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9歲男孩,被體罰致「頭皮骨分離」:所謂教育,就是一定要把孩子當人

9歲男孩,被體罰致「頭皮骨分離」:所謂教育,就是一定要把孩子當人

作者:主創團·居瀟瀟

這兩天,被一則新聞嚇得頭皮發麻。?河南平頂山一位年僅9歲的小學生,在學校被老師體罰,揪著頭髮到講台罰站,硬生生被揪到「頭皮骨」。

醫院檢查發現,孩子的頭皮和頭骨在外力作用下被分開,7次穿刺,出血量達到驚人的1000毫升

看到這,真的覺得一陣疼,頭皮疼,替孩子疼!

讓人心寒的是,這起發生在3月初的體罰事件,一直到5月才有了下文。

如果不是家長堅持追究,沒人知道,這起悲劇會怎樣收場。?一場校園惡性體罰事件,留下身受重傷的孩子,心急如焚的家長,和被刑拘的老師。

畸形的教育面前,沒人是贏家。

「因為多說一句話,老師把我揪上講台」

很多人關注到這起事件,源自孩子嚴重的傷情。?猛一聽,老師把調皮孩子「揪上講台」,似乎是慣常操作,孩子怎麼會因此受傷呢??事情背後,隱藏著觸目驚心的細節。

3月5日,就讀三年級的苑同學因為上課和同班同學講話,被信息課常老師拎到講台罰站。?據苑同學媽媽介紹,當天,一共有三個學生受罰,都被採用同樣的方式「懲罰」,其中她的兒子頭髮最短。

常老師第一下沒能拉得動,小苑下意識地躲了一下,老師以為他在逃避懲罰,頓時怒向心中起,又一次用力揪了一把。?當天孩子回到家,就出現了頭暈噁心的癥狀。

本以為休息一晚會有所好轉,萬萬沒想到,第二天,小苑的頭皮徹底腫了起來,「摸上去軟軟的,像西紅柿」。?又過了一天,小苑半個腦袋都腫了起來,被帶到醫院拍CT才發現是皮下血腫。?醫生給出的診斷是「帽狀腱膜下血腫」,通俗地說,就是「頭皮和頭骨分離,裡面充血了」。?孩子住院期間,醫生為了抽血,做了7次穿刺,總抽血量達到1000毫升以上。

1000毫升是什麼概念呢??網友@愛青春幸福海打了個比方:「我體重120斤,獻血400毫升,護士告訴我一周內都不可以劇烈運動。?這個1000毫升,還是三年級小朋友,老師真的過分了,已經是犯罪了!」

看著照片上整個頭部被紗布裹得嚴嚴實實的小苑,想到他因為貧血還不得不輸血幾百毫升,實在讓人為他感到難過。

一個原本健康活潑的孩子,因為多說了一句話,就不得不面臨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傷害,後續康復回歸校園遙遙無期,也許還會對上學留下終身陰影。

這樣的懲罰,太殘酷,也太過分了。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嚴厲的懲罰,是最令人絕望的教育方式。暴力體罰帶來的,只有孩子在懼怕之下的屈服和瑟縮,而無任何教育意義。那位施暴的常老師恐怕不會意識到,自己不以為然的一次動手,竟無意中改變學生的一生。

殘酷的暴力懲罰,絕不是教育

諷刺的是,在這則新聞的評論區,不少網友紛紛站在了老師一邊。?「孩子太調皮,被老師教訓也是活該。」

「對付這種不聽話的孩子就該狠狠地治他。」

「老師懲罰孩子,天經地義,現在這樣負責的老師不多了。」

在他們眼裡,孩子上課時的一次小小的不守紀律,成了「十惡不赦」的罪行,老師怎麼教訓都不為過。?如果把師長的情緒失控和暴戾行為視作對孩子的訓誡,那不是育人,而是「馴獸」

由此延伸開去,很多人都在無形中對教育預設了一個前提:那些不乖、不夠優秀的孩子,不配被好好對待。這樣的想法,何其危險,又何其殘忍。一味地使用暴力懲罰孩子,哪怕在短時間內會收到成效。但從長遠來看,只會讓親子關係、師生關係乃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漸行漸遠。甚至,還會讓孩子為了逃避懲罰,做出更可怕、更危險的舉動。

前幾年,南京曾經發生一起悲劇。?一個9歲男孩因為撞碎了學校的玻璃,擔心被嚴厲懲罰,走投無路之下居然選擇了跳樓。?在他用歪歪斜斜的字體寫下的遺書上,一句「我知道要懲罰,所以跳樓了」讓人心碎,也留下了尖銳的詰問:?是怎樣的苛刻懲罰,才會讓孩子寧願面對未知的死亡,也沒有勇氣主動承認錯誤?

與之相比,另一起惡性事件更讓人毛骨悚然。

12歲男孩蘇某和親戚家6歲的妹妹李某一起玩耍,妹妹不小心從木架摔落,當場陷入昏迷。?蘇某的第一反應,不是向大人求助,也不是試圖喚醒妹妹,而是拿來木板狠狠擊打本就昏迷的妹妹。?打死對方後,蘇某還有意毀屍滅跡,把女孩的屍體丟棄到了廢棄已久的村屋裡。?在警方的公告里,「蘇某害怕李某蘇醒後告訴家長受責罰」觸目驚心。

正如教育家誇美紐斯說的那樣:經常被嚴厲懲罰的孩子,往往出現逃避和過度攻擊的行為。所謂「有教益的懲罰制度」,應該是「持以坦白的態度,出以誠懇的目的」,而不是一味發泄個人的情緒,不顧他人的安危。懲罰的目的,一定使兒童理解這樣做是對他有好處的,正如吃苦藥治病一樣,而不是傷害兒童。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首先把孩子當做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在這個前提下,教育的終極目標,既不是培養出因為畏懼懲罰而唯唯諾諾的的人,也不是教唆他們想方設法逃脫責罰。

而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健全的、擁有獨立人格、能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

最該力挺孩子的人,一定要是父母

在這次苑同學被傷害的事件中,有一個重要人物很容易被忽略:他的母親。?如果不是她及時發現孩子的傷情,如果不是她拒絕學校的託詞和所謂「和解費」,堅持報警並追究到底,那小苑也許根本得不到任何重視。在任何時候,父母永遠都應該是堅定不移支持孩子的人。因為,父母,永遠都要是孩子最堅硬的那層保護殼。

了解孩子的動態,安撫孩子的不安,避免孩子因為受到恐嚇而選擇隱瞞。?然而,現實生活中,許多爸媽在「恨鐵不成鋼」的情緒裹挾之下,傷害孩子而不自知,也使孩子錯過了真正的求救機會。?為了避免更多悲劇發生,每一位父母,都要真正肩負起對孩子的責任。第一,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與情緒狀況。當孩子情緒低落、沉默寡言或是出現異於平時的表現,不妨多留個心眼。?但是,最好不要一上來就直接詢問孩子相關話題,以免引發孩子的反感。?爸媽不妨暗中觀察,問問老師,問問同學。

待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慢慢平復心情之後,再引導孩子說出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

第二,養成和孩子溝通的良好習慣。做一個能被孩子信任的父母,是很重要的事情。

任何信任都不是一日之功。

要想在孩子受傷害的第一時間就有所察覺,父母就要在平時的溝通上花更多心力。?在平時的溝通中,多傾聽,少指責,多引導,少質問,多鼓勵,少打擊。

爸爸媽媽一定要非常堅定地灌輸給孩子一個信念:無論何時何事,只要你願意坦誠地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就會永遠和你站在一起,解決問題。當然,這絕非易事,需要在生活小事中日日浸潤,讓孩子堅信。第三,當孩子受到暴力傷害時,決不妥協。世界上最殘忍的事是什麼?是孩子視你為救贖,你卻把孩子當成了「人情」。?多少爸媽曾經說過「老師,我家孩子要是不聽話,你就狠狠地打」,而當孩子真的遭遇暴力傷害時,他們卻會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代替孩子,選擇原諒、和解。?我始終認為,孩子的尊嚴和安全,是需要父母不顧一切代價去守護的。?一旦孩子受到外來傷害,父母就是那個力挺到底的人,責無旁貸。?像這件事情中的媽媽,無論如何,法律手段、媒體曝光,一定要守護孩子到底。

第四,從自身做起,不用極端懲罰手段對待孩子。記得知乎上有人提問,孩子不聽話,我把他帶到小黑屋看恐怖片當作懲罰,這樣有用嗎??有人回:你不是在教育孩子,你只是在製造痛苦。?如果孩子日常就生活在家長極端的懲罰中生活,那他們對於外界的暴力和傷害更加沒有還手之力,會更加逆來順受。?只有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恰當教育,而不是動輒打罵。

才會讓孩子明白,什麼樣的懲罰是教育,什麼樣的懲罰過界的、是不適當的。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明確界限,然後更好的保護自己。

教育的底色,永遠都應該是愛,尊重和溫暖。?真誠地希望,這樣以傷害孩子為代價的所謂教育,能少一點、再少一點。?孩子們不必成為成人情緒失控的犧牲品,也不用生活在懲罰的陰影之下。?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溫柔相待。

作者:居瀟瀟。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小紅花》破8億,看哭千萬父母:如果生活太難,就看看這8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