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內明處(157):佛教所應知處相(66)四種(4)定心差別

《瑜伽師地論》內明處(157):佛教所應知處相(66)四種(4)定心差別

︽瑜伽師地論︾

內明處(157):

佛教所應知處相(66)

四種(4)定心差別

? ? 作者|觀諸法如? ? ?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四:

四、佛教所應知處相

四、四、四種

四、四、四、定心差別

又有四種心定心住:一、有尋有伺有喜心住,二、無尋無伺有喜心住,三、無尋無伺離喜心住,四、舍念清凈超度一切苦樂心住。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五(之上):「?又?有?四?種、?心?定、?心?住?」?者?︰?簡?別?散?地?,?名?︰?心?定?。?內?住?一?境?,?名?︰?心?住?。

前面說了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這是說到色界四禪。「四種心定心住」,「定」是對散亂說的,心能夠得定就是不散亂了,沒有得定的人,就是有欲的人都是心散亂的,現在是得了色界定的時候,心裡不散亂了。「心住」,是說心內住一境,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不動,叫做「心住」。有四種「心定心住」,哪四種呢?

「一、有尋有伺有喜心住」,這是第一種。尋伺有兩種:一種是生存在欲界的有情,有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這是染污的尋伺,欲、恚、害。想要得禪定,就要修學另外的三種清凈的尋伺,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有尋有伺」就是有這三種尋伺。欲界的時候為欲所困,現在從欲的境界裡面跳出來了,解脫了欲,但是這個不是自然解脫,修行出離欲的這種尋伺,就是修不凈觀了。

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現在有尋有伺就有這種尋伺,修成功了的時候,才算是有尋有伺,有出離的尋伺,有無恚的尋伺,有無害的尋伺。這三種尋伺成功了,就是離欲了,把欲界的三種尋伺破去了,就是得初禪了,所以有「喜」。離欲了以後,心裏面很歡喜很慶悅,為欲所困,的確是苦惱的,現在成功了,心裏面大大的歡喜了,喜就是這個意思。「有喜心住」,安住在初禪裡面,當然裡面還有樂,就是輕安樂,還有心一境性,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五支,初禪有這五支。

「二、無尋無伺有喜心住」,初得初禪的時候心裡很歡喜,但是久了的時候又不高興尋伺。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因為這三種尋伺才破除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而才成就初禪的定,它的功勞很大的。但是這時候這位修行人又不高興尋伺,要破除尋伺,就喝斥尋伺的過失。無尋唯伺是中間三摩地了,中間三摩地是在初禪、二禪之間的,現在超過了中間的三摩地,伺也沒有了,這個時候就是得到了二禪。得到了二禪的時候有喜,但這個歡喜和前面的有尋有伺歡喜不同,前面那個是離了欲心裡歡喜,現在這個歡喜是離開了尋伺,破除尋伺心裏面歡喜。也有一個樂,這個樂還是輕安樂,當然比以前的初禪的樂是更微妙了,然後也有一個心住,就是心一境性。這個時候,無尋無伺就改名之為「內等凈」。二禪是具足四個支:內等凈、喜、樂、心一境性。初禪是五個: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二禪就是四個,就是把尋伺去掉了,成為內等凈,內等凈一個,喜、樂、心一境性。

「內等凈」,「內等」就是對尋伺說的,在初禪的尋伺是向外攀緣的境界,觀察欲是不凈,然後無恚、無害這樣。無尋無伺內等凈,心裏面向內,向內所緣境安住不動,所以「內等」。「等」是定的意思,「凈」,清凈的凈,凈是信的意思,有信心的意思。得初禪的時候有一種信,無始劫來在欲裡面生活的人,感覺到欲是不能夠除掉的,不可以破壞的,所以想要把欲破壞了,這個信心不夠。可是最後成功了,得到初禪了,有了信心了,雖然這個欲很重,還是可以破除的,有了這個信心。

得了初禪以後,有了尋伺的清凈的正憶念,就是不凈觀,是不是也能破除呢?沒有這個信心。現在成就了二禪的時候,尋伺也是可以破。這是站在二禪的立場來說,尋伺是一種過患,是一種過失。在禪定裡面安住寂靜的時候,感覺這個尋伺是不寂靜,不歡喜它。但是最初的時候依賴它而得初禪,久了的時候若說把它破掉了,能不能破呢?那時候沒有信心,現在有信心還是可以破除的,所以叫做「凈」,就是有這樣清凈的信心了,所以叫做「內等凈」。二禪就是內等凈、喜、樂、心一境性,四個禪支。

「三、無尋無伺離喜心住」,不止二禪是無尋無伺,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無色界的四空定都是無尋無伺,雖然也是無尋無伺,但是比二禪更深刻了。得到了禪以後心裏面歡喜,我們通常說踴躍歡喜,尋伺是浮動,喜也有浮動的這種個性。一浮動對禪的寂靜住也有一點影響,所以不歡喜喜了,用舍、念、正知這三個方法破喜。

修行人在入了二禪的時候,心裏面有喜,就自動的棄捨喜,叫做舍。舍還有一個意思,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叫做行舍。念就是把喜排斥出去了,憶念不忘無喜的境界。

習慣了有喜,現在雖然說要明記不忘無喜的境界,但是忽然間又可能失掉了念,喜又出來了,就要有正知。因為有正念正知,就使令無喜的境界,相續的明靜而住。這個時候就有舍的境界了,就是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用這三個方法,消滅出去這個喜,所以叫做「離喜」。三禪具足五支:念、正知、舍、樂、心一境性。

「四、舍念清凈超度一切苦樂心住」,第四個是舍念清凈。「舍念清凈」這句話應該這麼念,「舍」清凈、「念」清凈。舍清凈的「舍」是什麼意思呢?第三襌的樂,在生死凡夫裡面的樂,它是最殊勝的,所以使令得到三禪的人,多數就是留在那裡享受這個樂,而不肯上進了。但是修禪的人知道還有第四禪,高過三禪的,所以自己的理智上要求自己要再進步,不可以愛著樂,把樂舍掉。「念」,保護自己舍掉了樂的境界憶念不忘。

四禪裡面沒有正知,成就四禪時證得舍清凈、念清凈、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四支。為什麼叫做「清凈」,舍清凈、念清靜呢?因為到了第四禪的時候,修行人內心裏面的境界,消除了八種擾亂禪定的事情。八種事情是什麼呢?沒有這四種受,苦、樂、憂、喜;另外也沒有入息,也沒有出息,無尋、無伺,所以叫做「清凈」。

初禪、二禪、三禪都有災,初禪的時候有火災,二禪有水災。初禪天的修行人,內心裏面有尋伺,尋伺是內火,外邊有火災來破壞初禪。二禪的修行人心裏面有喜,喜是內心裏面的水,外面有水災,有水災來破壞二禪。三禪天裡面,心裏面有樂,樂是內裡面的風,外面還有風災。所以有水、火、風三災,破壞初禪、二禪、三禪,到四禪的時候,這一切的災患都沒有了,所以叫做「清凈」。舍清凈、念清凈,舍、念、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所以叫做「超度一切苦樂心住」。

初禪破除憂,二禪破除苦,三禪破除喜,四禪破除樂;也沒有入出息,也沒有尋伺,所以這八種擾亂的事情都破除了。所以叫做「超度一切苦樂心住」,就是超越了一切的苦,一切樂心住的境界,四禪的時候是最好最寂靜的地方。

韓清凈《披尋記》:「又有四種心定心住等者:知此四種靜慮,名四種心定心住。如次配釋應知。」四種靜慮,名為四種心定心住。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

喜歡作者可讚賞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內明處(150):佛教所應知處相(59)三種(37)建立真實牟尼差別
《瑜伽師地論》內明處(133):佛教所應知處相(42)三種(20)令教久住舉罪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