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為了擺脫「抄襲」標籤,日本設計用了多少年?

為了擺脫「抄襲」標籤,日本設計用了多少年?

前段時間

某呼上的一個話題火了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昭和設計?

無論是又純又欲的古早美女雜誌

還是平面海報、服裝、產品再到建築

等各方面的昭和設計

一眼便難忘,令人萬分著迷

今天,象君就來和大家一起揭秘

昭和設計到底憑什麼受歡迎?

平面設計

顧名思義,日本在1926-1989年(昭和時期)所做的設計,就叫昭和設計。

這一時期,他們正處於戰後瘋狂重建階段,一切都在快速發展。

表現在平面設計中,風格格外強烈,具有超強辨識度。

濃郁飽滿的色彩碰撞,是象君看到昭和平面設計時最直觀感受。

紅、橙、黃等鮮亮的重色是主要基調,採用平版印刷技法,大塊使用色彩,儘可能將畫面填充滿,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即使使用藍、紫等冷色,也會適度將大暖色融合其中,形成一定層次與對比感。

小小方寸之地,也會變得更加明艷,富有活力。

那時的設計師,傾向於用簡單線條、幾何圖形與浮世繪人物做圖案。

造型雖看起來簡單,但經過有意識疊加、拼貼、虛實處理後,營造出獨特的構圖與透視效果。

到了字體設計上,也有屬於自己的年代特色。

起源於中國宋體字經過改造的明朝體,是使用最多的字體之一。

筆畫有粗細變化,橫細豎粗,末端字腳有裝飾性,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

因為是廣告字,會適當做一些變形,讓其充滿古拙趣味。

與現代高效規整的套版印刷相比,那時包裝畫面會出現用色不均、墨水重疊的情況,在不完美中帶著純樸而充滿生命力的質感。

昭和時代的平面設計,與民國時期老上海風格畫報有幾分相同,不只停留在美觀方面。更是藉助圖形、色彩、字體以及排版,展示當時的人文情懷。

產品設計

「凡與我國業界相關的抄襲,會損害我國業界人士的信用與名譽。」

這是昭和二十六年,日本外務大臣在出訪倫敦被圍堵追問山寨問題,痛定思痛下發出的決策。

▲山寨時期的日本

在此之後,日本工業設計進入到迅速發展階段,一批大師與自主品牌不斷湧現。

柳宗理:奠定日本工業設計基礎

作為日本現代工業設計奠基人的柳宗理,最善從民間工藝中發現的人類生活根本和人性化源泉,然後注入設計中。

他極力堅持以「手」做設計,不畫設計圖,直接用手做石膏模型,只有「用手去感受,手上便會有答案。」

無論是在陶木材料、造型溫潤的蝴蝶椅,還是各種半瓷器、不鏽鋼餐具中,都能使用者感受到平淡樸素的器物之美。

GK組織撐起日本工業設計半邊天

前段時間給大家介紹過的佛系大師——榮久庵憲司,與他創立的世界最牛設計公司之一GK Design Group,幾乎完成了這一時期最重要的設計。

他設計的小巧輕盈、方便拿取的醬油瓶,直接改變日本千百年來食醬油不便的情況,4億銷量火遍全球。

從1995年第一輛「紅蜻蜓」起,幾乎每一年都會為雅馬哈設計出一款新車型。

日本列車設計以及車站標識,也由他帶領團隊一一完成,頂起了陸上交通工具發展的半邊天。

快速崛起的民族品牌

1918年誕生的松下電器,雖然比昭和時代開始年份還要早,但產品設計發展的高峰始於50年代。

1951年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參觀美國,發現產品的工業設計可以帶來品牌溢價,大受啟發。

回國後立即決定成立日本最早的企業內部設計部門,並預言:「未來是一個設計的時代。」

隨著戰後重建的擴張,松下相繼開發了第一台洗衣機、黑白電視、冰箱、電飯煲等各類家電。

他們認為,應向全球人民提供社會貢獻,1954年出口額僅為5億日元,到了1958年就飆升至32億日元。

受松下影響,索尼、三菱等品牌也開始注重產品設計,日本也注重發展現代設計,僅用了30年左右,就從山寨成為最重要設計大國之一。

建築設計

受1923年關東大地震影響,更穩固一些的鋼筋水泥制建築與看板建築(木造町屋之外再做一塊仿西洋風的外殼)大為流行。

日本「現代建築之父」丹下健三為1964年東京奧運設計的國立代代木體育場,是昭和時代的代表性建築。

它不僅被評為20世紀最美的建築之一,而且在日本建築界有著非凡意義,是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劃分。

由海浪漩渦而引發出的設計靈感,由一大一小兩座建築構成。

小的偏圓形籃球館形似海螺,扭曲得厲害的屋面隨著立柱呈上升趨勢,猶如一個正在發力運動員的姿態。

大游泳館的平面則如兩個交錯的新月形,相交處正好形成圓形的觀眾席與包裹其中的游泳池,多伸出的兩個尖角部位正好成為天然的出入口。

更絕的是場館屋頂的設計採用典型的懸索結構,利用樹根下垂的鋼索牽引起主體結構的各個部位,從而將建築托起來形成巨大麴面結構,讓場地中央更加寬闊。

日本第二高的地標建築東京塔,也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

由內藤多仲與日建設計株式會社共同設計,以巴黎埃菲爾鐵塔為範本建造。

它的高度為333米,佔地7.8萬平方米,棱椎體形的大鐵塔由四腳支撐,橙白相間塗料是鮮明標誌,令人過目不忘。

為了適應地震多發情況,東京塔採用了比較柔軟的構造,即使會晃動幅度也不會很大,能自我調節保持平穩。

或許在外觀上與其它塔無太大差異,但它卻是昭和時代日本建築成就的標誌。

如今,被設計上多色燈光秀的鐵塔,又有了新的意義。

一到夜晚,漫天愛心雪花會在塔上遊走,照明創造出的新景觀,賦予城市新面貌。

越深入了解越發現,在迅猛發展的昭和時代,不僅設計厲害的不行,就連音樂、服裝也一直走在亞洲流行頂端。

那時的藝術與設計為什麼如此強呢?

因為他們熱愛學習,相信設計強國的力量,肯投入、肯堅持,盡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積極的創造生活。

昭和時代雖然成為過去,但它們的設計卻不過時,別具一格且服務大眾的特性,仍值得我們學習。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普象工業設計 的精彩文章:

這照片有毒!1秒治癒強迫症,場面極度舒適……
一年賺12億的卡通形象,最近慘遭廣美教授抄襲,還拒不承認?網友:簡直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