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在古代,古人們非常的推崇吟詩作賦,甚至於若是詩寫的好還能夠得到官職,因此,特別是在唐朝宋朝時期,詩人眾多,幾乎遍地皆是,其中也出現了不少寫詩高手。

而有一個人相當的特殊,他除了有詩人的身份之外,還有一個讓所有人都嚮往的職業——皇帝。說到這裡,相信你已經知道我指的人是誰了,沒錯就是南唐後主李煜。

左圖:鄭午昌作李煜詞意圖,右圖:陳佩秋書

李煜在作為皇帝方面的成就,並不是那麼的突出,甚至都算不上一個稱職的皇帝,然而他在吟詩作賦方面的天賦可是超乎常人的。其中有一首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這位詩人皇帝,李煜。李煜,南唐後主。初名為從嘉。字重光,號為鍾隱。是李璟的第六子。公元961至975年在位,國破降宋。後被宋太宗所毒死。

李煜在政治上雖是庸駑無能,但他的藝術才華卻是卓絕非凡。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被譽為「千古詞帝」。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現存詞可確定的有三十八首,存詩有十六首。而這次所要講述的,就是李煜最牛的一首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是著名的詞牌之一,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此為名。又名為《一江春水》、《巫山十二峰》等。古代詞開始大體都以所詠事物為題,配樂歌唱便逐漸形成固定的曲調,後名為調名即詞牌。《虞美人》也是如此。

現代的王方俊在《唐宋詞賞析》中說:這首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名作《虞美人》,被前人譽為?「詞中之帝」,是李煜囚居汴京時所作。歷來為《虞美人》填詞的大詞人眾多,但無一能超過李煜者。

此詞是一麴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詞語言明凈、凝練、優美、清新,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李煜

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於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徵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並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

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由於「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範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並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

「春花秋月何時了」表明詞人身為階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傷懷。「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為國君,過去許許多多的事歷歷在目。據史書記載,李煜當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透過此詩句,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後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樓又一次春風吹拂,春花又將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國卻早已被滅亡。作者身居囚屋,聽著春風,望著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現,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又」點明了「春花秋月」的時序變化,詞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兩句流露的愁緒,也引出詞人對故國往事的回憶。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儘管「故國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這兩句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顏已改。這裡暗含著李後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朱顏」一詞在這裡固然具體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但同時又是過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徵。

以上六句,作者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尤其是通過自然的永恆和人事的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蘊蓄於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最後的千古絕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作者先用發人深思的設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著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

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為貼切形象,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湧翻騰,充分體現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詞九首》其二「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全詞以明凈、凝練、優美、清新的語言,運用比喻、比擬、對比、設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的真情實感。此詞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衝決而出之勢。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

李煜這種純真感情的全心傾注,大概就是王國維說的出於「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以致作者為此付出了生命。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五月之歌》)這首詞就是這樣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中國 的精彩文章:

詩詞丨千年宋詞,最美在春天!
五十首經典五言絕句,最能打動你的是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