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寶寶排便困難,這些外治法可解決

寶寶排便困難,這些外治法可解決

悅讀中醫

每天

11:30

推送最新鮮的

中醫藥權威精品知識

喜歡,就為我標星

小編導讀

小兒便秘為兒科常見病,其中功能性便秘多見,本病主要表現為持續困難的、不頻繁的或不完全的排便感。作為父母,會關心寶寶的各個方面,若發現寶寶排便不正常了,一定很是憂心。本文為大家介紹4種外治法,讓寶寶能順利排便,也解除父母的憂慮。

中醫辨證分型要點

1

燥熱便秘

證候:大便乾結,排出困難,腹脹或痛,口乾口臭,口舌生瘡,面紅身熱,小便黃,舌紅,苔黃燥,脈滑數,指紋紫滯。

辨證要點:大便干硬,排出困難,口臭,舌質紅,苔黃燥。

2

乳食積滯

證候:大便秘結,排便困難,腹脹腹痛,不思乳食,或噁心嘔吐,手足心熱,心煩,睡眠不安,小便短黃,舌紅,苔黃厚,脈沉有力,指紋紫滯。

辨證要點:有傷乳、傷食史,便秘腹脹,舌苔黃厚。

3

氣滯便秘

證候:大便秘結,噯氣頻作,腸鳴矢氣,胸脅痞悶,腹中脹痛,舌紅,苔薄白,脈弦,指紋滯。

辨證要點:情志不暢或久坐少動,大便閉澀,胸脅痞悶。

4

氣血虧虛

證候:糞質乾結,或並不幹硬,雖有便意,但掙扎乏力,不易排出,用力排便則汗出乏力,神倦懶言,面色無華,唇甲色淡,頭暈心悸,健忘,多夢,舌淡,苔白,脈弱,指紋淡。

辨證要點:雖有便意,排出困難,神倦懶言,面白無華。

中醫外治辨證施治

1

穴位貼敷療法

適用於便秘各型。

藥物組成:大黃、芒硝各50g,枳實、厚朴各30g,冰片20g,氣虛者加黃芪30g,血虛者加當歸20g,氣滯者加木香20g,食積者加陳皮20g。

具體操作:上藥研為細末,以溫開水調和成糊狀。根據患兒的年齡取適量的藥膏(每穴取1~2g),敷貼於神闕穴,膠布固定。敷貼時間以患兒能夠耐受為度,每日1次,10天為1療程。

2

灌腸療法

適用於實證便秘。

藥物組成:生大黃4g,枳實10g,厚朴10g,火麻仁20g,木香10g,檳榔8g,神曲10g,茯苓15g,當歸10g。

具體操作:患兒左側卧位,灌腸結束後協助保持藥物15分鐘,再囑其排便,每日1次,3天為1療程,根據患兒排便情況確定療程的長短。

3

耳穴壓豆

適用於所有證型。

取穴:便秘點、直腸下段、大腸、脾、皮質下、三焦。

方法:以王不留行籽貼壓,每日按壓4次,每次3~5分鐘,每5天更換1次,3次為1療程。

4

針刺療法

適用於實證便秘。

(1)單一取穴

針刺四縫穴,每隔3日治療1次,2次為1療程。

(2)綜合取穴

主穴:大腸俞、天樞、支溝、上巨虛、合谷、曲池、豐隆、承山、水道(左)、歸來(右)。配穴:燥熱便秘者,選合谷、曲池、腹結、上巨虛;虛證便秘者,選脾俞、胃俞、大腸俞、關元、三陰交、足三里;食積便秘者,選中脘、承山、大腸俞;氣滯便秘者,選氣海、太沖、中脘。

具體操作:患兒配合者,留針10~15分鐘;不配合者捻轉後起針。

兒科好書

寶寶生病,爸媽憂心。中醫外治法幫寶寶恢復健康,讓父母無憂。

《實用兒科常見病中醫外治法》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買此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篩選了便於基層開展的17項適宜技術,擬從技術的概述、常用器具、操作方法、適應症、禁忌症、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描述,並選擇臨床上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的常見的34個病證,闡述其診斷及辨證要點,並詳細介紹其不同的外治方法,便於臨床把握及應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5種拿法,一學就會
孩子不愛吃飯,按按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