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砂粒感、爆炸感、摩擦感……某些茶掌柜為了賣茶,又放美妙說辭了

砂粒感、爆炸感、摩擦感……某些茶掌柜為了賣茶,又放美妙說辭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天變得真快。

早晨還好端端的,不說碧空如洗,好歹也是天高雲淡,誰知一到中午,原本亮堂的天色,立馬就黑了下來。

不過十來分鐘,風雨大作,豆大的雨滴從天而降,把剛開的梔子花們,打了個低眉垂眼,葉落花殘。

真真是我見猶憐。

雨越下越大,天地間一片白茫茫,是風、雨、霧共同作用的結果。

想起陸放翁寫《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彼時,想必就是這樣的大雨如注。

雖然因為唐宛,不喜歡陸遊,但這首詩,公允地說,還是寫得很不錯的。至少,氣節是不墜的。

老陸,是一個不如焦仲卿的「媽寶男」。老焦跟老婆一起殉情,而老陸,乖乖聽了老媽的話,離婚再娶。

然而,想到他的兩首詩,想到死也不忘收復北方失地,看在拳拳愛國之心的份上,就原諒他對愛情的不堅持了吧。

正在臨窗胡思亂想,李麻花從地庫上來,抖落了一地水。

拿了一泡茶友寄來要求品鑒的茶,泡給她喝。

她才喝了一口,就皺眉:這麼澀,怎麼喝得下去?

我淡定地笑,這可是茶友按荒野銀針的價格買的,貴著呢!

《2》

眾所周知,拋開沖泡技術上的因素,茶當中有苦澀味,說明茶不好——品質不好。

有可能是茶樹先天的品質不行,也有可能是後天的加工工藝欠缺所致。

無論是什麼茶,只要有苦澀味,都難逃「不佳」二字的評價。

尤其是白茶,工藝如此簡約,主工藝只有兩道,並且遵循天然原生態的加工規則,若這樣的加工方式,也會讓白茶生出苦澀味來,那只有一個原因,制茶師技術太爛。

這樣的茶,是不建議喝的。

技術不好,或者產區不好,這樣的茶,品質肯定是欠佳的。

產區不好,這茶先天就比別的茶欠缺了內質。技術不好,則是把茶葉的內質做了一定程度的損耗。

若是不但產區不好,而且還工藝不佳,那更慘,負負相加,負得更多。

然而,偏偏有的時候,運氣不好,有的茶農就遇到了不好的產區,並且,自己也懶,不願意鑽研製茶技術,只想著白茶行情好,隨便做一點白茶,隨便賣一賣,混口飯吃。

可悲的是,擁有這種想法的人,竟然還不在少數!

他們做出來的茶,口感不好,苦澀味重。但茶不能不賣,怎麼辦呢?

於是,給這些苦澀味重的茶,找到了極好的美化說辭。

《3》

苦澀味的第一個美化說辭:砂粒感

這個說辭,最初,是從普洱茶商那裡聽到的。

大家知道,賣普洱的人通常是極會講故事的,舌燦蓮花的本身,是六大茶類里餘下五大茶類的茶商,望塵莫及的。

某次,去朋友店裡,就看到有人在喝一款苦澀味極重的普洱茶。

在懂行的人看來,苦澀味重,當然就不是好普洱。說明產區不好,日照太強,或者地勢不行溫度太高,讓茶葉當中生成了過量的茶多酚和咖啡鹼。

然而,為了把這款苦澀味重的普洱茶推銷出去,茶商給茶湯中的苦澀味發明了一個極中性的,乍一聽還很褒義的辭彙——砂粒感。

當有人說,這茶好苦的時候,他解釋說,這就是這個山頭茶的特色,這是一種山頭氣,這種口感,叫砂粒感。

不得不佩服這位茶商的腦洞,這大開的程度,堪比太空黑洞了。

明明是貶意的苦澀味,被他一形容,立馬反轉,成為了極具特色的一個中性詞——砂粒感。

並且,還成為了某個山頭的口感特徵!

村姑陳在一邊聽得目瞪口呆,一臉大寫的服。李麻花在一邊欲說還休,被我扯著袖子,遁走了。

後來,這種把苦澀味形容成砂粒感的「美化行為」,被一些從前賣普洱,現在賣白茶的茶商,借鑒了。

當客人喝到他們的白茶湯里,比如春壽眉里,有苦澀味的時候,他們便開始習慣性地美化:這是一種砂粒感,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湯感。

歐買糕。

怔愣在當場的村姑陳和李麻花,不吐不快,吐了又惹人不快。

只好走為上計。

《3》

苦澀味的第二個美化說辭:用舌頭摩擦岩石的感覺

這是某次,在武夷山,聽到的新形容詞。

某次,喝一款岩茶,坐杯坐到懷疑人生,泡茶的那個人,喜歡口味重的茶,於是,不管泡什麼岩茶,一律坐杯1分鐘以上。

把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鹼泡出來,喝下肚子去,他覺得,這方才是在喝岩茶。

如果快出水,把茶湯泡得活甘清香,他反倒認為,這哪裡是在喝茶,一點茶味都沒有,還不如喝白開水。

看,覺得喝茶就要喝苦澀味,喝濃釅澀,持這種邏輯的人,還不少。

於這種想法的人,村姑陳會建議,乾脆去喝一碗醬油湯,更有味道,更省錢。

而眼前這位泡茶必坐杯的主,喝著極度苦澀的岩茶,滿臉享受的表情。

李麻花投訴,說,這茶太苦澀了吧。

然而,喜歡苦澀味的泡茶者雲淡風輕一地笑:這哪裡是苦澀味,你一看就不懂茶。這是一種舌頭摩擦岩石的感覺。

接著他開啟了長篇大論的解釋:武夷岩茶,就是岩骨花香,喝岩茶就一定要喝岩韻,而岩韻,就是這種感覺。

「岩韻,就是用舌頭摩擦岩石的感覺?」天啊!村姑陳嚇得不輕。

用舌頭去摩擦岩石,是什麼感覺,想必沒有人真的去體驗過,但是,大家想像一下,也可以感受得到吧——那必定不是一種好的感覺——舌頭是血肉組成,去摩擦岩石,那可不就是一嘴的血腥味么?這如何又變成岩韻了?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這種滿嘴血腥的感覺,就是岩韻,那恐怕,天下沒有幾個人,想去感受岩韻了。

喝茶是享受,不是受虐。

活甘清香才是好岩茶。

血腥味,苦澀味,還是趕緊離遠一些吧。

《4》

苦澀味的第三個美化說辭:炸彈衝破舌面帶來的不適感

這個說辭,就更驚悚了。

前兩個對苦澀味的美化,還僅限於天然事物的範疇,而這第三個美化,則已經上升到了人造武器的高度了。

溫柔的女人肯定想不出這種形容方法來,必定是個摳腳大漢,才能作出這種比喻。

女人不喜歡打仗,對兵器也不會感興趣。女人對苦澀味的形容,只會是自己生活中能遇到的,能想像到的事物,絕對不是自己從來不願意去接觸的、冷冰冰的金屬武器。

然而,就算是男人的形容,這種形容,也太欲蓋彌彰了一點。

誰不知道炸彈破壞性極強,被炸彈破壞過的地方,連草木都不存在,何況血肉之軀的舌頭?

如果要把一款茶的苦澀味,形容為炸彈衝破舌面,那必定是一種毀滅性的感覺——誰的口腔經得起炸彈的襲擊?

苦澀到跟炸彈一樣的茶,誰有命喝它?

喝完整條舌頭,估計就是苦澀麻到沒感覺了。

這種感覺,怎麼可能僅僅是「不適感」這麼輕描淡寫的形容呢?這對柔軟的舌頭而言,簡直就是滿清十大酷刑。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罷了。

這樣的茶,誰敢喝?

不想要舌頭了吧。

《5》

苦澀味,其實大家都知道是一款茶不好的標誌。

所以,才會大費周章地去美化它。

所有美化苦澀味的茶掌柜,其實,心裡也是很苦澀的——誰不想擁有一款產區既好,工藝又佳的好茶呢?這種好茶,輕輕鬆鬆就能賣出去,根本不必費心費力地去給它想美化之辭。

再美化,懂茶之人也識得破,喝得出,辨得明。

只能騙騙茶界小白,罷了。

真的永遠假不了,假的永遠真不了。

所有的美化之辭,就像過眼雲煙。

青山遮不住,必竟東流去。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沖泡紅茶的水溫,是選100度還是85度?這4點謠言,該翻篇了
5個細節,識破黃觀音的真實身份!冒充岩茶肉桂,你還「嫩」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