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只因一句話,22歲女兒和父親先後跳江:別讓情緒失控,毀掉孩子的一生

只因一句話,22歲女兒和父親先後跳江:別讓情緒失控,毀掉孩子的一生

作者:主創團·居瀟瀟

最近,一則新聞看得人揪心!

江西九江,22歲的女孩和父親、哥哥開車乘渡船回鄉。

途中,女孩和父親發生激烈爭執,吵紅了眼。

氣急之下,女孩拉開車門,衝過圍欄,縱身一躍,一頭扎進了滾滾江水。

沒有絲毫猶豫,沒有半點留戀。

然而,就在女孩跳江的下一刻,驚慌失措的父親,也毫不猶豫,飛身跳進了江水,想要救起女兒。

萬幸,周圍人發現後立即展開救援,父女倆雙雙獲救。

難以想像,父女任何一人發生意外,留下的那個人,要如何承擔失去的代價。

這件事,也深深扎痛了我的心:

為什麼,我們的父母和孩子,明明深愛,卻永遠互相傷害?

為什麼,我們總把最負面的情緒,宣洩在最親近的人面前?

為什麼,我們的家庭教育,總是忽略了人命攸關的那一課——情緒教育?

情緒,是孩子一切行為的總指揮

大人們往往低估了孩子的情緒感受能力。

於是,將一切反常歸結為孩子的任性,因而情緒失控常常引發「戰爭」。

無數家庭和孩子,就毀在了這樣的「情緒失控的戰爭」里。

還記得上海那個從橋上一躍而下的少年嗎?

2019年一個平常的夜晚,盧浦大橋上,一輛車突兀地停了下來。

一個17歲少年打開車門,直接跳下了車水馬龍的大橋,當場喪命。

只留下痛不欲生的母親,和旁人對母子倆最後對話的猜測。

有人說,少年是因為氣不過被母親責罵才輕生。

也有人說,母親的話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但很少有人想過,這個少年選擇放棄生命那一刻,她在情緒風暴里經歷了什麼。

事實上,孩子人生中第一次經歷強烈情緒時,他們面對的無異於狂風巨浪,單薄的人生經驗,很難支撐他們做出有效應對。

如果父母再無法給出幫助和疏導,孩子就會被情緒吞噬,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同樣的悲劇,還發生在2020年6月,江蘇一位五年級女孩,在學校上完語文課後從教學樓四樓墜亡。

事後,人們才知道,語文老師曾經掌摑這個孩子,還在她的作文本上給出了諸多負面評價,並在課堂上不止一次地當眾批評女孩。

最後,在羞憤難當之下,小女孩選擇跳樓。

其實,這種種悲劇的背後,都是孩子面對情緒的無所適從。

神經科學顯示,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大腦經歷種種種變化,七八歲左右,孩子開始擁有強烈的情緒感受能力。

然而,大腦中負責理性功能的前額葉,卻要到25歲左右才會發育成熟。

因此,在理性腦成熟前,情緒,就是孩子一切行為的總指揮。

當負面情緒累積過多,孩子就很難平復,也很難疏通。

如果想不出方法,排解心中積壓的情緒,孩子很容易被種種情緒逼向孤立無援的絕境。

別把情緒壓抑,當穩定

我們的孩子,把情緒看得太重,卻又將生死看得太輕。

我們的父母,卻缺乏對孩子情緒接納和洞察的能力。

在大多數父母眼中,孩子「有情緒」似乎就是一件錯誤的事。

一個好孩子,一個乖孩子,一定是不愛哭,不愛鬧,不愛發脾氣,不會有壞情緒。

於是,從小到大,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聽過父母這樣的告誡:

你要乖乖的聽話,別淘氣。

別動不動就哭,人家能行你怎麼不行?

小小年紀就發這麼大脾氣?長大還怎麼得了!

情緒,是一個人對事物的下意識反應,不分好壞,也不會無緣無故就自行消失。

當我們排斥他、打壓它,它就會藏得更深,然後以更有破壞力的形式摧毀我們的生活。

一味地想讓孩子克制壓抑所有情緒的表達,很可能走向兩種極端:

一種是下意識地壓抑情緒,變成了「討好型人格」,另一種則是「在沉默中爆發」,動輒就失控。

想起最近頻頻上熱搜的馬思純。

她曾經在微博上分享過自己罹患抑鬱症的經歷,並感慨道:「我要愛自己多一點,有脾氣要發出來。」

馬思純說,自己從小到大,父母給的教育都是「要乖、要聽話」,於是她一直習慣於寧可委屈自己,也不麻煩別人。

最誇張的時候,連想上廁所都不敢和司機說,生怕對方因此覺得麻煩。

久而久之,她那些憋回去的情緒,成了揮之不去的敏感、焦慮和隱形的心理負擔。

最終,成了心理的一塊頑疾。

馬思純坦言,這一切都與自己家庭教育有關。

發脾氣,對很多父母來說,是孩子不夠乖的表現。

但換個角度來看,這是孩子在表達,在與世界溝通。

當情緒無法表達,壓在心底,等到爆發那一刻,要麼傷人,要麼傷己。

所以,千萬別把情緒壓抑當穩定。

你身邊那個情緒被壓抑的乖孩子,或許早已傷痕纍纍。

情緒教育的本質,是接納

人際關係大師約翰·戈特曼曾經提出:

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和掌控能力甚至比智商更重要。

而情緒掌控能力的高低,主要看小時候孩子釋放情感時,父母對他的態度。

一個情緒從未被接納過的孩子,是很難產生足夠的安全感,去掌控情緒。

要想做好情緒教育,爸媽們不妨從這三點著手。

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發脾氣、鬧情緒時,正是最需要父母的時刻,也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機會。

與其粗暴阻止,不如把這個過程當成情緒教育的契機,引導孩子體察自己內心的感受。

看過一個外國老爸和女兒溝通的視頻。

當時,小女孩紅著臉一言不發,顯然不想搭理爸爸,但老爸卻是耐心地開導著女兒。

他說的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你不一定非得要開心,也不必強迫自己,但重要的是,你不要一直沉浸在憤怒里。」

給孩子「生氣」的權力,這一點非常重要。

隨後,這個老爸又說道:「對於生氣這件事,你要接受它並且尊重它,你要學會放下;但如果你做不到,那就順其自然,我們依然愛你。」

「生氣沒什麼大不了,你可以生任何人的氣,只是不要讓這種心情支配你太久,因為時間太久就會出問題。」

最後,老爸還對女兒給出了「發泄情緒」的建議:「你可以大聲發泄或者拿枕頭出氣,你可以跺腳,只要能擺脫壞心情,你想做這些都可以。」

短短几分鐘,先讓女兒學著接受情緒,再到尊重女兒的想法,最後又告訴孩子疏解情緒的方式,堪稱一部情緒教育的教科書。

其實,方法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小女孩一定感受到了來自父親深深的愛。

2、用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釋放情緒。

我們常感嘆現在的孩子「壓力大」,動不動就情緒低落,其實遊戲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情緒、釋放情緒的方式。

最簡單也最百搭的遊戲,就是「交換角色」。

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讓他們扮演老師、醫生等角色,通過最簡單的角色互換,讓他們有機會通過「情緒轉嫁」來舒緩內心的緊張和焦慮。

例如,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在打針之前,和孩子玩上幾次扮演醫生的遊戲,扮成醫生的孩子追逐躲閃害怕的父母,用遊戲化解他們內心的害怕。

而對於年長的孩子,讓他們當一回「家長」,感受一下社交中的強勢地位和「安撫孩子」的重任,他們反而會發現,自己所經歷的挫折不值一提,人人都會有無法掌控的事情。

這種遊戲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玩」,而是告訴孩子,在家庭中一切都可以溝通,事情再難,爸媽也會在你身後。

3、管理好自身的情緒。

心理學上,有個很著名的理論:踢貓效應,揭示了壞情緒的傳染過程。

當一個人壞情緒襲來,潛意識會驅使他向比自己弱小的群體發泄情緒。

然後,壞情緒會沿著強弱關係漸次傳遞,形成一條壞情緒傳遞鏈。

這樣,那個無處發泄,最弱小的「貓」,就會成為壞情緒最終受害者。

很多時候,一個家庭中,孩子的負面情緒,也會來自父母的傳導。

就像「踢貓效應」所揭示的,當忙碌了一天疲憊不堪的爸媽回到家中,幼小的孩子往往成了「出氣筒」。

所以,要想讓孩子面對情緒遊刃有餘,爸媽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緒管理到位。

當爸媽們能看到自己的脆弱、無奈、悲傷、憤怒,才能更好地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情緒感同身受。

而當爸媽真正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時,孩子所謂的「不完美」才會被接受。

讓情緒在家庭中自由流動,雙方才能真正實現「情緒自由」,而這也能建立更親近的親子關係。

約翰·彌爾頓說:

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慾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

一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有多強,未來的路就有多長。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面臨種種負面情緒,比如悲傷、比如委屈、比如憤怒……

而這所有的悲傷都該被看見,所有的委屈都該被寬慰,所有的憤怒都該有出口。

為人父母,為子計深遠。

做好「情緒教育」這一課,才是真正對孩子負責。

作者:居瀟瀟。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求求你,別再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
你越吼、越打,孩子就越叛逆?高情商父母,從不和叛逆期孩子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