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滿足人民文化需求 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滿足人民文化需求 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這既是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也是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有力抓手。

人存在的精神特質與文化需求

人生在世,每個人實際上都棲居於兩個家園之中。一個是安置肉身有形的物質家園,即客觀的、自然的物理空間;另一個是安頓精神心靈、內在的文化家園,兩者缺一不可。因而,人就產生了對物質和精神文化的兩種依託、兩種需要。對於本真的人來說,在某種意義上後者更為重要,其意義與價值甚至超過了前者。這是因為人本質上是追求真善美意義的,只有人類才有追求心靈慰藉和精神滿足的文化需要,只有人類才能創造和建構出自在世界原本所沒有的人化世界或人文世界,並因此而區別於、超越於自然界其他一般動物。人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指維持基本生理需求之外產生的獲取知識、陶冶情操、休閑娛樂,以及追求人生意義與價值實現的精神層面、情感上的欲求,是人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精神面貌、審美情趣的反映,更是人作為高級社會性存在的根本標誌。人們的文化需求內容涵蓋很廣,包括教育、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旅遊、休閑觀光等。精神文化對於「現實的」「完整的人」而言極為重要、不可或缺。然而,人的文化需要及其發展受許多複雜主客觀因素的制約與影響,往往需要自覺地加以規範、引導與建構。

在文化消費中汲取精神的滋養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人的任何現實需要都離不開生產和消費。作為經濟行為,文化消費是指以物質消費為前提的對精神文化類產品及精神文化性勞務的欣賞、享受和使用。有益的文化消費不僅能夠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夠發揮傳播思想、陶冶情操、凝聚人心、振奮精神、積蓄力量等多方面作用。僅以文學藝術為例,古今中外流傳下來的那些浩瀚精品經典,以其所承載價值內容的普遍性、獨特性、永恆性,能夠深深地吸引讀者,觸動讀者的心靈,令人久久回味,從而影響了無數人的精神世界,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強大思想力量。

人的需求不是抽象的,而是歷史的、具體的。有什麼樣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相應地就會產生什麼樣的需要或需求。物質需求如此,文化需求亦然。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人民實現了「站起來」的願望,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為中國社會的歷史性進步及人的解放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空間。改革開放後,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眾的生活日益富裕起來,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逐年提高。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實現了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的目標,困擾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絕對貧困的難題得以徹底解決,創造了足以彪炳史冊的偉大奇蹟。脫貧攻堅的勝利不僅使得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不斷提升,而且也為滿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實現的可能與前提。近年來,人民群眾對文化需求產生了新的期盼,文化消費、文化經濟、知識付費等持續升溫,人們的文化生活出現了品質化、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求我們不斷改革文化的供給側結構,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文化產品供給方最大限度地生產出量多質優、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為人民提供更加豐富的精神食糧。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實踐要求

第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做到文化建設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性,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構築中華民族及每個人強大的精神家園。

第二,文化的創新和生產要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大力謳歌真善美,弘揚正能量。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凝聚共識,同心同德,團結一致,萬眾一心,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和行為規範。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力弘揚黨和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形成的偉大精神,補足精神上的鈣。當前,我們還要堅決反對和警惕「文化虛無主義」「泛娛樂主義」等錯誤思潮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浪潮下,高雅文化及文化理想追求容易受到錯誤思潮的影響,侵擾人民文化需求的正當選擇。此種傾向不能聽之任之,必須進行治理和糾正,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第三,著力解決好文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受自然地理環境、歷史傳統、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社會分工等因素的影響,致使不同地區的經濟文化存在較大差異,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及其實現相應地產生了城鄉、區域、行業等差異與不均衡。此外,文化建設過程中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重數量輕質量、重包裝輕內涵、重形式輕內容、重技術輕藝術、重城市輕農村等問題。對此,不僅要深諳「彈鋼琴」的協調藝術,而且還要有「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務實態度,通過補短板強弱項,逐步實現我國文化事業平衡、協調、和諧、高質量發展。

第四,大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要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項目建設,積極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優化資源配置,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培育新型文化業態,不斷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更好地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創作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科學、豐富的精神食糧。

(作者單位:杭州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編輯:劉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起源考辨
法律地理學的問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