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教育離不開懲戒,媽媽奠定孩子教養的基礎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教育離不開懲戒,媽媽奠定孩子教養的基礎

作者:錢文忠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整理自2021新東方家庭教育春季高峰論壇?演講主題《關於當下教育的思考》

高中三年,是大多數孩子的知識巔峰

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基本都在大學工作,沒有離開過。但是我始終覺得大學老師很難像中小學老師一樣列入教育工作者的範疇。

在中國,教書的人都知道,真正考本事的是中小學教。?中小學老師最能顯出本事來,家長也最容易判斷哪個老師是好的,哪個學校是好的。

因為中國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中國孩子達到人生知識頂峰的時候,一般在他高考前三個月。中國孩子,在高考前三個月被老師用一個字「調」,調到了他人生的巔峰。

然後,等他順利通過高考,拿到錄取通知書,進入大學後,就會有一部分孩子瞬間松馳下來。?因為進了大學都能畢業,孩子的水準,求學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對未來的嚮往,就會出現重大變化。

我關注咱們孩子的英語試卷,很有意思,當孩子參加完高考,過一個暑假,拿到通知書,到學校報道。?這中間,只不過隔了兩三個月,但你把他考過的那份英語卷再讓他做一遍的話,馬上會降好多分。?這一降就不得了,可能影響他的整個人生。

這種情況非常特殊,平時我自己也思考,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這樣?但是我沒有結論。?所以,今天是向各位老師請教,不是來講什麼,來和大家說說關於當下教育的幾點思考。

第一點思考:教育需要懲戒

十年前,我參加過一次新東方家庭教育論壇,當時一位校長提出一個觀點:

對我們的孩子要鼓勵,要經常跟他說:孩子你真棒,你行!然後千萬不要去看孩子的日記。

可我覺得,教育需要懲罰。?我們現在從小鼓勵孩子,你真棒,你行。現在孩子做的最流行的手勢就是「耶,我行」。

可現實世界,哪有那麼多行的?絕大多數的人,是要面臨失敗,人的一生絕大多數時刻,也是必須面臨失敗,這就是事實。我們的孩子從小在鼓勵、讚美聲中成長,他沒有抗擊的能力。

中國的教育,離不開懲戒。

在整個閩南特別重教育,過去這裡有很多私塾或者鄉村學校,門口都掛一塊牌子,上面寫四個字「溺愛免送」。

如果你溺愛孩子就不要送到我們這裡,教不了,也不教。?我們小時候,家長跟老師談話都是「老師您辛苦了,孩子交給您了,他哪個地方做得不對,您該罵罵,該打打。」

我們小時候,難得有幾個沒有挨過老師打的孩子,但是我們突然開始觀念完全變了。?十年前,我就提出教育必須有懲戒,在法律、程序規定下,賦予教師懲戒學生的權利。

第二點思考: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制度

現在的中國,只要家裡還有一個沒有高考的孩子,這個家一定雞飛狗跳,除非這個孩子是天才。

這些年,大家也一直在講,教育需要改革,講了很多年。

我個人覺得,我們對教育改革,要抱非常審慎的態度。

高考,不一定是最好的制度,但它是迄今為止能夠找到的最不壞,也是最公平的制度。

它不管你是誰,不問你父母是誰,不問你祖上是誰,不問你家裡住多大房子,不問你媽開什麼車。?你比別人強,就可以進北大清華,你比別人弱,你就是進不來。

富家子弟可能考不進北京大學,農家子弟如果有一份天資和堅持,十年寒窗也可能考進北大清華。?如果高考再不講分數,那今後寒門子弟就更難通過十年寒窗考入一流名校,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中國教育界,一直流行這樣兩個概念:素質教育、應試教育。?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區分,也不懂為什麼這兩個概念會是一種衝突的狀態。

我認為,應試考試,其實就是最基本的素質。在任何社會,都會存在各種原因造成的不平等,沒有哪個社會,是絕對公平。?我們的孩子,將來也是要進入這樣的環境和社會,去面對各種不平等、不公平。?如果你連公平的競爭都競爭不過人家,你還跟我講素質,這就沒有意義。?所以,我認為,應試是最基本的一種素質。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也不應該是相對立的狀態。

在所謂的「應試教育」下,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多玩一點,多學琴棋書畫,多跟大自然接觸。

第三點思考一個有教養的人不會輸給只有教育沒有教養的人「教」和「育」,毫無疑問,學校偏重於「教」,家庭偏重於「育」。?「育」更像一種慢慢地浸潤,慢慢地陶冶,慢慢地育成。我們現在應該特彆強調「育」。?我經常問大家一個問題:

如果有兩個人,一個是名校博士,但隨地吐痰,不遵守公共規則,吃飯吧嘰嘴;一個沒有高學歷,但彬彬有禮遵守規則待人接物很有教養,你認為誰在社會上會有更好的未來??肯定是後面那個。一個有教養的人,最終不會輸給一個只有教育而沒有教養的人。

「育」,說到底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說到底就是「母教」。?在我們那裡,過去一個家娶媳婦,先看什麼?先看這個女孩的媽媽。

給一個女孩找一個夫婿,先看什麼?先看婆婆。

「母教」是非常重要的。《三字經》很有意思的一點,開篇就講教育:「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孩子生下來不教,是爸爸的過錯,如果不嚴格地教,就是老師的過錯。?但是《三字經》裡面排在前面是孟母,「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是個女的,不是爸爸,是媽媽。?包括歷史上講岳母刺字「精忠報國」。

傳統中國,堅信母親是最重要的教師,而且是育的老師。再看,我們中國的大學文家,他們回憶起自己人生的老師,無一例外都是自己的媽媽。

北大老校長鬍適先生,講到自己的媽媽,說教會他如何學習,如何堅持。?季羨林先生,也曾多次講到媽媽,魯迅先生用媽媽的乳來做自己的筆名。?錢學森,講他的數學天分以及很多關於學習的觀念,都來自於媽媽。

媽媽,在育的過程中太重要了。

讓孩子在母愛的熏陶下,對這個世界充滿溫柔;讓孩子在母親的關注下,形成一種良好的個人教養;讓孩子在母親的關心下,成長為一個受尊敬、被喜愛的一個人。

這就是育的本質。很大程度上,有教養的孩子,有母教的孩子,他會擁有更好的未來。沒有母教的孩子,沒有教養的孩子,到底能有什麼樣的未來,就很難說。?所以,我一直認為,孩子,一定要孝順自己的母親,因為母親奠定著他教養的基礎。

新東方家庭教育,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清華副教授劉瑜:教育貶值的時代,中產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小紅花》破8億,看哭千萬父母:如果生活太難,就看看這8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