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全球最臭的鹽湖:臭味飄到10公里外,俄烏兩國互不相讓

全球最臭的鹽湖:臭味飄到10公里外,俄烏兩國互不相讓

2014年,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以超過96%贊成的全民公投結果,正式宣布脫離烏克蘭成為新的主權國家,隨後再以新聯邦國家的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隨後拒絕承認,兩國關係自此降為冰點。

隨著2018年克里米亞大橋的開通,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實際控制已成定局,克烏之間的邊界也早已劃定,雙方軍民也早已不再來往,唯獨被邊界線一分為二的西瓦什鹽湖,兩國工人至今仍在融洽合作。

西瓦什鹽湖在蘇聯時期被認為是克里米亞與烏克蘭的天然分界線,東部臨近亞速海的堤岸長約110公里,西部瀕臨黑海佩雷科普地峽,中部以鹽湖、濕地、沼澤地貌為主,粉紅色湖泊就是西瓦什鹽湖,一座貯藏有2億噸鹽的大型鹽湖。

俄羅斯地質學家考證過,西瓦什鹽湖曾與亞速海、黑海同屬一處內陸海,大約在900萬年前,地球板塊擠壓將西瓦什區域凸起,亞速海與黑海分離,曾經是內陸海一部分的西瓦什成了陸地,厚達數百米的海底淤泥就這麼暴露在陽光下,經年累月風吹日晒後才變成鹽湖。

西瓦什鹽湖水位最深的也只有3米,多數區域僅0.5-1.5米水深,但令人吃驚的是,這片水域下面還有一層5-7米厚的淤泥層,稍有不慎就會踩空陷入泥底。至於淤泥層的來源,地質學家至今也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只是猜測其中部分泥層來源於當初的海洋生物分解物,而湖水泛紅則來自於藻類豐富的亞速海。

每年雨季時,俄羅斯頓河會將豐富的水藻帶入亞速海,而北高加索最大河流庫班河則負責將大量水源注入亞速海,在短時間內就將亞速海的水位大幅提升,迅速上漲的海水漫過堤岸將水藻帶入西瓦什鹽湖。

在高鹽度湖水與陽光的作用下,只有少量高度耐鹽的杜氏鹽藻能活到最後,而杜氏鹽藻只會分泌β-胡蘿蔔素,久而久之,西瓦什鹽湖的水體越來越紅,只有雨季海水倒灌期間呈微紅色,其他季節均為深紅色。

作為耐鹽微生物家族中的特例,杜氏鹽藻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功能,其分泌物攜帶的氣味十分難聞,再加上西瓦什鹽湖本身就是海底淤泥堆砌而成,而雨季倒灌的海水中不僅有海洋生物和植物,也有各種動物的屍體,這些生物進入鹽湖後很快因無法忍受高鹽湖水而死亡,使得整座鹽湖都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臭味,起風的時候在10公里外也能聞到臭味,西瓦什鹽湖就這麼被當地人稱為「腐海」、「臭湖」。

雖說難聞,但這種富含β-胡蘿蔔素的鹽卻深受歐美高端人士青睞,上個世紀80年代末突然爆火的「玫瑰鹽」,其實就是產自西瓦什鹽湖的有機鹽。1994年,日本科學家現場提取無化學/熱處理的玫瑰鹽,帶回檢測後宣布:西瓦什鹽湖的鹽能擴張人體毛細血管,使得營養物質或藥物成分更深入滲透並清除人體毒素,同時在抑菌與治療傳染病方面的效果也遠遠比普通的鹽要好。

於是乎,西瓦什鹽湖從早期的人工採鹽,一下子變成烏克蘭鹽業公司年產7000噸、克里米亞年產上萬噸的中型鹽業規模,其中超過90%銷往日本。

然而,1996年烏克蘭批准新憲法承認克里米亞自治地位時,耍心眼加了一句「同時也是烏克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此舉令俄羅斯大為不滿,因而封鎖克里米亞鹽業的銷售渠道,使其通往日本的鐵路運輸線中斷,而空運的成本又十分高昂,「玫瑰鹽」的採購熱潮曇花一現歸於平靜。

採鹽擱置不到10年,沒有撤走的設備以及運輸軌道等等全部被侵蝕廢棄,年復一年的海水倒灌再蒸發,令西瓦什鹽湖愈加的惡臭熏天,沿線居民紛紛遷走。

2014年克里米亞加入俄聯邦,重新開採「玫瑰鹽」的決議再次被提起,俄羅斯的回應是:儘快修建鐵路將克里米亞與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連通,往西可抵歐洲、往東則達日本海。

在2018年克里米亞大橋公路部分通車前,西瓦什鹽礦已經開採了數萬噸「玫瑰鹽」等待運走,而開採這些鹽的只有少部分是克里米亞鹽工,絕大多數都是烏克蘭過來的工人,因為烏克蘭沒有廉價的運輸渠道,同時也因俄羅斯的壓制而無法將鹽賣給日本,工人們為了生活只能放棄烏克蘭那一面的鹽礦,跑到克里米亞工作。

雖說木已成舟,烏克蘭人在採鹽方面已經盡失先機,但他們並不准備妥協,當克里米亞加入俄聯邦後,烏克蘭先是不斷抗議俄羅斯擅自開採鹽湖,被無視後又在2015年通過歐洲各國的推薦,將西瓦什鹽湖以濕地保護區的名義加入《拉姆薩公約》。

按照拉姆薩公約的規定,凡是締約國推薦的濕地被公約組織認可,即可享受聯合國環境署、開發計劃署、教科文組織、世遺公約、全球環境基金會、多邊開發銀行等近百個合作組織的保護,使其不被人為的破壞濕地環境。簡單說就是,烏克蘭認為西瓦什鹽湖是濕地保護區,而不是俄聯邦隨意開採的工業鹽湖。

既然我開採了也賣不出去,那你也別想輕輕鬆鬆就把這個錢賺了,烏克蘭的做法可謂是損人不利已,但俄聯邦真的在意烏克蘭「濕地保護」的「善舉」嗎?說白了,俄羅斯人連看都懶得看,該開採的繼續開採,該出售的一直沒停過,按照克里米亞能源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開採量為1.1萬噸(出口0.9萬噸),2020年0.9萬噸(出口0.8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西瓦什鹽湖在俄羅斯與克里米亞的共同努力下,旅遊業的潛力也逐步被挖掘,大橋開通後,不少歐洲遊客還特地從俄羅斯中轉克里米亞,前來瞻仰這座傳說中全球最臭的鹽湖,其中不乏有知名影星與模特的身影。

(紀實類旅遊長文不好寫,希望能得到您的認可與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在陌路 的精彩文章:

伊朗馬什哈德:伊斯蘭千年恩怨的發源地,遊客參觀要過三道門
石頭河:只聞水聲不見水流,發現金礦65年卻無法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