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蔣欣」被兒子當眾打臉:長大後容易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幾種家庭

「蔣欣」被兒子當眾打臉:長大後容易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幾種家庭

作者:主創團·安歌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麼感受?」

高贊回答寫道

走路很慢,低頭,遇人就縮在路邊;

說話聲音很小,不敢看人的臉;

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優秀,更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出醜;

沒有勇氣拒絕別人...

缺乏自信的孩子,像被束住了手腳,內心總有一種很強的自卑感。

更殘忍的是,當他長大時,這種心理也很難好轉。

兒童心理學家金韻蓉老師說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等他長大了,就會被消極思維主導,成為程式化,主導他的每一天。」

這種時刻處於自我否定的孩子,也註定很難擁有一個舒展、幸福的人生。

沒有哪一個孩子會天生自卑,孩子自卑的根源,往往來自成長環境中的消極體驗。

以下這4種家庭,最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

喜歡比較的家庭

熱播劇《小捨得》中,蔣欣飾演的媽媽田雨嵐,令很多網友大呼窒息。

在她眼裡,兒子子悠就是她最大的門面,她的榮譽和豪華勳章

因此,她走到哪兒都不忘把孩子亮出來比一比

回外公家吃飯,外孫女表演唱歌,外公高興不已。

田雨嵐不甘落後,立刻讓子悠開始背圓周率,聲稱「背個1000位都不帶磕絆的」。

子悠考了第四名,她不肯承認,鬧得老師雞飛狗跳,絲毫不顧忌孩子的心裡有多難堪

田雨嵐的身上,有很多中國父母的影子。

他們把孩子當成掙面子的工具人,眼睛只盯著別人家的孩子,生怕自己會落了下乘

他們不敢輸,不認輸,所以孩子就成了比拼的最好籌碼。

可是,那個活在父母比較壓力中的孩子,又是怎樣的感受呢?

劇中,子悠噙著淚水,控訴媽媽說:

「我媽媽愛的不是我,而是考滿分的我。」

父母的比較,看似是希望孩子向更優秀邁進。

可是,如果連孩子真實的渴望都看不到,這樣的比較究竟是為了滿足誰呢?

長期活在被比較中,孩子會漸漸模糊掉自己的價值。

在他們心裡,只有自己足夠優秀,比別人都強,才可能得到愛,才可能配得上愛

否則,自己就失去了被愛的資格。

在心理學上,這種「有條件的愛」,會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產生自我懷疑和自卑心理。

不會有哪個孩子,可以永久地佔據第一。

也不會有哪個孩子,可以在所有賽道,都比別人技高一籌。

坦然接納孩子的不足,去愛他本來的樣子,才不會讓孩子在被比較中,丟掉了自己,迷失了方向。

情感迴避的家庭

最近,演員倪虹潔在節目中表示,自己從小到大一直活的很自卑。

年少時,她拍了一個內衣廣告,廣告播出時正好在吃飯,父母瞬間集體冷凍,沒有任何錶態。

她在成長中出現的問題,父母也很少會直接跟她溝通,要麼什麼也不說,要麼就當作沒發生過一樣。

她直言說:父母的迴避,導致我是一個特別沒有自信的人。

父母在養育過程中,採取的情感迴避和忽視,看似不傷及孩子的身體,卻會導致孩子內心永久的創傷。

對於幼小的孩子而言,得到父母的關注和回應,幾乎是孩子感受到價值和被愛的唯一途徑。

這種童年建立的親密情感,會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就像是在給打造孩子人生的地基。

地基不穩的孩子,以後長大了,哪怕看上去很優秀,內心依然會有無法滿足的空虛感。

他們心理自卑,時常否定自己,缺乏安全感,活的擰巴又不快樂。

導演姜文就曾在採訪中說起,自己最大的失敗是和母親的關係。

母親平時不擅表達情感,對他的言行很少表態。

姜文一直想去討好她,考進了中戲,母親看都不看;買了大房子,母親一次都不去住。

這種努力想要回應,卻始終得不到的缺憾,令姜文挫敗不已。

明明是首屈一指的導演,他卻自卑地說:「我的人生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失敗感。」

在父母眼裡,自己對孩子迴避可能有許多理由,或許是因為忙,或許是認為沒必要。

可在孩子眼裡,父母的忽視卻只有一個理由:這就是自己不夠好。

這種「不好」的信念,會在孩子的心裡生根發芽,最終變成一種陰影般的存在,左右著他的未來。

習慣苛責的家庭

樊登在分享中說過一句話:孩子的自卑,來源於苛責。

父母對孩子要求很高,就會習慣性苛責,不停地批評和指責孩子。

被不斷苛責的孩子,內心能量會越來越弱,信心逐漸喪失,自卑也就開始產生了。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會岌岌可危。

前不久,公眾號「丁香醫生」發布了一篇關於一位高中女生患上抑鬱症的深度報道。

在報道中,媽媽難以理解,女兒為什麼會生病。

可當她試著和女兒聊天時,才發現自己竟然錯了那麼多。

女兒小時候不太合群,每次媽媽都會大聲訓斥:「為什麼別的小朋友都能團結友愛,你卻老愛發脾氣?」

女兒當班長,為了維護秩序,拉一個男孩出隊,媽媽當眾責罵:「不該這麼凶」

一直以來,她對女兒只會否定,要求,拒絕。

在長期的苛責和打壓下,女兒變得越來越敏感,越來越完美主義,時常把自己逼到退無可退。

而這一切,都源於內心自信的匱乏。

我們總認為,對孩子苛責,是為了他們好,所謂「發現才能進步」。

可是,活在父母否定中的孩子,感受到的只有打擊和不滿,又怎麼可能會擁有向上的動力?

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苛責不是讓孩子進步的階梯,而是讓孩子枯萎的推手

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才能讓孩子從內心長出自信,擁有面對一切挫折的力量。

控制欲強的家庭

有次跟朋友春遊,只見她一路上都在嘮叨5歲的兒子。

男孩玩熱了想脫衣服,她急忙給拉回去,說風太大容易感冒。

男孩伸手要抓零食,她立刻阻止,塞一盒酸奶給他,說有營養。

男孩不小心鞋帶鬆了,自己彎腰系了半天。她看到後馬上過來,一邊說著「你哪會」,一邊麻利替孩子系好。

自始至終,她沒有問過孩子一句要不要,而男孩順從的態度,也好像早就習以為常。

對很多父母來說,他們盡職盡心,為孩子操勞一切。

可這種無孔不入的干涉,卻會忽視孩子的感受,剝奪他們獨立思考的機會。

最終,孩子就會習慣性依賴父母,認為自己根本沒有能力,也很難擁有自信。

心理諮詢師李雪說:「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裡,孩子一生都將在那裡體會到痛苦。」

網上看到一位男孩的求助信。

他說,父母從小到大全方面控制著我的生活。即使上了大學,想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會被父母的道德綁架退縮回來。

他們總是逼我做事情,在無休止的吼叫和嘮叨中,每次都遂了他們的願。

最後,這位網友說:

「我的多次抑鬱測試結果顯示,都是輕度抑鬱。

我很討厭這樣的自己,易怒,暴躁,嫉妒,自卑,懦弱。」

父母的本意原是保護,可控制欲過強,最後就會成為孩子痛苦和自卑的源頭。

孩子終究是不同於我們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獨立要走的路。

父母不捨得放手,無時無刻地干涉和操縱,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失去主導自己的自信。

這樣的孩子,就像被牽著走的木偶,沒有內在的力量,一旦失去了支撐,就很容易支離破碎。

俞敏洪曾說:

「一個自卑的人,比一個狂妄的人還要更加糟糕。

自卑,你就會害怕,害怕失敗,害怕別人的眼光,不敢去做,永遠失去屬於你的機會。」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自信,有滿滿的能量,能夠把平凡的人生,活出不平凡的色彩。

孩子的性格底色,就藏在家庭中,就藏在父母的言行里。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免這些傷害,滋養出一顆自信而又飽滿的靈魂。

作者:安歌。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扇耳光、扒衣服,13歲女孩被虐10小時,李玫瑾:養廢一個孩子,這2個字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