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什麼當代人好像總是人均健忘症?

為什麼當代人好像總是人均健忘症?

?

為什麼人們一邊說著記憶很珍貴

一邊變身七秒記憶的人型金魚

當代年輕人,頭髮還沒花白卻總感嘆老了,記憶斷片起來,人均屬「金魚系」:明明打著電話卻滿世界找手機;話到嘴邊突然忘了自己要說什麼;最煩遇上輸入密碼環節,才發現到頭來密碼防的都是自己;臨到門口總要花10分鐘找鑰匙,當你快要把包包翻爛三遍,手插褲兜作思考人生狀,結果——從左邊褲兜里掏出了那把鑰匙。

《錢》,1983

日常健忘症似乎成了當代人的通病。英國一家保險公司早在2012年就發布了一項3000位受訪者的網路調查,受訪者稱平均每天把東西放錯位置的次數有九次,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稱他們平均每天花費15分鐘用來找東西——手機、鑰匙、文件是他們最經常找的物品。

對記憶的擔憂似乎已經不再成了退休後人群的專屬,而是當代人普遍面臨的焦慮——為什麼人們好像越來越記不住事情了?

《女友的男友》,1987

記憶到底是什麼?

記憶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東西。對記憶最早的概念式理論,來自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種假說,他們認為記憶的形態類似於蠟版上的雕刻,人類的「學習」,說到底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回憶。17世紀,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洛克等人,又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聯想主義",這個主義聲稱,人的一切心理活動實質上只有兩種:感覺和聯想,而我們的經驗,則是「感覺或觀念的聯結」。

《我想結束這一切》,2020

但是,這些比喻都相對抽象,在以往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都傾向於關注心臟而不是大腦,認為記憶並不位於大腦,而是遍布全身。直到很久之後,人們才意識到記憶從大腦而來。它本質是一種大腦活動,連接著味覺、嗅覺、觸覺等多種器官,所以才會容易觸發一種「a sense of dejavu(似曾相識的既視感)」種種奇妙的記憶類型。

《我想結束這一切》,2020

神奇而遺憾的是,人一生中最戲劇性的一刻,比如出生的那一天,到搖搖學步,咿呀學語,吃第一口飯,第一次上幼兒園……這些人生初期的經歷,我們大多數人往往是完全想不起來了。即便後來我們有了逐漸清晰的童年記憶,但我們依舊在這段記憶上是缺失空白的。一些研究認為,大部分人大概能想起3歲半之後的事情,但是不同國家或者文化背景的人記憶水平似乎也有所不同。

《愛在記憶消逝前》,2017

科學則會告訴你,海馬體是產生新記憶的關鍵,它能將某個記憶的不同方面整合起來,對新信息進行分類判斷。但是總的來說,直到現在,回憶依舊是一個仍然沒有被完全理解的神秘過程。

這似乎是人類避不開的bug,或許我們可以將它看成一種優勢。回憶跟想像未來其實是能相互聯繫的,如果記憶僅僅只是像錄像帶那般準確,過去、現在、未來都看成一條直線,那我們也就失去想像力,無從幻想一個新的環境。就像亞里士多德說的,記憶並非生活的檔案,而是想像未來的工具。因為它可以改變,就能把生活中不同時期的數百萬個記憶片段重新組合起來,在腦海中預覽未來事件,為未來提供無限的想像。

《穆赫蘭道》,2001

「有了記憶,

我才是真正的我」

雖然科學研究已經知道,記憶可以被扭曲甚至重塑記憶,但無論如何,我們對自己的記憶,都不可避免地懷有強烈的認同和依戀——是記憶定義了我們自己。

如果記憶缺失,那我們在社會中又是誰?

《蝴蝶效應》,2004

在諾蘭的電影《記憶碎片》里,記憶是當中毋庸置疑的主角,也是一種神秘的存在,一種記錄亦或是一場演繹。「我們需要記憶去確認自己的身份」,主角萊納認為記憶並非可靠,真正的記憶是符合自己心情的結果。但他失憶之後,不斷被人利用、走進圈套,知道最後一無所有,才發現連「我」都丟失了。

《記憶碎片》,2000

美國作家莉莎·費德曼·巴瑞特在《情緒》一書中說到:「情緒不是進化而來,而是大腦構建出的體驗。」她將人類大腦比作一味廚師,不斷地將各種原料,比如觸覺、嗅覺等感覺輸入,與頭腦中已有的知識混合在一起,最終形成概念。大腦得先理解情緒概念,才能構建出情緒實例。

也就是說,是回憶在塑造了我們,過往的回憶,為我們提供了模擬當下情境與反應的素材。

《記憶碎片》,2000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人們常說的「不如我們忘掉過去,重新開始」這樣的鬼話。畢竟只要大腦還在,所有的「過去」就不會真正過去。雖然說記憶是可以被改變,但必須要有足夠長的時間和足夠多的新信息輸入累積,才能慢慢覆蓋原有的信息,而且,這些過往往往還是徘徊在記憶深處。

或許是因為記憶常常就像人體藏著的錄像帶,你不知道是在哪一環能觸發那個播放按鈕,可能是一種氣味,或者是一種味道,有時甚至只是一瞬間的觸覺。就像我們最熟悉的馬塞爾·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的描述,或許沒有那一口瑪德琳蛋糕的香味,也就無從打開那道重返童年時代之門。

《追憶似水年華》,1999

布朗大學的心理學家雷切爾·赫茲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分別給實驗對象一部影片、一段聲音和一種氣味,然後詢問他們看、聽、聞過之後,記起來的具體內容,並用各種尺度給這些記憶打分,結果發現,嗅覺激發的記憶,更情緒化,也更能喚起共鳴,而在生動性和具體情節上卻稍微遜色一些。

就像很對小學小賣部的加餐豆漿和麵包的味道還記憶猶新,多人會從燒秸稈的氣味被帶回到老家秋收的畫面,即便這些嗅覺味覺記憶並不一定都是令人愉悅的,但它總能製造並保持著與過去的某種情感聯結,或者成了你與某件事物之間的情感敘事。

《菊次郎的夏天》,1999

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說:「回憶本身讓人保持一種永恆的連貫性,讓他確信自己再塵世的存在是連續不間斷的,是一息尚存的。」祖母廚房的味道讓你安心,讓你覺得自己還是從前在廚房裡玩耍的自己,回憶在被想起來的時候,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幅過去的連貫圖景,讓我們有能力生產關乎自我的敘事,儘管這幅圖景未必合理準確,但它會持續存在且黏合,甚至持續生長下去。

《戀戀筆記本》,2004

神經科學家埃里克·坎德爾在《追尋記憶的痕迹》里是這麼形容的:「回憶過往就是一趟心理時間旅行,我們得以擺脫時空的束縛,在完全不同的維度里來去自如。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是因為我們學習並記住的事物。」

《我想結束這一切》,2020

正是因為記憶如此重要,我們才會在有些時候想記住一些東西,又害怕記住另一些東西。過去的映像和感知幾乎就像DNA那般刻印在我們的骨子裡。一旦喪失記憶,就會直接奪走我們的自我感,這也就是為什麼關於阿爾茨海默氏症、失憶症、記憶互換、腦波互聯等等設定在劇情片和科幻片里這麼流行,我們焦慮的重點在於,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腦子會出現橡皮擦,輕輕一筆就能將「我之前以為我」的記憶篡改甚至刪除,我們怕喪失自我,而記憶才是鑄就「我」的那支筆

為什麼當代人的

健忘症會如此普遍?

記憶之所以珍貴,還在於稀罕難得,現代生活正在蠶食我們的記憶力。研究表明,雖然健忘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惡化,但日常輕微的健忘,確實每個年齡層的通病。

《源代碼》,2011

《蝴蝶效應》,2004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記憶七罪》的作者丹尼爾·L·沙克特稱:「健忘是注意力和記憶臨界區域出現的故障。」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也曾經對兩千多名受訪者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35.2%的受訪者坦言自己經常忘事,82.0%的受訪者感到身邊年輕人容易忘事的現象多,其中13.8%的受訪者直言非常多。

這些更偏向於普遍的「功能性健忘」,即大腦皮層記憶功能出現問題,現代都市生活肯定要為健忘承擔一些責任。壓力、疲勞和多重任務處理都是讓健忘症加重的可能。

《水中八月》,1995

當我們提取記憶時,如果情緒狀態不同於原始編碼時的狀態,那可能會容易出現故障。比如,過往經歷的干擾累積就是故障之一,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記不住今天大門鎖好了沒,車到底停在具體哪個停車位上。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類接觸的信息量逐漸龐大,打開電腦,各種國內外信息鋪天蓋地而來,微博熱搜實時刷新,小說都不如新聞更能刷新三觀……我們正處於信息碎片化時代,任何可以預測和重複的體驗都會讓人對當下做的事感到精神疲勞,我們也越來越容易被無聊包圍,對當下的信息感到厭倦麻木和記不住

《美麗心靈》,2001

前兩年,丹麥技術大學(DTU)的一項研究調查數據就說,推特上面的那些熱點,平均熱度峰值一直在逐年衰減,每個熱點的維持時間從2013年能被熱議17.5個小時降低到2016年的11.9個小時。如果以此推斷的話,你在微信或者微博上看到了一個熱搜關鍵詞,平均而言,半天不到大家就已經開始失去了興趣了。在這樣的倦怠社會,人均注意力消耗比電池還快,腦部的臨時儲存量實時告急,還能不健忘嗎?

《社交網路》,2010

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當代人過度依賴高科技,也讓記憶系統變得越來越懶惰了。

記憶定義了我們,但當代人似乎越來越「空心化」了。有多少人有提筆忘字的「文字健忘症」,有多少人要通過照片才能回憶過去?我們會為失去記憶而緊張,不管旅途、大型演唱會或者紀念日,我們總是忍不住點亮手機,將這些畫面與聲音轉換成安全的,且永久的數字記錄才能安心。

《如父如子》,2013

這樣想一想,技術確實是一件弔詭的產物,手機變成了我們的外接大腦,我們原先不過是想通過它來記錄當下的事物,但偏偏也由此產生了依賴,以至於它代替了我們的記憶能力。一些研究甚至認為,相比起完全沉浸在體驗的人,頻繁停下來拍照的人群對事件的回想能力更糟糕。

《東京日和》,1997

《如父如子》,2013

人類從古至今的所有成就,都是千百年來所積累的共享記憶的產物,無論這種記憶是來自於書面記錄還是口傳心授。在萬物皆可數字化的當下,既然記憶可以篡改,或許可以藉助越來越多工具,能選擇性上載到大腦,這樣的未來看似指日可待,但也令人細思極恐,記憶可以被操控也就意味著自我權力的喪失,私有和共享的界限也許會更加曖昧不明。

所謂「正確的集體記憶」真的存在嗎?同一件事情,不同人回憶起來的片段肯定就像《羅生門》那般光怪陸離。記憶始終是被重重稀釋、發酵,被兌了其他東西調和的個人產物,並不存在完全正確的版本。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1991

或許我們能做到的,也只是努力保持清醒,畢竟有些事情,你只能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然後用自己的腦子記——畢竟,記住真正應該記住的,才能真的算是捍衛了那個說什麼都不能放棄的、內心深處的自己。

參考資料:

·?莉莎·費德曼·巴瑞特,《情緒》

·?埃里克·坎德爾,《追尋記憶的痕迹》

·?神經現實,《記憶從何而來?》

· BBC,《時間概念與人們的錯誤認知?》

· BBC,《為何人類沒有嬰兒時期的記憶?》

·?華爾街日報,《我們為什麼總是丟三落四》

·?果殼,《年輕人,你也健忘嗎?焦慮的不止你一個》

來聊

你這輩子最不可能忘記的事是什麼?

撰文/易生周

編輯

/Svet

排版

/科科

NOWNESS

更多「情緒」相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OWNESS現在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當代人這麼愛分享自己的清單?
那些在歌里唱著當代人的愛與死的女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