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亞裔「生活在恐懼中的一年」

美國亞裔「生活在恐懼中的一年」

參考消息網4月8日報道(文/徐劍梅)

去年3月新冠疫情在美國全面暴發以來,亞裔在美國遭遇辱罵、騷擾、暴力襲擊、被當成疫情替罪羊的事件激增。正如美國總統拜登所說,對許多亞裔美國人來說,這是「生活在恐懼中的一年」,連上街都擔驚受怕。

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飆升

3月16日發生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槍擊案,把疫情期間美國針對亞裔的歧視和暴力乃至亞裔在美國長期遭遇歧視的歷史和現實處境,帶到媒體聚光燈下。

目前,儘管美國疫情總體上有所緩解,但針對亞裔的暴力和歧視事件未見消停跡象。隨著社會關注度上升和亞裔抗爭意識提高,此類事件更加頻繁地見諸報端。

由《今日美國報》和益普索集團聯合進行的新近民調顯示,約四分之一美國人(其中包括46%的亞裔美國人)曾經親眼目睹亞裔被當成疫情替罪羊。

制止仇恨亞太裔美國人組織稱,從去年3月19日到今年2月,該組織接到了近3800起針對亞裔歧視和暴力的舉報,僅今年頭兩個月就達503起,且這一數字遠遠低於實際情況。

加州州立大學聖貝納迪諾分校讎恨和極端主義研究中心匯總分析警方數據發現,2020年美國16個最大城市仇恨犯罪案件總體下降7%,但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飆升近150%。

媒體還報道說,一年以來,美國社交媒體平台上頻繁出現攻擊亞裔的仇恨言論,但沒有得到政府部門的跟蹤和監管。

亞裔被視為永遠的「他者」

亞裔群體在美國一直遭受歧視,但這個現象以前很少得到社會關注。當前美國針對亞裔仇恨犯罪加劇,不僅受疫情蔓延下美國經濟蕭條、失業高企、不平等加劇、種族關係緊張、排外情緒和社會戾氣加重等因素影響,也存在兩黨政治極化、疫情政治化、美國流行文化和教育領域對亞裔的長期偏見及刻板印象等多重原因。

此外,還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因素,包括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及部分美國政界人士反覆使用針對特定地域或人群的名稱指代新冠病毒,美國朝野鼓吹「中國威脅論」和中美關係遭遇波折,網路上各種不實信息和陰謀論傳播,亞裔群體在美國選舉政治中參與度低,亞裔彼此之間以及與其他族裔之間存在文化隔閡等。

與對非裔的歧視不同,美國對亞裔的歧視歷來帶有排外色彩,其核心是把亞裔視為「永久的外國人」和「他者」,而不是美國人的一員。正因如此,亞裔動輒遭到「滾回你的國家」「你不屬於這裡」這樣的辱罵。與白人、黑人不同,亞裔在美國一生中可能會被問無數次這樣的問題:你來自哪裡?

至於所謂「模範少數族裔」的說法,聽起來像是對亞裔白手起家實現「美國夢」的恭維。但這個說法不僅常被當作製造亞裔和白人、非裔等少數族裔之間隔閡和對立的「楔子」,而且掩蓋了亞裔長期遭遇種族歧視、偏見、壓制的實際情況。

美國阿默斯特學院教授、《亞裔美國》一書合著者帕萬·丁格拉說:「我們需要意識到,亞裔美國人擁有經濟成功、受過良好教育或安靜的形象,並不意味著他們被其他人當成或接納為『完整的美國人』。」

亞裔頻遭暴力犯罪,還受到美國流行文化對亞裔的偏見的影響。早在疫情前,在美國各地唐人街,針對亞裔老年人的攻擊就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很多作惡者認為亞裔「不會反擊」,因而幹壞事「不會有後果」。

美國學校的課程很少講述亞裔美國人的歷史和多元貢獻,這是美國社會對亞裔的偏見長期難以改變的重要原因。丁格拉指出,消除對亞裔的歧視和偏見,「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教育」。

年輕一代「不再當啞裔」

亞裔在疫情中遭遇的歧視和暴力,往往與他們具體來自亞洲哪裡無關,與他們穿著打扮、收入高低、教育背景也無關,而只關乎他們的「亞裔長相」。

這種共同承受、人人自危的恐懼和痛苦,成為一種集體創傷,加深了美國亞裔的身份認同。特別是年輕一代亞裔美國人,積極在社交媒體和美國主流媒體上發聲,「不再當啞裔」的聲音頗為響亮。

在2016年和2020年大選中,亞裔對美國選舉政治參與度有所提高。疫情中針對亞裔歧視和暴力的激增,進一步刺激了大量亞裔美國人轉向「行動主義」。亞特蘭大槍擊案發生以來,在全美至少60個城市,成千上萬亞裔美國人參與「停止仇恨亞裔」抗議示威。許多亞裔表示,這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抗議」。一時間,美國亞裔似乎進入一個新的「覺醒期」。

與此同時,反對歧視亞裔的抗議得到美國社會各界聲援。亞特蘭大槍擊案發生後,包括已故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女兒在內的許多社會名流、知名球隊、高校、機構和企業紛紛發聲,譴責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在紐約等地,大量非裔加入聲援亞裔的抗議集會。在美國各主要媒體工作的亞裔記者也密集發聲,剖析亞裔在美國遭受歧視的歷史和現狀。

鑒於針對亞裔的歧視和暴力不斷增加,拜登政府作了一系列努力改善亞裔境況,比如上任首周簽署「譴責並打擊針對亞太裔的種族歧視、排外與偏見」備忘錄;恢復白宮亞太裔事務辦公室,就反對歧視亞裔展開跨部門合作;從疫情救助計劃中撥款近5000萬美元用於幫助亞裔受害者和研究仇視亞裔心理,並要求研究者向白宮提交政策建議;指示司法部加大打擊針對亞裔的暴力犯罪,包括優先起訴仇恨犯罪者、加強針對亞裔犯罪數據統計、提高相關案件的透明度等。

但客觀而言,多數反對歧視亞裔的抗議示威規模較小,其他族裔的參與度不足。要想擺脫「啞裔」和「隱形人」形象,打破在政經領域的職業「天花板」,亞裔群體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不僅如此,即便疫情緩解,美國從疫情重創中完全恢復尚需時日,民粹主義仍然有相當的市場。再加上中美關係進入複雜的競合博弈期,亞裔特別是在美華人,很可能會遭遇越來越多的歧視和暴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華春瑩:期待美國新政府重返《巴黎協定》、重返伊核問題全面協議
【媒庫文選】今年本不該與2019年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