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又是美國!歐洲綠蟹進入美國,1年繁殖近30萬隻,真的吃不完啊

又是美國!歐洲綠蟹進入美國,1年繁殖近30萬隻,真的吃不完啊

大家都知道,生物入侵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而近些年來,關於世界各國對入侵生物種群的控制是越來越嚴格,主要是入侵生物會對本地的生態系統產生巨大影響,同時還可能導致本地部分生物種群減弱或消失,所以無論站在什麼角度上來講,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已經成為了如今最為關鍵的問題。

美國是生物入侵較多的國家之一,這幾天大家也在討論關於美國野豬泛濫,風滾草成災等問題是越來越嚴重。美國發布的新數據顯示,已經有高達900萬的野豬,所以真的是完全失控了。而《PNAS》雜誌又發布了一項關於美國生物入侵的消息,這次又是美國,是一次關於「消滅」入侵生物的報復性反彈,所以根本吃不完了。

消滅約90%,反彈30倍

這種生物名叫「歐洲綠蟹」,根據美國加州大學研究人員表示,該生物在19世紀被傳到了美國,迅速蠶食貝類水產的幼體,快速的擴展之中,所以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具破壞力的100 種入侵物種之一。但是美國加大了對該物種的清理,其中消滅入侵的歐洲綠蟹達到了約90%,結果出現了意外的情況,那就是出現了歐洲綠蟹的意外反彈。

根據研究數據表明,在清除了大約90%的螃蟹後,螃蟹增加了30倍,從根本上說明了美國的這項入侵生物的對抗,美國完敗了,這也讓科學家們感到非常的意外,所以認為美國如今的清理「歐洲綠蟹」的方法可能出現了錯誤,我們應該定向的進行清理。歐洲綠蟹的根除基本上不太可能。數據已經完全告訴了我們。到2013年,「歐洲綠蟹」數量從12.5萬隻減少到不到1萬隻。

但是到了2014年,數量激增至約30萬隻,也就是一年繁殖30萬隻--比2013年的水平增加了30倍,幾乎是滅絕前數量規模的三倍,所以如今美國正在想辦法,如何才能將其清理減少, 不讓其反彈才是最好的辦法。由於「歐洲綠蟹」的數量增長,美國商業貝類行業每年損失約2000萬美元,如果接下來不持續控制,30萬隻只是短時間統計的最低數量,並且2014年之後可能也增長了不少了。

「歐洲綠蟹」到底是什麼物種?

「歐洲綠蟹」又被稱之為歐洲海岸螃蟹、綠色海岸螃蟹。該生物是一種中等大小的螃蟹,其中與普通螃蟹的最大差別——就是在它的眼睛之間,有三個鈍的刺,在眼睛的兩側還有五個尖的刺。通常在成年的「歐洲綠蟹」身體下面帶有黃色或橙色斑點。幼年螃蟹通常顯示出淡沙色。歐洲綠色螃蟹的外殼呈三角形,平均寬度為5——6厘米,但已知最大的可以達到9厘米。

該生物的原產地是走走地區,但是如今已經傳播到了北美,日本,南非和澳大利亞,該生物如今還在大規模的擴散之中,「歐洲綠蟹」屬於一種貪婪的捕食者,以貝類和其他螃蟹為食物,所以如果任何地區出現了「歐洲綠蟹」都可能帶來影響。特別是在養殖牡蠣等水產品的時候,更加需要注意「歐洲綠蟹」的出現,不過我國暫時沒有聽到過該物種,所以我國應該也提前防禦這種生物進入我國水域,這就是該生物的情況。

「歐洲綠蟹」能吃嗎?

前面我們也說了,美國「歐洲綠蟹」泛濫,根本吃不完,並且反彈的數量還在持續上升之中,雖然說「歐洲綠蟹」是可以吃的,但是基本上不吃,所以對於美國來說,30萬隻「歐洲綠蟹」都沒人吃,吃也吃不完。並且在部分國家還是不允許吃,例如「歐洲綠蟹」入侵葡萄牙,韓國等地之後,成為了餐桌上的佳肴。但是在加拿大,它並不是漁業海洋部許可買賣的海產。

所以是吃不了的,曾經加拿大未來消滅200萬隻「歐洲綠蟹」,是將其全部做成肥料或者餌料,每公斤售價約 $1.40加元來進行處理的,所以「歐洲綠蟹」在北美地區根本不受歡迎。

別說30萬隻「歐洲綠蟹」將其吃掉,可能1萬隻都難以吃完,要將其轉變為一種「吃貨」不太可能,美國野豬泛濫也是根本沒人願意吃的原因,如果我國不是保護生物,根本沒有多的,所以對美國來說,1年繁殖近30萬隻,真的吃不完啊!

美國緬因大學曾經也做過關於「歐洲綠蟹」的一項調查,召集來87個「吃螃蟹的人」,請他們品嘗用歐洲綠蟹做成的食物,結果參與者普遍認為很好吃。但是只有63%的品嘗者說如果綠蟹有賣的話他們「可能」會買,所以好吃它們也不太願意買,這就不知道啥情況了。

可能還是不符合當地美食口味吧,所以30萬隻「歐洲綠蟹」對美國人來說根本吃不完,並且「歐洲綠蟹」的繁衍速度還在加快,那麼更加不可能吃了。

只是在其他部分國家有人吃,例如用蘋果木將螃蟹熏過,用檸檬草和辣椒使其脫水,再將脫水的螃蟹研磨成粉,作為螃蟹味噌湯的底料來吃,但是這個過程太複雜,也很難興起。相比進入我國的小龍蝦來說,直接爆炒,清蒸一下就可以吃了,所以也才能夠將入侵生物吃成一種產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貓 的精彩文章:

大熊貓能打贏老虎嗎?熊貓最兇狠的一面,咬力強,齒槽無縫對接
今冬一冷到底?冷空氣飆車,24小時內進入南方,大範圍雨雪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