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建築設計|一些痛點分析與解決辦法

建築設計|一些痛點分析與解決辦法

更多精彩,點擊「搜建築」 關注即可

四十年前,上海從「東方巴黎」「十里洋場」的燈紅酒綠中緩緩走來,像是舊時的貴婦洗盡了鉛華,放眼望去,滿是破敗與亟待發展的舊時街景。四十年後,上海踏著改革開放的巨浪重回魔都之名,一躍新生,一騎絕塵。

回顧這四十年,上海的核心區是野蠻生長的,建築是革新的,城市的新生勢如破竹,猶如一場向破敗宣戰的持久戰役,浩浩湯湯,「發展」的號角一響,處處黃金萬兩。

從90年代開始,上海剛剛進入高速發展的模式,急於重拾繁華,急需一批嶄新的,標誌性的,極具力量感的,強敘事性的建築。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等地標建築均誕生於這一時期。00年代之後,上海已逐步躋身於國際化大都市的行列,此時的建築逐漸顯現國際化的特徵。不再急於標新立異,抑或是整合了工業化標準化的產品,整體調性趨於簡潔大氣。譬如靜安嘉里中心,環球金融中心。

2010年以後的上海中心卻像極了一個老克勒換上了大金鏈子,人手一隻蒂芙尼。

今天的上海,到底怎樣的建築才不落俗套?

放眼全球,一些較先發展起來的國際化大都市,也許更有借鑒意義。比如名媛群的女王,凡爾賽文學資深研究員——倫敦。

從標誌性的,敘事性的Lloydis大樓,到國際化的ErnstYoung總部,瑞士再保險總部大樓等,倫敦也和上海一樣,暴富過,奢靡過,浪過,如今越發趨同的玻璃盒子,讓她老人家覺得曾經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索然無味。

直到福斯特為昔日的女王定製了這款奢侈品——彭博社新總部大樓。新建築提取了整個街區歷史建築的元素,用現代的設計手法重新詮釋了「新與舊「的有機關係,很好地回應了歷史文脈。這棟建築就像倫敦老區的回春藥,一顆下肚,立馬魅力不減當年。小編看了也想激動地替倫敦喊一句:深得朕心!

所以對於今天的上海而言,為彰顯其頂尖的品味與內涵,延續其十里洋場的舊時印象,建築還得是定製的!不僅要定製,還得是核心區「回春」的特效藥!

此時,一家扶持科創產業的國有投資集團,計劃於上海靜安區的銅仁路,這個最具老上海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建設一棟24m以下的多層總部辦公樓。由於該公司處於初創期,規模不到70人,所以需要考慮未來快速擴張到200人的需求。(寫到這裡,小編已經嗅到了濃烈的凡學味道,這才是真正的低調而奢華啊!)

面對大上海如此高難度的「高定單」,那一向以「設計定製」為slogan的我們必然要給安排上,還得是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那種。

至此,都設的建築師踏上了新的:

「凡學」實踐

設計之初,我們對銅仁路周邊進行了梳理。街道由北向南為單行道,眾多的歷史保護建築沿街展開,共同構成了銅仁路整體的街道印象。地塊周邊的這些「老鄰居」,有著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樣貌,但都富有且貴,我們的集團總部,就像一個初來乍到的「小萌新」,過於強勢或過於低調都是不太合適的,只有搞好「鄰里關係」,積極融入,才是扮豬吃老虎的最佳姿態。

這裡我們請出名媛群又一位「凡學」集大成者——德國,來進行演示。

德國的Kaufhaus Tyrol大樓和島美術館,在體量和比例上積極協調周邊環境,並提取像柱廊這樣的元素,以「縫合」街區的方式置入其中。既保有自身現代簡潔的時代屬性,又很好的融入其中,可謂妙哉!

當然,一個頂尖的總部建築也一定是內外兼修的。

過去的總部幾乎是純粹意義上的辦公場所,從A棟整體搬遷到B棟,或許並無差別。而今天的總部,譬如蘋果,谷歌,他們總部的設計理念來源於產品,來源於各自的組織架構,量身定製,彰顯人性化的同時無不展示著他們的企業氣質和精神。

設計目標

基地痛點分析與解決辦法

剛開始拿到地塊,周邊的情況是十分複雜的。就像一場手術前,所有的其他病痛都需要經過預先的診療,讓身體指標趨於正常值,才可進行後面的正式手術。同樣地,設計師首先對地塊進行了診療,逐一排查痛點,並逐個攻破。

痛點:地塊的東面道路連續轉彎,易造成交通堵塞,北面被高樓窺視,西面規範限制。

方法:一層部分架空,建築入口設置在較為私密的東側或南側,避免視覺窺探。

痛點:西北面高樓視線遮擋,南面一至二層視線遮擋。場地主要採光時間為上午8~11點及下午1~3點。

方法:為滿足辦公視野要求,抬高體量,從三層開始設置主要辦公區。一二層南側做景牆優化視覺感受。

痛點:北面首層需退讓道路,且內部需要布置車型及停車流線,原本就不大的首層空間更顯局促。

方法:一層採用景觀架空,並將一部分做成開放公區及車道。

體塊生成

好的設計師除了自帶醫生屬性,還暗藏藝術家的氣質。在整個建築的生成過程中,時而如醫生手起刀落,刀刀精準而理性,時而像個雕塑家,上下翻飛的刻刀,塑造著空間的靈與肉。

指標——可建體量——退讓道路與民宅——釋放首層車行與景觀空間——按景觀,朝向及私密等級劃分功能區塊——選擇停車模數——模數化建築——置入功能模塊——方案初成

停車解決方案

面對有限的基底面積,加之四面的退界要求,使得本不富餘的停車空間進一步縮小,難以滿足規划上62輛的停車要求,傳統的停車方式由於空間的缺失基本屬於「無米之炊「。即使全部為機械車位,坡道也將佔用很大的面積,由此我們試圖結合CIMC自動停車的技術,以不同的布局情況,探尋最佳方案。

方案一:坡道直接下至B2層,佔據了大部分面積,B1層無法布置功能房間,地面也沒有臨時停車位。該方案停車數量為34輛,不滿足要求。

方案二:坡道下至B1層,結合CIMC與機械車庫。B1層依然佔據了一定的面積,功能空間相應縮減,地面無臨時停車位。該方案停車數量為54輛,不滿足要求。

方案三:不設置坡道,直接靠CIMC系統停車,B1層有了足夠的面積做功能用房,地面增加了四輛臨時停車位,總停車數量達到84輛,遠超62輛的規劃要求。

在選擇方案三後,我們對不同的使用狀態進行了模擬。

在普通時段,地面四個臨時停車位,CIMC可正進正出,後勤卸貨區也能在地面使用。

當處於「VIP訪客狀態「,地面可佔用一個車道空間,增加6個臨時停車位。

當「上班高峰時段「,地面可容納30輛車排隊入庫,對外部的城市交通影響很小。同時CIMC能保證每分鐘兩輛車入口,平均每輛車30秒,遠低於坡道加機械車庫的停車耗時。

部門關係與排布

業主為國企性質的企業,存在著「黨政「與」經營「兩大部門,或相對獨立,或強交流,彼此之間聯繫較為複雜。為此,我們對部門關係進行了詳細的梳理,指導平面的排布,以實現定製化的辦公空間。

「活」建築

作為一個上升期企業,有著快速擴張規模的需求,於對空間可變性,靈活性有著較高的要求。由此我們提出了「活」建築的概念。

傳統的建築一經設計建造,固有空間難以改變,無法適應不同階段的使用需求及公司規模變化。而「活」建築,對空間做出了一定的「留白」,這些彈性的空間,通過模塊化靈活組織的方式,可根據使用者未來需求的變化而變化。

150人模式預留可變空間,未來可轉變成功能空間,升級為200人模式。

150人模式:現階段的員工在90-150人環境下,可變空間在這時作為休閑空間,花園與辦公相互結合,空間感受豐富。

200人模式:將原有疏鬆的休閑空間進行填充,成為新的辦公空間,即可容納更多的人數,生長為高效模式。

150人模式:拓展前為交通與休閑空間

200人模式:拓展後為辦公空間

立面研究

通過對銅仁路優秀歷史建築的風貌研究,我們提取了「方窗 柱廊」的形式,「4:3」的方格比例,以及「米黃 暗紅」的色彩,「磚飾面 紅磚「的材質。以簡潔現代的形式結合傳統風貌的立面元素,縫合歷史建築與現代高樓的斷層,完善歷史街區的生長特性。

效果展示

圖庫

本資料聲明:

1.本文為建築設計技術分析,僅供欣賞學習。

2.本資料為要約邀請,不視為要約,所有政府、政策信息均來源於官方披露信息,具體以實物、政府主管部門批准文件及買賣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為準。如有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3.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無必然聯繫,僅供讀者參考;

2021年·新產品方向

《 品牌地產 | 精品樓盤活動 》

杭州、蘇州、上海

成都、鄭州......

廣州、福州、重慶

西安、青島......

推薦一個

專業的地產 建築平台

每天都有新內容

微信公眾號「搜建築」(ID:sjz9999)

合作、宣傳、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建築 的精彩文章:

《你好,李煥英》同款老廠區打卡,追憶芳華——一種熟悉的親切感
立體停車場——玻璃磚外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