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出院後,精神病人就不認真吃藥了怎麼辦?

出院後,精神病人就不認真吃藥了怎麼辦?

作者:顱腦神經醫學

原創文章,盜用必究

精神疾病作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且病因尚未明確的疾病,具有病程的遷延、反覆發作的特點。當疾病發作次數較多時,將對其人格和意識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同時,對患者家庭和社會的損害亦會隨著發作的次數增多而加重。目前,針對大多數精神疾病患者主要採用藥物治療,但效果緩慢,通常情況下需要維持用藥數年。一般而言,初發患者出院後需堅持藥物治療6個月-1年,再發患者出院後需堅持藥物治療2-3年,多次發病患者出院後需堅持服藥5年或需要終生服藥。例如精神分裂症,就具有複發率高的特點。

國外有研究表明,病情穩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沒有堅持服用抗精神藥物,3年內80%~90%的患者都會複發;其中10%~20%的患者會出現疾病遷延不愈,成為慢性、難治性精神分裂症。不但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明顯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因此,給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充分劑量和時間的藥物維持治療,足量足療程服藥是極其重要的。但由於病程較長,服藥次數較多,很容易造成患者服藥依從性差(不能嚴格按照醫囑服藥,如自行減少服藥劑量、漏服、私自停葯,更有甚者拒絕服藥),進而導致疾病反覆發作嚴重。有文獻報道,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服藥依從性差,致使疾病的複發率達43.6%。

患者服藥依從性是怎麼變差的?

1、家庭環境因素

我國90%的患者出院後是回到家中生活,由其家庭成員照料,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的照顧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屬作為患者最主要的社會關係者和最親密的人,他們對患者服藥的態度,是患者能否能遵從醫囑的關鍵因素之一。正因如此,造成服藥依從性差的原因也有一部分來源於家庭。比如部分家屬對精神疾病認識不足,擔心藥物副作用會影響患者身體的健康,影響患者的學習或工作,不能娶妻生子等。有數據表明,精神疾病大多在中下層家庭中發現,尤其在農村居多。長期服藥帶來的經濟負擔,讓許多家庭望而卻步。另外,農村家庭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於城市,對精神疾病存在更多的歧視現象,迷信活動在有精神患者的農村家庭當中很是流行。

2、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相關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對疾病和藥物的認識和態度;患者個人因素如性別、年齡及文化程度;客觀因素如忘記服藥、常規用藥方式的改變及經濟因素等。 其中對疾病和藥物的認識和態度是影響服藥依從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受精神癥狀影響,存在病恥感、消極錯誤的疾病認知,擔心服藥時被周圍人知道自己患病的事實,認為服藥對正常的學習和工作造成影響,以及副作用出現時感到害怕不知如何處理。有研究數據顯示,在未按醫囑自行停葯的患者中,63.6%的患者認為病好了,不用吃了;16.7%的患者擔心藥物影響大腦;12.1%的患者因為藥物太貴,經濟負擔不起。不知道精神疾病要堅持長期服藥治療以及對藥物副作用的錯誤認識,可能是造成患者未能按醫囑服藥的重要原因。

3、 其他相關因素

社會支持度低下,如社會歧視,輿論壓力等。藥物丟失、被盜,藥物種類和服藥的次數難以區分;就診不便,缺乏系統的健康宣教,患者對藥物副作用不了解;患者的治療偏好、患病和服藥經歷、共病及治療效能感等,都會影響服藥依從性。

如何有效干預、提高服藥依從性?

1、向患者及家屬進行全面系統的健康教育

採取集體健康教育講座與個體健康教育指導相結合的方法,讓患者和家屬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程、用藥及藥物的不良反應:①教育、指導患者及家屬正確對待藥物副作用及其對生理功能造成的影響,增強患者用藥的信心;②重點強調長期規律服藥及定期複診的意義,使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治療及轉歸有科學的認識,提高用藥的依從性;③精神疾病患者會出現多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不協調。因此,對於精神疾病,家庭治療是關鍵。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堅持用藥與預防複發的關係,使其認識到正確合理用藥不僅取決於醫生,更重要的是患者的配合和家屬的監督,提高家屬對精神疾病及藥物治療的正確認知,有助於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2、加強社會支持

精神疾病患者常受到社會的偏見和世俗的歧視,這使患者的人際交往受到一定的限制。學校、家庭和社會應關心愛護患者,幫助支持患者完成學業、做好工作;消除偏見和歧視,為患者創造良好的精神生活環境;讓患者走出陰影,置身於溫馨和諧的良好氛圍中;培養和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和積極情感,提高服藥依從性。

3、選擇恰當的治療手段

如果精神疾病患者服藥後確有程度不同的副反應,可以調換品種或調整劑量,或者並用一些能減輕副反應的藥物;對於需要長期服藥而又拒葯的病人可以尋求另一種有效的治療途徑——腦立體定向手術。目前,人腦思維、情緒、行為及認知等精神活動的神經解剖部位被公認在邊緣葉、 丘腦、丘腦下部、杏仁核以及扣帶回(束)等組成的邊緣系統。腦立體定向手術治療精神分裂症的理論便是在邊緣系統的環路或區域內製造不同組合、對稱調控灶,調節神經遞質分布和含量,打破病理性平衡,使腦內生化遞質和神經傳導重新整合,達到新的平衡,以消除或減輕頑固精神癥狀。

雖然手術療效明顯,穩定性和安全性較高,但術後仍需家庭、醫院與社會多方共同努力,定期隨訪,根據病人術前、術後癥狀變化,調整藥物種類及劑量,堅持藥物的維持治療,配合心理治療,使患者早期建立正常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參與社會活動,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對鞏固術後療效起著重要作用。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