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看到海面出現這種波浪千萬別下水,連潛艇都怕它們

看到海面出現這種波浪千萬別下水,連潛艇都怕它們

撰文 七君

今年4月,印尼南伽拉號潛艇(KRI Nanggala (402))沉沒,潛艇上的53人也隨之殞命。這艘由德國製造的潛艇碎成了三塊,沉睡在840米深的海底。現在事故原因還沒有查明,不過印尼海軍少將 Iwan Isnurwanto 稱,一個海中自然現象可能是事故的肇因,日本氣象衛星向日葵8號還拍攝到了證據。

印尼南伽拉號潛艇活著時候的樣子。?圖片來源:ANTARA / VIA REUTERS

這個可怕的現象,就是在岸上和水面的人很難覺察的內波(internal wave)。

內波就是在水下的一種重力波,內波的產生的必要條件是分層的液體,當不同液層的界面被擾動時就會產生內波。

我們用油和水就可以模擬內波。你可以看到,油和水的界面上也有暗波涌動,但這種波在油麵上幾乎不會引起什麼變化。

在水(藍色)和油(透明)的交界處形成了內波。圖片來源: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在海中,更熱、鹽度更低的海水位於上層,上下層之間的密度差使海水分層,為內波創造了初始條件,當潮流遇到海底高山等阻礙時就會內波就會湧現。實際上世界各地的大陸架附近經常會出現內波。

全球出現內波的地方。圖片來源:Cornell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和水面的波浪不同,內波可以傳播數千米,並且可以持續數小時。內波的幅度,也就是最高和最低處常常超過50米,這也讓內波變得極為危險。

根據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IO)的海洋和大氣研究部的部長 Matthew Alford 和同事在2014年發表的研究,在10分鐘內,海洋表層10米厚的海水就能打出一個近40米的浪頭,只不過這個浪頭是向下的而不是向上的。

這樣迅疾的內波對於浮潛的人來說相當致命。Alford 介紹,他曾經作為專家被邀請為一場訴訟提供專業建議;在這個案件里,一名大溪地潛水員被內波刮到了深海。

畏懼內波的不僅有潛水員,還有各國的潛艇。

早在1966年,美國海軍的一項研究就指出,內波可以讓潛艇的控制變得困難,甚至可能導致潛艇沉沒。二戰時,潛艇通常會避免在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直布羅陀海峽處作業,就是因為它們知道那裡有臭名昭著的內波。

在30多年前,真的有潛艇在直布羅陀海峽出事了。1984年9月21日,蘇聯的潛艇悄咪咪地潛伏在蘇聯的一艘商船下通過直布羅陀海峽,但在快要離開的時候卻一下子撞在了商船上。這次相撞導致商船損壞嚴重,潛艇的頭也破了,最終不得不浮出水面曝光。

直布羅陀海峽的邪性和那裡獨特的自然條件脫不了關係。根據歐洲航天局(ESA),直布羅陀海峽的海水大致分為兩層:下層是更鹹的地中海海水,上層是鹽度稍低的大西洋海水。再加上直布羅陀海峽海底地貌複雜,那裡有大量內波出沒就不奇怪了。

歐洲遙感衛星拍攝到的直布羅陀海峽海洋表面,海面的波紋揭示下方有內波。圖片來源:ESA

剛才說過,世界各地的大陸架附近都有內波,而擁有最為驚悚的內波的海域除了直布羅陀海峽,還有我國的南海、印尼的龍目海峽、安達曼海的小安達曼島和卡爾尼科巴島、義大利半島和西西里島之間的墨西拿海峽。

這是麻省理工學院(MIT)製作的南海的呂宋海峽(位於台灣島和菲律賓之間)的內波,它是潮流經過呂宋海峽時產生的。

我國南海東沙群島附近的內波可能是世界上最強力的,幅度可達300米。

今年 Alford 在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採訪時表示,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花了大筆經費研究南海的內波,因為這裡的內波可能對這些國家的軍事行動有很大影響。

看完了上面對內波的描述,你可能會認為,只要不潛水、不搭乘潛艇就沒事兒了吧,實際上,在海面也有被內波欺負的可能。

內波會造成一種名為死水(dead water)的罕見現象。有些海面看起來風平浪靜、人畜無害,但在海面航行的船隻卻無法前行,這就是遇到了死水。

這是因為船隻航行在和船差不多深的淡水上,淡水下方則是鹽度更高的海水,兩者沒有充分混合。這種情況下船的動能會被轉化為內波,造成船隻無法移動。峽灣附近經常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冰川融化的淡水和峽灣的海水沒有完全混合,因此淡水能輕輕地浮在上層。

死水現象一開始被當作水手間的奇談,但是後來因為著名挪威探險家弗里喬夫·南森(Fridtjof Nansen)的經歷而得到科學研究。

1893年南森搭乘的北極探險船隻。圖片來源:Fridtjof Nansen

1893年,南森在亞洲最北的半島——泰梅爾半島附近探險時遭遇了死水。他將自己的經歷告訴了物理學家威廉·皮耶克尼斯(Vilhelm Bjerknes)。皮耶克尼斯和他的學生、後來被譽為現代物理海洋學的第一人的沃恩·華費特·埃克曼(Vagn Walfrid Ekman)發現,船在分層的液體上前進時會產生內波,而內波會阻礙船隻前行,導致死水出現。

在海洋中內波簡直防不勝防。麻省理工學院的海洋學家 Thomas Peacock 表示,內波就是海洋中沉睡的巨人,它們在全世界的海洋里滾來滾去,但是人類卻很少看到它們。

雖然內波之上常常風平浪靜,但某些情況下大家可以在海邊觀察到內波。海面上間距較大的一行行漣漪就是下方內波的表徵。

內波在海面形成的圖案。圖片來源:Jen MacKinnon(SIO)

比如,索馬利亞海岸的亞丁灣就常有內波留下的壯美「皺紋」。亞丁灣的海底地貌相當雄偉,有非常陡峭的大陸架外緣,因此常常會發生棋盤狀的內波。當然了,這種情況下下海是極為危險的。

索馬利亞海岸的亞丁灣內波在海面留下的痕迹。圖片來源:Earth Sciences and Image Analysis Laboratory, NASA Johnson Space Center

內波雖然破壞力巨大,但也是全球生態和氣候中的重要一環。

內波能將藻類和浮遊動植物進行重新分布,為海岸生態系統帶來營養,也能讓海水混合,這對於地球的氣候變化非常重要,因此內波的活動也可以被用於預測氣候變化。

如果你很想觀察內波但又沒機會觀海,望天也是一個辦法。其實,不僅海里會出現內波,天上也會哦。

大氣具有冷熱分層的空氣時也會形成內波。下面是澳洲北部大氣中的內波形成的波紋,我們看到的是雲在經過內波時被裱出的花。這種能揭示大氣層中內波的雲也被稱為波狀雲(wave clouds)。

圖片來源:Nick Hall/Paul Sabatier University

那麼,波狀雲在地面上看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平時在地面上看到的這樣的雲就是內波卷出來的。這種天空也被叫做魚鱗天(mackerel sky)。一般來說看到這樣的天空,天氣就很可能會發生變化。這招觀天你學會了嗎?

魚鱗天 圖片來源:weather.gov

我國的浪是最強的,最浪的強國是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物雜誌 的精彩文章:

我國不能直飛這個大陸,全是因為這種被聯合國稱為生物武器的病菌
這隻沒有頭的雞活了18個月,還成了主人的「財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