展開了矛盾與衝突。這場衝突與鬥爭,以孫悟空打翻凌霄殿為其頂點,以被鎮壓在五指山為結局。

孫悟空得道成仙,幽冥消名、龍宮取寶,可謂人間絕無、天下無雙,但這樣的人才卻不得屢屢沒有得以中庸,先是被安排了「弼馬溫」的小官,而後又被安排了「齊天大聖」的虛名,這一系列事件成為了「大鬧天宮」的導火索。

在成功塑造孫悟空無所不能的勇者形象同時,《西遊記》也以玉帝的昏聵行徑揭露了天廷的腐朽無能。而正是這種敢於鬧天的思想,激發無數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反抗鬥志。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西遊記》不把唐僧作為開篇的主角,反而花大精力用七個章節描述孫悟空的成長經歷,濃描重抹「大鬧天宮」。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當然不是。

現實生活中的吳承恩家世衰微,科場失意,宦途坎坷,懷才不遇,讓他對社會失望,對權貴不滿。本能地文人最熟練的方式,以小說的方式抨擊當權者的腐朽無能,任人唯親,發泄自己的不滿。

值得注意的時候,吳承恩出身貧寒,但依然是封建中層階級的一員,對以「玉帝」為代表的最高階級依然存在幻想,其批評是溫和的,其反抗立場是不堅定的。

從本質上說,吳承恩對現狀不滿,局限在只是希望改良,而不是推倒重建。這就導致了在《西遊記》中束手束腳,既渴望孫悟空反抗,又不希望徹底推翻,只是恢復理想的平衡狀態。

孫悟空大鬧天空,唯一的敗績是二郎神。作為同樣出自民間的天神,二郎神性情桀驁不馴,聽調不聽宣,法力更是不亞於孫悟空,但卻代表著理想的統治精英。表現出作者維護天廷統治的思想感情和階級偏見。

取經故事是《西遊記》的主體,「天鬧天宮」雖然是劇情需要,但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吳承恩夾帶私貨,以虛構的上天入地的強者孫悟空,寄寓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小知識分子幻想。

當然,有人或許要反駁,認為《西遊記》之所以用大篇幅講述孫悟空的反抗,是為了日後孫悟空為實現取經事業的理想,百折不撓的「偉大精神」。

不可否認,在吳承恩的筆下,取經故事已經不是單純的基於歷史事件的藝術加工,而是帶有懷有鼓吹個人奮鬥勵志精神內容的神話故事。以實現理想的情懷精神,強調了「懲惡揚善,貨與帝王家」的傳統文化思想。

但細讀《西遊記》的大鬧天宮,能能從諷刺揶揄世態,以申鑒戒之意之後讀出另外的含義。

取經路上經歷八十一難,這些魔障雖然是自然險阻的幻化,但絕大部分都被賦以社會性格,以隱晦的方式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寄寓作者的社會幻想。

受到篇幅限制,在這裡,不可能把《西遊記》的思想意義一一表述出來。

但值得再次說明的是,《西遊記》所寫的幻想故事,具有明顯的缺陷,作者在階層制約下,無法跳出封建階級的思想桎梏,所有一切反抗鬥爭看似大快人心之後,必然偃旗息鼓,以失敗收場。

孫悟空對權威的蔑視與衝擊,博取讀者眼球同時,只是作為誘由,引出更高階層的強者出場,化解厄運。

把對未來的希望寄托在「如來佛祖」這樣的無上大智慧賢,一方面淡化了藝術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文學針砭時弊的目的,這就是《西遊記》最失敗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歌說文 的精彩文章:

民間故事:龍王送珍珠,老婆再嫁人
民間故事:兩個財主比摳門,畫餅充饑算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