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凌晨1點,6歲兒子躲廁所大哭:「你們再吵,我就去跳樓。」

凌晨1點,6歲兒子躲廁所大哭:「你們再吵,我就去跳樓。」

作者:主創團·多多黛

「你們再吵,我就跳樓。」

一大早,就收到閨蜜的哭訴,被兒子一句話嚇懵了。?她說,昨天晚上,老公凌晨一點多才回家,狂按門鈴,她強壓著心中怒火開了門。?結果,老公一身酒氣,「嘭」的一聲摔門而入,驚醒了寫作業到十二點,才剛剛睡去的女兒。?東倒西歪的男人,一個揮手,又碰倒了桌上的杯子,成功吵醒了兒子。

看見地板上的碎玻璃渣子,想著兩個睡夢中驚醒的孩子,她的怒氣再也控制不住。?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就吵了起來。

爭吵中,老公推了她一把,閨蜜摔倒,手掌剛好撐在了地上玻璃渣,鮮血直流,整個手火辣辣的疼。

也就這時,兒子躲在廁所牆角,痛哭大叫:「你們要再吵架,我就跳樓。」

一瞬間,閨蜜驚醒,趕緊抱走了兒子。?她說,孩子那句話,就跟拿了把鈍刀,割她心口一樣,劃傷手的疼壓根比不了。?很多父母認為,吵架是大人之間的事,與孩子無關。孩子那麼小,也不懂事。??其實不然。

父母吵架,最受傷的往往是孩子。

大人的戰場上,孩子是無辜的炮灰夫妻吵架,沒有贏家,而最大的輸家一定是孩子。

當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互不相讓發生爭吵時,對孩子來說,無疑是最恐怖的事情。?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小大人候群症」,指的就是那些得不到關懷,不得已變成一個「懂事」、「體諒他人」的孩子。

朋友的兒子特別懂事,和媽媽外出吃飯,吃完飯會幫著一起收拾媽媽的東西,不僅如此,才上幼兒園中班的他,主動提出跟分床,說這樣媽媽可以更好地照顧弟弟。

而她兒子的「成長」,起源於她和老公吵架,吵得多了,老公沒有改變,倒是她兒子越來越懂事,特別會察言觀色。孩子為父母爭吵「買單」,被迫成為一個小大人,代替爸爸去做一些事,體諒媽媽的不易。

這種成長是畸形的,會讓孩子一生都活得辛苦。

當孩子的懂事,仍然無法緩解父母關係緊張的壓力時,他們會選擇把自己變成「問題兒童」

期望以自己的「問題行為」喚醒父母的覺察,甚至讓父母因為擔心而親密起來。

問題行為,可能是不學習、惹麻煩、多動、憂鬱、自卑,甚至自殺。

這背後的邏輯也就是,孩子寧願成為「問題兒童」,也要維繫「問題家庭」。

記憶中,我舅舅和舅媽總是吵架,而每一次他們停止爭吵,都是因為表弟發生了「意外」,不是剪刀劃破了手,就是頭撞倒了桌角……?多年後,表弟才說出實情,自己是故意弄傷自己的,為的是阻止爸媽吵架。吵架的是大人,背鍋的卻往往是孩子。

父母的爭吵,還會讓孩子的情感觀受到影響,認為世間的婚姻都是如父母這般糟糕,從而有恐婚的心理。

演員黃軒就曾在節目中自曝:我不渴望婚姻,(因為)我在家庭生活里,很少感受過溫暖。

年幼時,黃軒的父母的感情很不好,家裡經常充斥著父母的爭吵,剛開始他會被嚇得大哭,後來,因父母吵架的頻率高,他也漸漸習慣了。?父母的爭吵,讓黃軒變得內向、敏感、自卑,他更喜歡獨處,沒有什麼朋友,有了心事,便是對著家門口的三棵樹說。

父母的情感模式給了他最糟的情感體驗,那些曠日持久的爭吵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創傷。?這些創傷,無法抹去,根深蒂固。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

父母吵架的槍聲一響,犧牲的都是孩子,他們的童年就此變得支離破碎。

美國作家溫格說:「再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

夫妻兩個人過日子,柴米油鹽的瑣碎,意見有分歧,有自己的訴求很正常,吵架

再所難免。

那如何才能不殃及孩子呢?

首先,盡量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對於每個人而言,世界從來不是客觀的。我們感知到的事物,從來不是事物原本的樣子,而是經過我們的思維處理後的事物。」?而孩子看待事物的思維方式,正是父母給的。

當父母爭吵時,面目猙獰的模樣,以及出口傷人的話,都會讓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以後的人生中,他們就極易

有樣學樣,成為一個遇見問題,只會爭吵或發脾氣,發泄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去處理問題。?所以,父母的爭吵,一定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發生

其次,爭吵後一定要給孩子做心理建設。

如果真的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了,讓孩子經歷了一場暴風雨。?那麼,事後一定要給孩子做心理建設,安撫孩子。

電影《怦然心動》里有這樣一個片段,朱莉父母因為經濟問題爆發了爭吵,朱莉當場嚇哭,然後躲進卧室一直流眼淚。?朱莉的父母意識到他們的爭吵傷害到了女兒,分別進房間跟她道歉。

爸爸一再跟女兒解釋:「不是你的錯,大人會解決好的。」?媽媽則表達了自己的愛意:「寶貝,我愛著你的父親,善良勇敢,值得尊重,我也同樣愛你,你是我們最大的幸運,我們也同樣愛這個家。」

父母這樣的做法,一來是認可孩子的獨立人格;二來是在告訴孩子,父母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你是被愛著的,你無需為此自責。

再次,湊合的婚姻比離婚更傷害孩子。

有的父母固執地認為,家庭的完整對孩子很重要。可卻忘了,只有幸福的完整家庭,才是孩子的避風港。一個充滿爭吵的家,如同兩軍對壘,孩子夾在中間,最終會淪為破碎婚姻中的「炮灰」。

調查研究顯示:夫妻經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相比較來看,離婚家庭的檢出率更低,為30%

在《奇葩說》節目中,辯手董婧說,自己是由單親媽媽撫養長大的孩子,承認自己性格有缺陷。

可自己的性格缺陷,卻並非單親家庭導致。而是父母長年累月爭吵卻硬湊在一起,讓她性格有了缺陷。

父母硬湊在一起給自己造成了心理陰影

如果夫妻兩個人的婚姻,真的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關係無法修復,好聚好散,才給孩子正確的示範方式。

薩提亞曾說:

夫妻是家庭的建築師,父母恩愛的家庭就像一個溫暖的巢,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一個硝煙四起的家庭,孩子感受不到溫暖,得不到安全感,只會成為問題婚姻的「犧牲品」。

而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庭,即使不完整,也一樣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成為一個美好、自信和生命力的人。

所以,不要讓婚姻里的坎坷,伴隨孩子的一生。

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便是父母相愛。

本文作者:多多黛,80後女子。一手文字,一手生活。想把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寫給你們看。新東方家庭教育,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求求你,別再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