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蘋果解鎖新技能!「搖頭晃腦」就能隔空控制 Mac 了?

蘋果解鎖新技能!「搖頭晃腦」就能隔空控制 Mac 了?

輕輕握拳兩下,就能通過 Apple Watch 接電話;動動眼睛,換個方向看,就能移動 iPad 上的指針(需藉助第三方設備);看都不用看,輕點一下圖片,就能聽到圖片上的內容……

▲ 蘋果公布的新功能:支持用手部動作控制 Apple Watch

這些交互方式聽起來是不是還挺好玩的?

以上其實都是蘋果最近公布的無障礙新功能,即將於今年晚些的時候通過系統更新的方式推出。

雖然暫時沒法體驗這些新功能,但在了解這些新功能的過程中,我卻解鎖了一個交互的新大陸 —— macOS 上的「頭控指針」功能。

搖頭吐舌,講話聆聽,我們和設備交互的方式不應只有一種

簡單來說,「頭控指針」是一套可讓你「搖搖頭」「吐舌」「微笑」就能控制 Mac 滑鼠的輔助功能。

如果想體驗該功能,可以在「系統偏好設計」-「輔助功能」-「指針控制」-「備選控制方法」,然後勾選「啟用頭控指針」選項。

大家都知道,滑鼠不僅承載了移動游標的作用,它的左鍵、右鍵、雙擊等動作都承載了複雜的選擇操作。

因此,啟用了「頭控指針」的用戶還可結合「吐舌」「眨眼」「嘟嘴」「微笑」「皺鼻子」等面部表情來實現「拖放」「左鍵點擊」等多種操作。

設計師 Eric Bailey 曾錄製了一個視頻展示如何通過「頭控指針」來控制滑鼠。從視頻截圖可見,Bailey 就選了「抬眉」來進行「左鍵單擊」動作。

▲ Bailey 通過移動頭部 抬眉來移動指針和完成「左鍵單擊」動作

此外,用戶還可選擇做表情的程度,可以是「輕度」「默認」或「誇張」,以適應不同用戶的需求。

而「頭控指針」也有兩種控制模式 ——「相對頭部」和「面朝屏幕邊緣時」。前者讓指針隨著頭部運動而改變;後者則只會在用戶面部朝向屏幕邊緣時才會根據其方向移動,因此在正面屏幕時,即便頭在移動,指針也不會動。

對於患有腦癱的澳洲視頻製作人 Christopher Hills 來說,第二個操作模式讓他少有地可用頭部識別模式來操控指針,因為他的頭部會有很多小動作,在前一個模式下操作會很乾擾準確度。現在,他可在使用第三方外置控制器的基礎上,開啟「頭控指針」作為多一種操作電腦的方式。

▲ Hills 拍攝的關於「頭控指針」使用方式的視頻,他以「張嘴」替代了「左鍵單擊」動作

大家從該功能的分類也能猜到,其實這是為了暫時或長期面臨肢體活動能力障礙的人而準備的無障礙功能。通過這些功能,即便不依賴手,用戶也可控制指針。

除了用「頭控指針」來控制指針,我們也能通過「旁白 快捷鍵」、Siri 或者是「語音控制」來打開應用程序或處理文件;

除了依賴鍵盤,我們也能用聽寫功能來輸入文字;

除了靠視覺來調整手機以拍攝我們想要的內容,我們也可以在開著旁白的模式下打開 iPhone 相機,聆聽取景框中人物位置或物件的描述。

大家都明白,好的產品應該服務更多不同的群體,但我們真的需要在一個「普通版」的產品中加入那麼多不同的使用方法嗎?為特別群體打造專門版本不會更高效嗎?

無障礙設計不是「獻愛心」,而是打造對所有人都更友善的環境

有時候,當我們在談論「特殊群體」時,總不自覺地默認我們自己並非其中一員。

那就讓我們先來看看一般產品的「正常用戶」是誰。

據設計師 Eric Bailey 總結,雖然現在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看似很先進的世界 —— 智能手機、AR、智能語音助手、智能家居產品都已相當常見,但大部分人在設計產品時,心目中的「正常用戶」的標籤依舊很老套:

擅長使用科技產品、年輕、視力良好、擁有高速網路、肢體健全靈活、大屏幕、擁有功能強大的計算機。

缺少任何一個標籤,用戶可能就會被踢出舒適圈。

那我們打造一個專門為「特殊用戶」設計的版本可以嗎?

長期關注無障礙設計的工程師夏冰瑩就曾展開分析,為什麼為殘障群體或老年人推出「專供版」並不是好事。

在夏冰瑩看來,這是件成本很高的事。任何「老年版」「無障礙版」等特供應用都要求持續維護,長久下來會成為企業為了「獻愛心」,在「正常版本」產品之外的負累。

到了後期,「特供版」很可能會被停用或者在功能更新上跟不上「正常版本」,而誰也不想用一個功能比別人差的特別版本應用。

再者,融入了出色無障礙功能的產品,也是對所有人而言更好用的產品。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字幕最開始就是為聽障人士設計的無障礙功能,但現在已經成為了很多人追劇時少不了的工具。

又譬如,Safari 的「閱讀器」功能,也被納入「認知能力輔助功能」,但它那一鍵消滅網頁上「牛皮癬」般廣告的能力誰又不喜歡呢?

邁入老齡化時代,無障礙設計變得更重要

▲ 老人家在玩手機,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據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

即便拋開這個社會背景,現實是,每個人都會變老,而我們的感官能力、肢體活動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衰老影響。

而從現在開始關注和推動無障礙設計,就是為了所有人(無論你是什麼年齡,用的是什麼設備)未來都可享有獨立和有尊嚴的生活在做準備。

▲ 圖片來自 Adobe XD

與此同時,從商業角度來看,無障礙設計也是企業更細分地了解用戶並作出響應的成果,有助於獲得更高的顧客終身價值,提高企業品牌價值和利潤。

目前,我國 60 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為 18.70%,達 2.6 億人;而殘障群體的人數則超過八千萬人。

據統計,2016 年 8 月至 2019 年 5 月,共有 17.4 萬殘障人士在淘寶天貓註冊網店,並創造了 298.4 億元的銷售額;而在疫情過後,盒馬數據顯示 60 歲以上用戶的線上訂單增速最快,人均消費金額高於「90 後」和「00 後」。

沒有關注無障礙設計的產品,也就默認排除了這個龐大群體創造消費的能力。

由於我國數字無障礙發展仍在初期,很多公司對此仍感到很陌生。

事實上,蘋果、Android、Windows 都提供了現成的設計原則指引,部分更是推出了專門的無障礙功能檢查器,幫助開發者檢查自己的應用在哪方面需要進行改善。

希望在未來,這些無障礙標準會成為大家做產品的底線,而非目標。中國更多公司和開發者也可在挖掘用戶需求後,結合本地情況,為所有中國用戶帶來更多好用的無障礙設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豆瓣 9.0 分,四年後重映的《正義聯盟》
5 倍速播放視頻!這可能是全網最快最簡潔的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