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人活著沒有意義?「空心病」為何成為年輕人的主流?

人活著沒有意義?「空心病」為何成為年輕人的主流?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人活著不應該讓人覺得可憐,而是有力量。

5月21日晚上騰訊科興C2樓一實習生跳樓自殺。


▎而事發後不久,好友就翻查到當事人墜樓前留下的遺書,原文寫道:

差不多高中開始,我就發現一件事: 似乎不論對什麼事情我都沒法提起太大的興趣,學習也好,遊戲也 罷,終歸最後也就那樣,大約是和朋友玩的時候可能還是能讓我內心稍微起一些浮動。

很多人可能有同感,從小被家裡人逼著學習,彷彿自己的人生中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父母把「成龍成鳳」的期望壓在孩子身上,拚命雞娃,只為了孩子不再平庸。雖然本質還是「我都是為你好」,但卻助長了家長高自尊的慾望,也忽視了孩子真實的內心需求。

許多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沒有好好教育過孩子「學習的意義」、「工作的意義」。大家不再談人生理想,也不鼓勵你想那麼多形而上的東西,只希望你能夠「腳踏實地」地努力學習、拚命考大學、工作掙錢、結婚生子。


孩子真實的心理需求被強行壓抑了,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卻發現一切並沒有變好。我們還是要不斷努力、努力、再努力,只為了追逐那虛無的人生軌跡。

這種「表面一切良好,實際感覺糟糕,卻又啞口無言、無處申辯」的狀態聽上去很像「空心病」。

「空心病」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得「空心病」?「空心病」和抑鬱症的區別是什麼?「空心病」是一種新型心理疾病嗎?

一、

時代「空心病」


▎北大教授徐凱文教授曾發文:

一個現象近年來越來越突出——

非常優秀的年輕人,成長過程中沒有明顯創傷,生活優渥、個人條件優越,卻感到內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島一樣,感覺不到生命的意義和活著的動力,甚至找不到自己。

北大一年級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還有40.4%的學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我現在活著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這樣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 (選自《北大四成新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甚至已經放棄自己! 》開頭)

這就是「空心病」,一種類似抑鬱症的不良心理狀態。

「空心病」看起來像是抑鬱症的亞型,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它屬於一種嚴重心理狀態,但還沒到心理疾病的程度(也就是不用吃精神類葯,只需要做心理諮詢和家庭諮詢)。


「空心病」本質是價值觀缺陷、意義感缺失。簡單地說,就是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對生活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伴發異常的焦慮和緊張。這種心理狀態,大多與現代應試教育和急功近利社會有關。

「空心病」的癥狀沒有抑鬱症那麼嚴重,所以他們看起來和大部分人沒有多大差別。

他們往往十分優秀,在學習和生活中擁有不錯的成績或成就。但這種成績又像是一種「負擔」,他們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努力學習和工作,等取得成績獲得誇獎以後,卻發現內心空蕩蕩。彷彿失去了人生下階段奮鬥的目標,又或者明白了這種「只為滿足他人期待而努力」的生活是可笑的、虛無的。

他們想要掙脫,卻發現旁人不解;他們不敢掙脫,擔心身邊人會失望;他們努力維持現狀,卻還是疲憊不堪;於是他們想到了自殺...

他們產生這種不好的念頭,並不是因為條件艱苦、生活受阻、巨大創傷,而是源於外人所不能理解的「矯情」:我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與其一日一日的重複煎熬,不如早點結束自己的生命。

他們有這個想法不是一天兩天了,可能是前一天晚上、高中那次晚自習,甚至是初中偶然一次的放學路上。

二、為什麼「空心病」越來越多?


1、父母過高的期許

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太多財力金錢,渴望有一定的回報,不希望孩子比自己差;

父母吃了沒文化的虧,想要孩子少走彎路,一定要考上大學;

父母物質匱乏,急於靠孩子改變家庭命運...

2、迸發的情感需求


物質需求被滿足,就開始追求精神上的需要;

父母不斷地焦慮和提出要求,讓孩子很難感受到被關愛:父母不愛真正的我,他們愛的只是成績好的那個「我」;

老一輩小時候吃過很多苦,所以體會不到現代孩子的心理:「我們那個年代可是連飯都吃不上,你們現在什麼都有了,還矯情個啥」。這種類似非共情的話,堵住了孩子傾訴的需求。

3、現代教育激烈的競爭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上不了大學就沒有好未來;

國內高職技校教育稍落後,學歷差的孩子很難找到好工作。

4、資本逐利的價值觀


▲ 有錢,真的無所不能

科學家待遇遠遠比不上明星、00後很多人普遍崇拜明星網紅、明星日薪204萬...

5、理想主義被現實磨平

大多數人不再追逐理想,而是祈禱有一個好工作。


總的來說,一個人產生無意義感,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

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

如果一個人有一定的原生家庭(單親、雞娃、虐待)和成長環境(競爭、同伴拒絕、學校不適)問題,相比其他人會比較容易產生抑鬱或絕望情緒,甚至有輕生念頭。

社會支持系統

包含了社會理想、推崇信仰和主流價值觀對個人的影響。如果一個社會僅推崇「有錢即正義」、「資本是一切」,而忽視「個人理想」、「心理健康」,那這個社會肯定是病態的。

自我認同感

也就是一個人的成就感和自我肯定,自信是生活的動力來源。

如果發現孩子有「空心病」的癥狀,家長一定要重視。家長可以通過「主動溝通、認真傾聽」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與家庭的情感鏈接,並幫助他們從生活中找到價值感和溫暖。謹防施加過多的學習壓力,只一味地追求成績。

如果孩子的心理問題到了不可調控的程度,一定要向專業心理機構尋求幫助。

三、教育到底為了什麼?


家庭教育究竟是為什麼?學校教育究竟是為什麼?大學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不少人有這個疑惑:教育只是為了傳授知識嗎?那人人都可以只上網課,不用去學校學習;也不用為了一紙憑證,辛苦這麼多年。 我們借用一下劉秀祥的故事,引導大家思考。 相信看完之後,你會有所感觸。


劉秀祥出生於1988年,4 歲喪父,8 歲開始獨自照顧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母親;為求學去工地上搬過磚、撿過破爛、睡過豬圈,最終如願考上臨沂大學。

2008年,也就是考上大學的那年,一位貴州少年「千里背瘋娘上大學」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劉秀祥的成長事迹感動了無數人。那時有很多人願意資助他,但全被劉秀祥一一拒絕了。

他繼續一邊努力學習,一邊整夜做著各種兼職,還把掙來的錢,寄給了初中撿廢品時認識的三個弟弟妹妹。


畢業之後,他拒絕了北京一家公司遞來的年薪55萬的offer,回到貴州當了教師。他說:人活著不應該讓人覺得可憐,而是有力量。


我們常常陷入自我懷疑之中,找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彷彿沒有人需要自己,就算離開了,周圍人也察覺不到。

其實並不是,人活著不需要有太多的慾望和要求,而是去感知生活,去經歷不同的人生。縱使苦難,也終將會過去,你還有無限的可能。

劉秀祥這麼堅強的一個人,你能想像他也曾有過輕生的念頭。

第一次高考,卻因生病而失利。那段時間他想過要放棄生命,對生活充滿了絕望。他開始厭惡這個世界,覺得上天非常不公平:為什麼父親會早早的離開我」,「為什麼我要承受這麼多」,「別人高考失利可以再來一次,我高考失敗人生就徹底無望了。


就在他想要自殺的時候,他看到了自己以前的日記,其中有這麼一句話:當你抱怨你沒有鞋穿的時候,回頭一看,發現別人竟然沒有腳。就是這句話,重新點燃了劉秀祥活下去的希望。

因為沒有錢,劉秀祥一直在找不到合適的復讀學校。最後在他五次懇求下,終於有一位校長接受了他。那位校長,成了他生命中的貴人,為他冰冷的世界開了一扇窗。


身為家長的你,是否願意在孩子心理煎熬的時候,為他開一扇明窗。

如果你的答案是「願意」,那就請從現在開始,認真傾聽孩子的真實心聲,即使不能替他減輕痛苦,也能做到關愛如初。

劉秀祥說, 教育的關鍵在於喚醒,他願意去做那個點燃火苗和希望的人。

他帶著母親回到家中,發現面對的是一群迷茫的孩子,他們抽煙、喝酒、賭博、談戀愛、玩手機...整個學校大學錄取數才77。現如今,劉秀祥已成功資助1900多學生,學校大學錄取數也達到了1400 。


劉秀祥每周都要去家訪勸學,周末還邀請學生到家裡聚餐。他總是習慣和學生、家長講自己的故事,不是為了讓大家同情他,而是想要拉進與學生家長的距離感,讓他們明白:我離你們並不遙遠,我跟你們有同樣的命運,都出身在大山裡,甚至比你們面臨的處境要更加糟糕,唯一的區別就是我相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


在他一次次的堅持下,家長被喚醒了,覺得讀書有用;學生被喚醒了,覺得人生還有無限的可能;老師被喚醒了,覺得要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啟蒙老師。


劉秀祥認真傾聽每一個學生的故事,深入了解每一個家庭處境,理解並鼓勵教師群體...這些點點滴滴,讓我們明白「教育其實就是生活的瑣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應該要像做朋友一樣,去了解生活的瑣碎」。


沒有人可以一直處在陽光下,也沒有人能一直待在陰影中。

身為家長的我們,既要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也需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家長們學會緩解自身的育兒焦慮,放下對孩子過多的期望,才能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成長。

身為成年人的我們,有責任去關愛青少年的成長,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學生得了「空心病」30%北大新生厭學

[2]大學「空心病」:北大四成新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

[3]Man"s search for meaning. Simon and Schuster.Neuburger, R. (2014).

本文來源: 安肯心理

本文作者:如斯

責任編輯:六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