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命運為何截然不同

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命運為何截然不同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兩部分以後,在西歐的一半,以義大利的羅馬為中心,在歷史上被稱為西羅馬帝國。在東邊的一半就稱為東羅馬帝國,其版圖包括歐洲的巴爾幹半島,亞洲的小亞細亞、亞美尼亞、敘利亞、巴勒斯坦、美索不達米亞上游以及非洲的埃及和利比亞,是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臘移民城市拜占廷的舊址,故又稱拜占廷帝國。這個國家滅亡於1453年。

東西羅馬帝國之所以會有不同的命運,與它們所面臨的不同內外部環境都有關係。總之,西羅馬帝國的崩潰與解體是各種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氣候條件的惡化、內部政治及經濟問題、財力資源的匱乏等多種因素導致了這樣的結局。

從內部因素來看,經歷了「三世紀危機」後的西部帝國內亂頻繁,這極大地削弱了它的政治穩定性。雖然4世紀末的時候狄奧多西大帝(379-395年在位)一度重振雄風,但他的繼承人霍諾留(393-423年在位)即位時年僅十一歲、缺少政治能力,導致帝國陷入「君弱臣強」的局面,帝國的輔政大臣、蠻族將領斯提里科與西哥特首領阿拉里克的內戰極大地損害了帝國的實力、導致帝國社會經濟和社會秩序的崩潰,阿拉里克在410年還一度攻陷了羅馬。在霍諾留統治期間,西羅馬帝國各地反叛不斷,不列顛、高盧、西班牙、阿非利加等地均發生過反對中央的暴亂,應該說西羅馬帝國的瓦解在霍諾留統治期間已經不可挽回,455年後西部帝國又出現過八個皇帝,但都是傀儡。實權掌握在蠻族軍事首領手中。戰爭頻發也導致了經濟的衰退和帝國控制力的減弱。相較而言,自從君士坦丁大帝遷都君士坦丁堡、將權力中心東移以後,依託博斯普魯斯海峽防禦西部入侵、且控制重要糧倉——埃及和敘利亞地區的東羅馬帝國政局更為穩定,其財政狀況也要優於西部。

從外部因素來看,蠻族入侵所造成的軍事威脅對西部帝國的破壞更大。4世紀後,雖然哥特人等蠻族先後入侵羅馬帝國,但他們對西部帝國產生了更大的破壞,繼410年阿拉里克攻陷羅馬後,汪達爾人也在455年洗劫了羅馬,匈人王阿提拉也曾破壞了義大利東北部地區。然而,權力衰弱的西羅馬已經無法組織起足夠的本國軍隊與之對抗;相較而言,東羅馬帝國雖然也遭受蠻族和薩珊帝國的邊境威脅,但東羅馬的邊境線較短、邊境壓力較小,它也有更為強大的軍事力量、足以依託現有的防禦體系抵擋它們的入侵,東部皇帝也能更好地控制部下的蠻族僱傭軍,如東羅馬名將貝利撒留的軍隊中就有為數眾多的匈人和汪達爾傭兵。總之,東羅馬較少地受到蠻族侵擾、國內政治形勢較為穩定,因此它才得以延續千年之久。

菲里普·李·拉爾夫在《世界文明史》中也談到了兩羅馬命運差距的原因。拉爾夫認為,西羅馬滅亡的原因主要由內部因素所導致。

第一,政治上,元首制下缺乏明確的繼承法、皇位繼承穩定性差。結果元首一去世,接著就是內戰,帝國後期政治上最大的缺陷是沒有使足夠的人參與政府活動,帝國的居民大多數是不參與政治的臣民,沉重的稅收常常使他們對帝國心懷仇恨。

第二,經濟上,羅馬最嚴重的經濟問題是由奴隸制度和勞動力短缺所引起的。羅馬城市主要依靠奴隸生產的剩餘產品,但是奴隸承擔的勞動過於繁重,以致無法通過繁衍後代來補充奴隸隊伍,隨著對外政府戰爭的結束,戰俘奴隸的來源斷絕了,結果鄉村生產的剩餘產品越來越少;奴隸制度使羅馬的奴隸主不關心發展生產技術。

第三,缺乏公民理想。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不能依靠共和國時期的公民理想,這主要是由於連年的戰爭和沉重的賦稅負擔造成的。地區之間的分歧、公共教育的缺乏以及社會的分層進一步阻礙了任何統一的公益精神的形成。西羅馬帝國是伴隨著人們的普遍冷漠而走向歷史的盡頭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