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無為」還是「無不為」?我們都是正在說夢的痴人,用此生去完成修行的願!

「無為」還是「無不為」?我們都是正在說夢的痴人,用此生去完成修行的願!

與人論及道教思想的時候,大多是以「無為」「清靜」作為修行的主旨。再深入追問,則回答曰,「無為」意指萬事萬物都順其自然發展,不要強行去作為,由此就不會受到慾望的染著,這也正是道教強調「清靜」的意義。

但在許多現代思維的影響下,人們難免會對古人的言辭產生一些誤讀。如經常有人問到,道教既然講無為,提倡清靜修身,這樣的人生觀是不是過於消極了呢?在不努力奮鬥就會被淘汰的競爭社會中,追求無為的思想,難道不是與現實背離了嗎?

其實,細讀道祖五千真言你會發現,凡是提到「無為」處,皆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道德經》的第2章提到「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3章「為無為,則無不治」,37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48章「無為而無不為」,57章「我無為而民自化」,以及63章的「為無為」。道祖在告誡人們應該以「無為」為主旨的同時,相伴隨的還有「為」「教」「化」等關鍵字眼。即曰,無為只不過是一種方式和手段,其最終的目標是要實現教化,使民眾能夠通過信仰清靜無為的道教主張而在現實生活中臻達和諧、有序、安樂的社會圖景。

因此便可以知道,道教中的思想主旨雖然是以個人修身為基礎和基調,最終則要通過信奉者的自我修鍊而達到提升全民道德水準的社會目標。此處之「無為」,可視為人間的大「有為」。

頗為玄妙的是,有與無的相互生成與轉化,恰恰構成了道教以陰陽思想為立教根本的典型特徵。

相比有與無的玄學性質,對大眾來說更具備現實意義的,則是道教對出世和入世這兩種看似相悖的人生價值的選擇。正如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問題,究竟是做一個隱世逍遙的神仙,才是道教修行的理想境界呢?還是去做一個向蒼天爭命的鬥士,才真正符合道教「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爭精神呢?又或者世俗一點講,常有人在街頭巷尾見到道人使用現代工具時,他們多會展現出一副錯愕的表情,更會有人前來詢問,「你們不是都應該在深山裡修鍊嗎?」當然,造成認知錯位的原因有很多,但這也使我們意識到一個不爭的事實,即人們對道家隱世的思想主旨印象深刻,以至於忽略甚或完全不知道教中亦蘊含著入世因子。

知名道教學者李養正先生曾作《漫談道教特徵》一文,文中在談及道教的理想境地和追求的時候,提到「道教所主張和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兩重的」。這一雙重性,體現在道教的修行理想從來不是單純的隱或者顯,而是具有隱中有顯、顯不舍隱的特殊性。先生把道教的修行理想分為現實和理想兩個層面:

在世俗的、現實的層面上講,道教的終極理想是希望能夠建立起一個公平、有序的世界,人人都可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不再為心中的慾望所驅使,也不再因為彼此間的差別而爭執,萬物有序而合道,四時有常而自然。道教中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太平經》,便是在著力敘述如此這般治世理想。

想要實現這一理想,道教人士便以上善之道為教化,告誡人們修身養性、去奢去泰,不為名利而爭殺,不為是非而強辯,由此也就顯示出了極大的隱世特性。而隱世,也只不過是道教教化的一個外在表象。如果人們的言談舉止從來沒有任何逾越,那麼普天之下處處都是隱世之地,又何必非要到世外去尋找仙源呢!

道教提出的諸多修行理念,終究還是要落腳到人們的現實生活中。把此生的人間世做好,這即是最好的一場修行。

與現世的修行相對照的,便是道教宗教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即「仙境」。

修道成仙,是數千年來道教人士修行的終極理想。神仙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呢?道書中對神仙的外貌、仙術等有著詳盡的描述,而諸天聖真在內在本質上卻都保持著同樣的精神特點,即「可以外生死、極虛靜、超脫自在、不為物累」。為什麼仙人會有這些特點呢?細細品味,則會發現神仙的仙質和道教追求的隱世逍遙的理想有著極高的重合度。不論是仙境、神仙,還是隱世、隱士,其實與之相對應的皆是現實紅塵和凡夫俗子。只不過,凡夫的修行理想是成為隱者,隱者的修行理想則上升為仙真。對修行來說,是逐層的遞進;對合道而言,則是對真性的回歸。

如果世人都能淳樸如初——道教稱之為合於道真——那麼便不需要教化與度人的理念存在。怎奈人們受著聲色犬馬的誘惑,常常因為一時的貪痴而放縱了形神,又因為始終無法超越有形軀體的限制和生死大關,所以才會被苦惱糾纏而不得解脫。道教稱此等情況為「物外」,是自己的心神被外物所化。因此,度人的宗旨便是要人們能夠把外化的心神逐漸收回來,這即是從顯歸於隱的過程。相對照而言,入世可看做是對欲求的追逐,出世則是對真性的回歸。當追逐變成放縱、且因此而受到傷害時,也正是需要回歸到內心真我的時候。這個過程,是為修行。

在這一層面上看,入世又是出世的前提(沒有入,何來出?若無拿起過,又能夠放下什麼?)所以在一入一出之間,才能漸漸地使人明白此生的修行大義是什麼。

只不過,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許多人終其一生也未能從入世中明白出離的意義。除此外,還有許多迷戀出離者,是否也仍是尚未參透玄題的痴人呢?這樣的答案,或許本應該留在每個人的自我思考里,然後用盡一生的故事,去得到獨屬於自己的那份答案。

修行如飲水,冷暖自在本心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緣 的精彩文章:

存思通神明!道教存思的三種修鍊方法!
春季四月養生方:解除春困,趕走疲勞,助眠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