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中國台灣第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水危機,潭底乾枯,為何會缺水?

中國台灣第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水危機,潭底乾枯,為何會缺水?

台灣位於我國東南沿海方向,並且是我國第一大島嶼,可以說是一塊「寶地」,地理條件好,動植物十分的豐富,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不過台灣也是屬於地質構造比較特殊的區域,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有許多容易引發地震的地體斷層,所以該地區也是我國地震比較頻繁的區域之一,當然近些年來還是比較穩定,大地震整體上來說不多,算是好事情。

而根據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的研究表明,台灣山脈是屬於大陸東側的「界緣山脈」,所以相當於是一個「連體區」,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有「浮福建」的雅號,意為台灣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所以非常具有特色。

而台灣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所以水資源也非常豐富,不過最近大家也看到, 關於「日月潭潭底乾枯成塊狀」的消息再次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日月潭

日月潭是中國台灣地區的第一大天然湖泊,並且還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優美的地方,它位於台灣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地區,是一個常態面積為7.93㎞2(滿水位時10㎞2),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由於它的外形狀態,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所以因此而得名為「日月潭」。

日月潭的形成主要是因為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所以屬於典型的「地質構造」湖泊,該湖泊如果積水比較穩定的話,一般情況是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當然在台灣地區本身面積都不大,所以天然湖泊也就很少,也只有日月潭最大和最有名。當地氣候宜人,並且冬季平均氣溫在15℃以上,完全與我國海南島氣候比較相似了,不過夏季不一樣,日月潭區域的夏季溫度也不高,就算是7月份也只有22℃左右,所以是典型的避暑勝地。

這麼好的日月潭,為何會缺水?

確實從上面我們看到了之後,日月潭不應該缺水才對,然而最近不少網友分享日月潭近照,只見潭底乾枯,土色地面已龜裂成塊狀,是屬於嚴重的少雨水模式,並且乾枯湖底寸草不生,這與我們以往的日月潭完全是不一樣的。往年的這個時候,日月潭可以說是綠樹成蔭,水波蕩漾的狀態,完全是休閑的最佳之地,但是今年的氣候卻改變了這個情況。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我們也說明了台灣是雨水非常充分的,不應該缺水,只是九成的雨水集中在5至10月落下,11月至次年4月則屬枯水期。而今年確實雨水發展比較特殊,台灣地區長時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主要就是副熱帶高壓的變化較強,同時引發其他天氣系統的「連鎖」效應,所以形成了連續不斷的暖空氣北上,導致持續的少雨偏旱模式。

其實從最近我國廣東,福建等地的氣候都可以看到,都是受到了這波氣候的影響,所以持續的發展導致我國多省出現少雨,台灣地區就是其中的一個,乾熱很明顯也就持續下去了。當然從側面的意義上來講,台灣年均降雨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很明顯只要合理用水,合理存儲水資源,就算是在這個「枯水期」,也不可能出現少雨水。

綜合情況來說,日月潭缺水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氣候變化確實影響了降雨的問題。第二、沒有合理的存儲水源,進行科學利用水資源等導致缺水。這就是兩個主要的原因。當然我們主要就是說明了氣候的演變,本身我國台灣地區是不缺水的,氣候演變也促使了降雨的減少,包括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從全球近一段時間的雨水量來看,都可以明顯地看到雨水缺少,這就是原因。

日月潭什麼時候能夠緩解?

從氣象分析來看,確實最近我國少雨的雲南,廣西等地的雨水在出現了,但是廣東,福建等大範圍地區的雨水還是比較少,甚至大範圍地區的降雨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台灣地區的降雨也非常少了,最多一點「零星小雨」。這對少雨的地區來說作用不大,所以從氣候中心來看,較強的雨水暫時還沒有,日月潭暫時也緩解不了。

不過,還有一個希望可能在出現,那就是海洋區域的熱帶擾動在發展的趨勢在出現了,歐洲數值中心、GFS預計在4月中旬有一個熱帶擾動並且有概率發展成為今年的2號颱風,並且從趨勢來看,有可能是一個超強颱風,但是這裡存在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如果按照GFS的情況來看,這個擾動如果形成颱風可能根本解決不了水,還可能加劇少雨的問題,所以長期少雨還會持續。好消息,期待颱風能夠送水,畢竟在颱風還未形成之前,改變的空間還有。

所以從現有的趨勢來看,如今的希望可能就是看這個GFS、EC說的熱帶擾動能不能發展起來,並且行走的路徑達到預期,如果行走GFS的路徑,那麼真的是水來不了可能還會更加嚴峻,所以緩解期可能還要長期等待了,這如今已經是56年最嚴重旱災,缺水現象,如果56年最嚴重水危機持續下去,那必然是雪上加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貓 的精彩文章:

進化論出錯了?消失170年的畫眉鳥重現地球,清晰照片已被拍到
提前約40億年,地球生命終點可能更早出現,人類或許可以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