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藝術|如何從動畫師到出色的動畫師?

藝術|如何從動畫師到出色的動畫師?

迪斯尼是世界頂尖的動畫製作公司,每年推出的動畫電影極受歡迎,從米老鼠唐老鴨到冰雪奇緣,經典作品非常多。其實從很久以前,迪士尼動畫已經很生動了,尤其是角色的表情與神態,在創意方面活潑又清晰。

1950年代的迪士尼動畫,原來是這樣製作的,讓你不得不佩服:

一位動畫師透過鏡子觀看自己的表情,你看他所畫的角色,跟他表情是否一致?他們也選用專業配音人員為動畫配音。

也有迪斯尼著名音效師Jim MacDonald帶領工作人員製作音效。

迪士尼動畫的製作精良遠不止此,他們甚至在《生命的幻覺:迪士尼動畫》中總結了動畫的12個原則詳細解說:為什麼動畫原理構成了所有的動作基礎?

之後,為了更好地傳播動畫製作精髓,「動畫奧斯卡」安妮獎提名南希·貝曼也用多年經驗來分析動畫表演的規律。

一、和彈力球、鐘擺學運動

彈力球、鐘擺和弧線是所有動畫運動的基礎,因為彈力球和鐘擺的運動分別體現了不同角色的重量以及角色運動的時間。

我們可藉助弧線來表現彈力球每次彈跳的高度後,通過改變球的彈性或體積變形程度來反應球的質量和重量。要注意的是,當彈跳動作結束後,球還會恢復到正常尺寸。

彈力球運動弧線則取決於第一次碰撞的強度和球本身的重量以及質地,而鐘擺的運動軌跡-弧線是固定的,而除非碰撞在堅硬的表面,否則鐘擺鮮少會改變運動路徑。

所有角色動畫,都以彈力球和鐘擺的綜合運用為基礎。

兩條腿的運動實質上是一個「跌倒」和「恢復」的過程。向前運動時,身體會失去平衡——動作速度越快,身體就會失去平衡。前進的腳在身體落地前「撐住」它。

當然彈力球式運動和鐘擺式運動都會體現在嘴部和頭部運動中。鐘擺式運動發生在頜部;彈力球式運動發生在張口、閉口或點頭時,另,轉頭動作則是鐘擺式運動。

二、動態線讓運動更自然

直線表現的是靜止或幾乎沒有運動的狀態,而曲線表現的是活力。一旦姿勢添加上了動態線,角色馬上就會變得栩栩如生,動感十足。並且,可以通過動態線變化表現出麵粉袋的不同情緒。

原畫和預備動作的練習

先建立一個新的地平面;選出動作強度最大的姿勢圖放在這一幀的左側,第二個姿勢放在第一個姿勢的右側。

在兩個姿勢的頂端畫一條弧線,弧線向上,則可歸類為彈力球式運動,麵粉袋會拉伸;弧線向下,則要歸類為鐘擺式運動,麵粉袋就會擠壓。

這裡我們可以把動態線理解成角色運動的作用力,甚至可以用其表現簡單角色的表情。例如,蚯蚓。

上圖中,蚯蚓挺胸表示驚訝,倒地表示難過;起飛表示開心;綳直表示憤怒;打結表示困惑……甚至還可以表現坐姿和把「手肘」放在「膝蓋」上的姿勢。

表現力度不是由角色的體型大小和力量大小決定的,小生物也能呈現出大情感。

在現實中,無論是說話還是睡覺,其實都分主次動作,主次動作會影響同一個角色的不同身體部位,也會傳達不同的信息。例如上圖,揮手擺臂(鐘擺式運動)是主要動作;而身體的反方向運動是次要動作。

三 、創作能循環行走的角色

循環行走(重複動作)是動畫師「認識」新角色的傳統方式。循環行走還有助於提升動畫師的標號技能,因為必須確定中間幀可以把前後幀連貫地「銜接」起來,以保證循環行走呈現出順暢的效果。

走路循環的練習

確定角色是四分之三側面行走的角度,在地面上畫上方向線,來引導角色雙腳的運動方向。每個動作都是獨立的畫面,不要將所有動畫都畫在一幀上。要畫出身體和腿部的動態線,因為透視的影響,兩個動作呈現的不能是一模一樣的。

因為並不存在什麼「標準步伐」,所以在塑造角色重量和體積時,要表現出角色的個性與性格。

四 、講動畫板上的故事

動畫板主要關注的是事情為什麼發生(敘述故事),並為動畫電影製作者提供一個簡單而廉價的方式,來深化表演、角色互動和電影布局。以此來為動畫師提供最能表現故事背景的姿勢。

除了畫面姿勢要準確,時間也是動畫中的關鍵要素。動畫師需要藉助臨時音軌在動畫處理過程開始之前就設定每個場景的節奏,並準確設置成片的時間編排。

上圖中,《珍珠奶茶時光》表現的是角色在嘗到美味奶茶時做出的反應:從最開始的難以置信過渡到欣喜若狂,再到無法自拔地舔杯蓋……動畫師細化了角色對奶茶的反應,加入了更多喜劇化動作和少許「表演成分」。

五、搜集素材、自成體系

和真人演員一樣,動畫角色並不孤立存在,而是受到故事背景及其與場景中其他要素之間關係的影響。

角色與道具

畫出一條線,代表地平面,但在這個階段無需在地面上添加任何細節。畫出角色與球互動的姿勢,以表達各種情緒。

角色與形象

在《流浪漢》中,卓別林的角色是研究角色以及形象的經典案例:緊繃的上衣,肥大的褲子和一雙特大號的破皮鞋、小鬍子、大眼睛,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小人物。這些鮮明的對比,給流浪漢這個角色增添了深度,這也是我們一百年後還在欣賞卓別林電影的原因。

一件具有辨識度的服裝或配飾,能讓角色融入故事背景,並表達角色性格,即便他還沒有開口講話或有任何舉動。就像卓別林的八字鬍以及不合他身的鞋子和衣服。

但經典角色不是那麼輕易就能塑造,動畫師要隨身攜帶速寫本,隨看隨記錄,捕捉動作、輪廓和姿勢,根據感覺走,試著描繪我們感覺起來像的角色。讓紙面的角色充滿生命表達欲,讓平面的感情豐滿起來!

角色動作、運動跟隨綜合設定,情緒、情境、情節推進時,表現表演方式不同,但也會是在一定尺度、範疇內的張力表達。如何運用這種「受限」創作出令人信服、眼前一亮、跟著ta哭、跟著ta笑、與觀眾產生共情的動畫表達是有一整套科學訓練方法的。

《動畫表演規律:讓你的角色活起來》就是一本動畫表達訓練秘籍,這本彙集了「動畫奧斯卡」安妮獎提名南希·貝曼多年經驗,由《哈利·波特》出版方授權,由「動畫學術趴」主理人專業審讀的圖書,讓你的角色更有「可信度」。如何從動畫師到出色的動畫師?答案都在書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腐絲藝術設計 的精彩文章:

插畫|卡通的眼神 讓人在意他們的心情
好書|如果沒有神,人類是如何看見地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