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荷蘭教授的發明,讓世界對痴呆症患者更友好

荷蘭教授的發明,讓世界對痴呆症患者更友好

最近,湖南一男子記錄下自己和99歲「痴呆症」媽媽的對話:

很多網友覺得「好玩」「真可愛」,也有不少人在評論里寫下「淚目」。

這不是「老年痴呆」第一次出現在我們視野里,搜索相關內容,比如「阿爾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時,我們很容易讀到各種新聞——


「淚目!89歲失憶老人不忘培養兒女為國效力」 「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走失看到兒子瞬間流淚」 「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被困沼澤一天一夜」 「91歲阿爾茲海默症媽媽收到洋娃娃笑成花」

▲ 看到娃娃喜笑顏開的阿婆

大家因為老人和普通人的友好交流心頭一暖,也會因為老人把自己置入險境不自知而內心一揪。

我們當然關心老人家,但也對痴呆症會不會降臨到自己身邊感到憂慮。

你了解「痴呆症」嗎?

在世界範圍內,約有5000萬人患有痴呆症,每年還有近1000萬的新增病例,阿爾茨海默病是痴呆症最常見的形式,可能占痴呆症病例的60-70%,其它的還包括血管性認知障礙等。

它是一種精神能力嚴重受損的疾病。大部分患者會變得無法像以前一樣執行簡單的日常活動,比如換衣服,比如準備食物。

而在病情的早期和中期,患者多會出現記憶、思維、行為能力的退化,表現為很難回憶起最近發生的事情和身邊的人,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失去時間意識等。

此時的患者,各類表現都像小孩。我們看到的視頻和新聞,也多是處於這個階段的患者。


▲ 忘記年紀,但記得自己孩子都很優秀的外婆↑

疾病的發生和年紀有關,但也不盡然,頭部外傷、抑鬱症、遺傳等也是生病的影響因素。

但對不同程度痴呆症患者來說,最重要的都是,鼓勵他們本人不要封閉自己,不要脫離社會活動。多參加社會活動,尤其是戶外活動。

看到「戶外」兩個字,很多患者家庭內心一定不願意:

一個老人,尤其是有痴呆症的老人,出門無異於和「意外」划上等號,不如老老實實呆在家裡。

但2005年一項研究表明,戶外運動對於痴呆症患者來說非常重要,鼓勵痴呆症患者參與戶外活動能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簡單的步行就可以。

同時,2002年一份研究還顯示,當痴呆症患者增加了在當地室外環境中活動的次數和範圍,他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自尊心和獨立性也相應增強。


▲ 綜藝《忘不了餐廳》,讓認知障礙患者做服務員

好的一點是,荷蘭的教授已經做出了暖心的發明,幫助患者更好融入社會的同時,還能大大提高患者本人的生活質量。

荷蘭教授的暖心發明

● 「歸巢指南針」(The Homing Compasss)

就像它名字展示的那樣,它的指針始終指向設置好的家的位置,即使患有痴呆症的人也能輕易操作。

保證痴呆症患者戶外運動的同時,幫助他們出門不走丟。

設計的時候,荷蘭教授Rens Brankaert遵循「溫暖技術」的思路,首先,一切都做減法,取消交互,減少患者的學習成本。

其次,讓指南針回歸最本真的材質(木材和金屬),在外觀上也多採用懷舊手法(比如下圖的羅盤樣式),從潛意識層面向患者傳達它的用法。

●「生活時刻」(Living Moments)

解決了戶外問題,Rens Brankaert還設計了一個幾乎自動的印表機: 「生活時刻」。

讓它成為患者和外界社交的橋樑。


▲ 原型機設計

2019年的《科學公共圖書館·醫學》雜誌發表論文說,社交活躍的中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更低。論文作者之一、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吉爾·利文斯頓說,社交活動可以鍛煉記憶和語言等認知能力,幫助大腦更好地應對衰老。

而「生活時刻」的設計初心,就是讓患者家屬可以隨時給患者發送音頻、視頻和照片。

收到消息後,患者通過簡單的操作:按下按鈕,語音命令等,就可以給對方做出回應。


▲ 患者通過機器給對方回應

比起複雜的手機操作,這個印表機也遵循極簡的設計原則,只設計了簡單的按鈕,在不增加痴呆症患者負擔的前提下,增加他們和外界的社交。

在測試階段,Rens Brankaert 興奮地發現:

研究的參與者仍然具有學習操作該設備的能力。同時「它確實增加了患者和外界的社交」。


目前,延遲病情發展仍然是痴呆症的主要治療方案。

雖然忘得仍然快,但我們可以讓痴呆症患者活得更積極向上,更樂觀快樂。

大家都會老,都可能面臨未知,但知曉了世界的友善和美好,滿頭白髮也沒那麼可怕了不是?


奶粉們,為了防止健忘你們有什麼小竅門?

留言告訴奶叔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