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恐龍究竟是被什麼殺死的?小行星還是彗星?現在似乎有了答案

恐龍究竟是被什麼殺死的?小行星還是彗星?現在似乎有了答案

簡介:可能是彗星殺死了恐龍而不是小行星

撞擊地球的物體有兩種來源,第一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第二是太陽系的最外圍。那麼消滅恐龍的是一顆太空石塊(小行星,由金屬與岩石組成),還是一團雪球(彗星,由冰,雪組成)呢?兩位天文學家對此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了一個存在爭議的說法——彗星。這一說法很可能會將削弱人類為預防彗星撞擊地球所做出的努力。

小行星撞擊地球並不是少見的事情,但只有少之又少的能夠帶來任何影響。經過地球軌道的彗星則更少。在幾億年之間,一個像墨西哥境內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大小的隕石坑,被廣泛認為是那顆660萬年前讓恐龍滅絕的隕石。這顆隕石在現在的太陽系看來十分古怪。天文學家們懷疑是否恐龍只是非常不幸地恰巧遇到了它的撞擊,還是像如此劇烈撞擊的幾率在有些時刻更高。有理論聲稱太陽系外圍的擾動會增加抵達彗星撞擊地球的幾率。

哈弗畢業生阿米爾·希拉與教授艾維·羅伊布對於彗星撞擊地球提出了一個不同的解釋。他們稱大型彗星經過太陽軌道時通常會被分成小塊,如此,地球被這顆彗星離開時撞擊的幾率增加了十倍。

彗星是由冰組成的,如果距離太陽太近,並將會融化,一顆大彗星分解成多塊小彗星。這就是去年阿特拉斯彗星的命運,天文學家並沒有機會觀測他離開太陽系時壯觀的景象。但更加巨大的彗星,它的一個碎片就可以使一整顆行星陷入黑暗,受到太陽的影響更少。這似乎並不支持彗星分解一說,但希拉與羅伊布在一篇發表在《科學報告》中的論文指出了另一種方法:

「當一顆彗星近距離經過太陽時,距離較近的部分會感受到更強的引力,是的整顆彗星感受到一種潮汐性的力」,希拉在一次發布會上如此說道,「這種力將會導致潮汐干擾現象,導致一顆大彗星的破裂。」

這項報告包含了一個模型,此模型展示了潮汐力在多數情況下是極為強大,並完全能夠將彗星分解的。當然,無論是融化還是潮汐力,彗星仍需要接近太陽,但希拉說接近太陽的彗星非常常見。「木星——最大的行星——的引力將進入太陽系的彗星甩入非常接近太陽的軌道」,他說。這篇報告成約有百分之二十來自海王星之外的彗星會落入如此的近日軌道。

但兩位作者都意識到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和弗里德堡隕石坑是很久之前形成的,所以要確認究竟發生了什麼比較困難,我們只知道兩者都是被碳質球粒隕石的撞擊所產生的。碳質球粒隕石只佔所有隕石種類的百分之五左右,是在太陽系內部很少見的,也許在長周期彗星中更加常見。

太陽系內部的各種軌道對隕石充滿了威脅,就像阿波菲斯小行星的路線一樣,人類將有充足的時間來保護家園。長周期彗星給我們的警告時間更短,約幾個月的時間。如果我們想要為這種威脅做好準備,我們需要早早地預備好。

羅伊布和希拉發表了許多有趣的科學報道,但羅伊布近日聲稱外星文明已經達到地球。「奧陌陌星是一座外星飛船,並不是什麼小行星或者恆星產出的氫原子團。」這樣的說法作為媒體頭條非常吸引眼球,並被多方媒體爭搶報道,但在科學界卻沒有那麼多支持者。但無論如何,這兩位科學家的工作被業界廣泛認可,與此同時,我們將對此學說拭目以待。

相關知識

彗星(希臘語:Κομ?τη?,德語:Komet,英語:Comet),俗稱掃把星,是由冰構成的太陽系小天體(SSSB)。當其朝向太陽接近時,會被加熱並且開始釋氣,展示出可見的大氣層,也就是彗發,有時也會有彗尾。這些現象是由太陽輻射和太陽風共同對彗核作用造成的。彗核是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岩石構成的,大小從P/2007 R5的數百米至海爾博普彗星的數十千米不等,彗尾可能延伸長達一天文單位。

彗星的軌道周期範圍也很大,可以從幾年到幾百萬年。短周期彗星來自超越至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或是與離散盤有所關聯。長周期彗星被認為起源於奧爾特雲,這是在柯伊伯帶外面,伸展至最近恆星一半距離上,由冰凍天體構成的球殼。長周期彗星受到路過恆星和銀河潮汐的引力攝動而直接朝向太陽前進。雙曲線軌道的彗星可能在進入內太陽系之前曾經被沿著雙曲線軌跡被拋射至星際空間,則只會穿越太陽系一次。來自太陽系外,在銀河系內可能是常見的系外彗星也曾經被檢測到。

彗星與小行星的區別通常只在於存在著包圍彗核的大氣層,未受到引力的拘束而擴散著。這些大氣層有一部分被稱為彗發(在中央包圍著彗核的大氣層),其它的則是彗尾(受到來自太陽的太陽風等離子體和光壓作用,從彗發被剝離的氣體、塵埃、和帶電粒子,通常呈線性延展的部分)。然而,熄火彗星因為已經接近太陽許多次,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可揮發的氣體和塵埃,所以就顯得類似於小的小行星。小行星被認為與彗星有著不同的起源,是在木星軌道內側形成的,而不是在太陽系的外側。主帶彗星和活躍的半人馬小行星的發現,已經使得小行星和彗星之間的差異變得模糊不清。

截至2019年7月,已知的彗星有6,619顆,而且這個數量還在穩定的增加中。然而,這只是潛在彗星族群中微不足道的數量:估計在外太陽系的儲藏所內類似的彗星體數量可能達到一兆顆。儘管大多數的彗星都是暗淡和不夠引人注目的,但平均大概每年會有一顆裸眼可見的彗星,其中特別明亮的就會被稱為「大彗星」。

在2014年1月22日,ESA科學家的報告首次明確的指出在矮行星穀神星,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有水汽存在。這項檢測是通過赫歇爾空間天文台使用遠紅外線技術完成的。此一發現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因為彗星,不是小行星,才會有這種典型的"噴流萌芽和羽流"。根據其中一位科學家的說法:"彗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區隔是越來越模糊了"。

古代也有彗星出現的記錄,古人一般認為彗星是凶兆搜索。

作者: Stephen Luntz

FY: mjr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本文作者已簽約快版權維權服務,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