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代山水十大家,中國畫史巔峰之作

宋代山水十大家,中國畫史巔峰之作

中國宋朝延續300多年,其繪畫在隋唐五代的基礎上繼續得到發展。民間繪畫、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各自形成體系,彼此間又互相影響、吸收、滲透,構成宋代繪畫豐富多彩的面貌。

1董源:(934—962)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水墨山水畫對後世影響很大。董源與李成、范寬史上並稱北宋三大家。

南唐國主李璟以為北苑副使,故又稱「董北苑」。

五代 董源《瀟湘圖》故宮博物院藏局部

收錄宋代精品山水,高清印刷,臨摹鑒賞

原價388,優惠價292

一、董源對後世山水畫影響之大是很難用言語述說的。

董源所創造的以「披麻皴」為主要用筆新格法,在他在世時就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隨,後世遂以董巨並稱。到了宋代,米芾、沈括十分欣賞董巨畫派,將董巨推向了歷史高峰,到了元代,取法董巨的風氣逐漸蔓延開來,從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湯垕認為:「唐畫山水至宋始備,如(董)元又在諸公之上」,對董源又產生了新的認識。

到了元季四家和明代的吳門派,更是將董源奉為典範,明末「南北宗」論者雖然在理論上尊王維為「南宗畫祖」,但實際上卻是在祖述董源。元代黃公望說:「作山水者必以董為師法,如吟詩之學杜也」。

清代王鑒說「畫之有董巨,如書之有鐘王,舍此則為外道」。可見董源在後世能夠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在中國山水畫史上是罕見的。

五代 董源《瀟湘圖》故宮博物院藏局部

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圖》《瀟湘圖》《夏山圖》《溪岸圖》《平林霽色圖卷》等。

2李成:(919—967)擅畫山水,師承荊浩、關仝,後師造化,自成一家。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平遠寒林,畫法簡練,氣象蕭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如捲動的雲,後人稱為「捲雲皴」;

畫寒林創「蟹爪」法。對北宋的山水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北宋時期被譽為「古今第一」。

《讀碑窠石圖》 絹本水墨 126.3?*104.9cm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此圖置境幽凄,氣象蕭瑟,古樹枝椏奇勁參差,背景空無一物,杳冥深遠,寓無限悲涼於其中。

另外,此畫畫樹石時先勾後染,清淡明潤,饒有韻致。從這件作品中不難看出,李成藝術的「氣象蕭疏,煙林清曠」無不與他企圖展示其敏感而豐富的內心世界緊密相關。

《寒林平野圖》絹本墨畫 120×70.2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林平野圖》中所繪樹枝,無論粗細,均呈弧曲形,將線條的力度發揮到了最大程度。

影響而及他的學生,如郭熙的《早春圖》,其樹枝也都是弧曲的線,謂之「蟹爪」。充滿力度的曲線,是中國畫最優美的線條。

《晴巒蕭寺圖》 絹本淡設色 111.4?*56cm

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美術館藏

本幅以直幅形式畫冬日山谷景色,畫中群峰兀立,瀑布飛瀉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樓閣,山麓水濱築以水榭、茅舍、板橋、間有行旅人物活動。

山石雄偉而秀美,皴染用筆多有變化,兼具關仝之雄渾與李成之清潤。畫家以尖利筆致畫寒林枯木,景色清幽靜謐,雖非平遠之景,但依然具有李成畫風特色。

作品有《讀碑窠石圖》《寒林平野圖》《晴巒蕭寺圖》《茂林遠岫圖》等

收錄宋代精品山水,高清印刷,臨摹鑒賞

原價388,優惠價292

3范寬:(950—1032)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山水畫「北宋三大家」之一。其畫峰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令人有雄奇險峻之感。用筆強健有力,皴多雨點、豆瓣、釘頭,山頂好作密林,常於水邊置大石巨岩,屋宇籠染黑色。作雪景亦妙。

溪山行旅圖? 206.3x103.3cm?絹本水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解讀范寬《溪山行旅圖》

「溪山行旅圖」是范寬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中的傑作。作者於樹傒間題「臣范寬制」4字。作品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幾乎佔滿了畫面,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使全幅作品體勢錯綜,在山路上出現一支商旅隊伍,路邊一灣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飛瀑,使觀者如聞水聲、人聲、騾馬聲,也點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題。

作品有《溪山行旅圖》《雪山蕭寺圖》《雪景寒林圖》等

4張擇端:(1085—1145)宣和年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風俗畫市肆、橋樑、街道、城郭刻畫細緻,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形象如生自幼好學,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局部

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等,皆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

5李公麟:(1049-1106)好古博學,長於詩,精鑒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

李公麟因風痹致仕,歸居龍眠山莊,自作《山莊圖》,為世所寶。

北宋的人物畫,其構形技法,到北宋後期為李公麟(1049年-1106年)發揚光大,被稱作"白描大師"。

維摩演教圖 紙本水墨 34.6x207.5cm 北京故宮藏

傳世作品有《五馬圖》《維摩居士像》、《免胄圖》等。

6夏圭:(生卒年不詳)「南宋四家」之一。他的山水畫師法李唐,又吸取范寬、米芾、米友仁的長處而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雖然與馬遠同屬水墨蒼勁一派,但卻喜用禿筆,下筆較重,因而更加老蒼雄放。

用墨善於調節水分,而取得更為淋漓滋潤的效果。在山石的皴法上, 常先用水筆淡墨掃染,然後趁濕用濃墨皴,造成水墨渾融的特殊效果,被稱作泥里拔釘皴。

夏圭的筆簡意遠,遺貌取神,應該很合乎文人畫對「平淡天真」的追求。董其昌創為「南北宗」畫論,簡單地講,就是提倡「文人畫」,鄙視「畫工畫」;崇尚率真,反對寫實。

夏圭? 《溪山清遠圖》

傳世作品有《溪山清遠圖》《西湖柳艇圖》《雪堂客話圖》等。

收錄宋代精品山水,高清印刷,臨摹鑒賞

原價388,優惠價292

7郭熙:(約1000~約1090年)他畫山水注重深入體察生活,能真實、細緻、微妙地表現出不同地區、季節、氣候的特點,得「遠近淺深,四時朝暮,風雨明晦之不同」,創造出極其豐富優美動人的意境,另外他還長於影塑,在牆壁上用泥堆塑浮雕式的山水,別具情趣。

北宋 郭熙《 早春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

作品有《早春圖》、《關山春雪圖》、《窠石平遠圖》、《幽谷圖》、《古木遙山圖》等

8李唐:(1066—1150)與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范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

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蕩之趣。

南宋 李唐 秋林放犢圖

(傳) 南宋 李唐《四季山水圖》卷,絹本設色

32×515.5cm,日本京都高桐院藏。

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清溪漁隱圖》《煙寺松風》《採薇圖》等。

9劉松年:(約1131-1218)劉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響,畫風筆精墨妙,變雄健為典雅,水墨青綠兼工,著色妍麗典雅,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因題材多園林小景,人稱「小景山水」。

南宋宮廷畫家,歷孝宗、光宗、寧宗三朝

劉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響,畫風筆精墨妙,變雄健為典雅,水墨青綠兼工,著色妍麗典雅,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因題材多園林小景,人稱「小景山水」。

劉松年-秋窗讀書圖頁 遼博

作品有《四景山水圖》《溪亭會客圖》《天女獻花圖》《中興四將圖》等

10馬遠:擅畫山水、人物、花鳥,山水取法李唐,筆力勁利闊略,皴法硬朗,樹葉常用夾葉,樹榦濃重,多橫斜之態。樓閣界畫精工,且加襯染。喜作邊角小景,世稱「馬一角」。

存世作品有《踏歌圖》《水圖》《梅石溪鳧圖》《西園雅集圖》等

馬遠 踏歌圖

馬遠字遙父,號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生長在錢塘(今杭州)。他的生卒和詳細經歷,很難查考。

他為南宋光宗,寧宗兩朝(約1190-1224年)的畫院待詔。馬遠的曾祖、祖父、父親、伯父、兄弟、兒子一連五代都是畫院畫家。其曾祖馬賁善畫花禽、人物、佛像,形成「馬家」風格之後,為北宋徽宗朝宣和畫院待詔。

馬遠? 寒江獨釣圖 局部

祖父馬興祖是高宗紹興年間的畫師,精於鑒別古代文物,工花鳥,亦擅畫人物。叔父馬公顯與其父馬世榮在人物、山水、花鳥畫上無一不工,紹興年間任職待詔,並獲「賜金帶」。

其兄馬逵也長於山水、人物,尤工花鳥畫,造詣頗深。其子馬麟工人物畫、 山水、花卉,曾為畫院祗侯。

馬遠 松月圖

收錄宋代精品山水,高清印刷,臨摹鑒賞

原價388,優惠價292

——?終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黃賓虹山水題跋書法,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