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高僧的點撥:福報深厚的人,往往擁有這兩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高僧的點撥:福報深厚的人,往往擁有這兩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為什麼大家生活在差不多的環境,有的人福厚,有的人卻福薄呢?一位高僧的點撥:福報深厚的人,往往擁有這兩大特徵;而那些福薄的人往往不擁有這兩個特徵!

特徵一、善用「和」字處理關係

高僧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越是福報深厚的人,往往越懂得用「和」字處理關係!

高僧指出,在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中國傳統文化歷來主張平衡和諧,「以和為貴」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特徵和基本價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對「和」這一理念的具體闡發。這裡,「君子和而不同」似乎可以區分為兩種情況:就自身而言,不高明的人,見到旁人的成功就一窩蜂隨大流地模仿別人,反而引起惡性競爭,最終導致不和諧;高明的人總是與別人相協調,但並不盲目地重複或附和別人,因協調而不重複故能達成和諧。

佛祖曾經為了考驗座下弟子,讓其中三個一起去淘金。淘金生活異常艱苦,最痛苦的是沒有水喝。因此,弟子們一面尋找金礦,一面不停地抱怨,甲說:「誰讓我喝一壺涼水,我情願給他一塊金幣。」乙宣布:「誰讓我痛飲一頓,我將給他兩塊金幣。」丙發誓:「我出三塊金幣!」當時同行的,還有一個叫亞默爾的淘金者,同樣也遭遇到沒水喝的困境,但他從沒抱怨過。

後來亞默爾從「沒水喝」的問題中發現了機遇:如果將水賣給這些人喝,比挖礦更能賺錢,於是他毅然放棄淘金,用挖金礦的鐵杴去挖水渠,將水運到那裡,一壺一壺賣給找金礦的人。一起淘金的弟子們都嘲笑他:「不挖金子發大財,卻干這種蠅頭小利的買賣。」但是後來,那些弟子們大多空手而回,而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內靠賣水發了大財。

佛祖在天上看到了一切,當弟子們回來的時候,佛祖微笑著說,亞默爾順應了淘金的潮流,這是「和」;但他沒有重複別人,這是「不同」,合起來就是「和而不同」,所以他比別人高明,發財是對高明的應有報償,這是一種大智慧。「和」不僅體現在人與人之間,天地萬象都蘊藏其理。

所以,高明的人總是追求和諧,為此而包容差異,在豐富多彩中達成和諧;不高明的人,總是強求一致,因容不得差異而往往造成矛盾衝突。

那麼,怎麼才能達成「和」呢?

高僧給了我們求和的方法。佛教的「六和敬」,就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其中,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是和合的基本點;意和同悅、身和同住、語和無諍,是和合在身口意三業的表現。「六和敬」精神與和諧理念是相通的,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則表現了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團結、和睦、和諧的關係。

特徵二、擁有「虛懷若谷」的心態

高僧說:虛懷若谷,自謙自有得。越是福報深厚的人,往往越擁有「虛懷若谷」的心態!

高僧指出,虛懷若谷是一種自謙,然而很多人卻缺乏這種自謙,尤其是一些稍有點成就的「人物」。他們中很少有人會說:全憑機遇好,才得以享此地位榮譽。或者,即使口頭謙虛,那心中的尾巴,卻早已翹到天上去了。這些人往往是粗俗淺顯、無大智慧之人,成績也不會有更大的提高。

江河之所以能納百澗之水,就是因為身處低處。做人也應如此,只有將自己放低,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

所謂「虛」,並不是真的弱,更不是害怕別人,而是利用一種低調的方式待人處事。人們站在高處時,內心常會產生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驕傲,而正是這種驕傲,讓很多人僅僅登上人生中的「一個小土包」就自豪不已。有實力而不顯耀,是智者的處事方法,古人常講驕兵必敗,也是這個道理。而那些敢於正視自己成就,以一種自謙和矜持的態度對待人生的人,才能夠真正攀上人生之巔。

老子曾經說過,「上善若水」,水比石頭軟,然而它卻能將石頭擊穿,人們倘若能夠擁有這種虛懷若谷的心態,也同樣能夠克服眾多困難,讓人生和事業更上一層樓,讓自己擁有更深厚的福報!

朋友們,高僧的點撥:福報深厚的人,往往擁有以上這兩大特徵,看看你有嗎?歡迎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慧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雷鮑夫法則」
高僧:「人有福氣,一看便知」,越是有福氣的人,這個特徵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