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怎麼被發現的?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怎麼被發現的?

北宋畫家張擇端,北宋宣和年間的翰林待詔,原本或許名不經傳,連史書上寥寥數筆的記載都可能被忽略。直到1950年的冬天楊仁愷在遼寧省博物館(1959年後改名東北博物館)內的倉庫整理鑒定文物,發現一份多張北宋風格的古畫,那便是明珠蒙塵的《清明上河圖》。

國寶級的文物,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品」,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詳細記錄北宋都城汴京的繁榮面貌和各行業人民的生活狀況,有著重大的文化歷史價值。

一開始,楊仁愷判定畫卷為仿照的贗品,因為明代這類風格的畫作仿品泛濫,除非是名家仿作,否則沒有什麼價值。仔細觀摩第二卷,楊仁愷還以為是仇英的真跡,直到攤開第三卷時,方才從題跋上確認這是北宋《清明上河圖》真跡。

事實上,自從北宋以後,此畫早已失傳,見過真跡的人早已作古,《清明上河圖》的細緻內容壓根無從得知,也無怪乎身為書畫鑒定家的楊仁愷當時「欣喜若狂」,那種失而復得的心情相信許多人都親身經歷過。

那時候的張擇端籍籍無名,專家們遍尋歷史文獻考據,才找到大致傳承。關於作者張擇端的記載,只有畫卷上金人張著連同標點符號共計85字的題跋;

「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云:《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只可惜年代久遠,清明上河圖成了張擇端唯一存世的畫作。

公元1101年,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被收入宮中,卷首有宋徽宗趙佶的親筆御題的瘦金體字;靖康之變後畫卷流入金國,其上有多位金人名士題跋;忽必烈建立元朝後藏此畫卷卻遭偷天換日流落民間,其上有長題跋記述事件始末。

明代時《清明上河圖》歸李東陽,後落入嚴嵩父子之手,後嚴嵩被抄家,圖捲入明宮,幾經流轉深藏清宮100多年,直到末代皇帝溥儀偷運出宮,轉至偽滿洲國皇宮。

二戰結束後偽滿洲皇宮大火,混亂中《清明上河圖》連同其他文物流落民間,最終得以追回擱置在遼寧省博物館倉庫中,被楊仁愷發現。《清明上河圖》得以現世,調往故宮博物院珍藏。

歷史流傳下的文物為何要加強保護?多數如清明上河圖這般經歷過千迴百轉,甚至更多的波折,能夠完好保存至今是多麼可貴,暗藏在文物中的故事和作者賦予的靈魂,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發顯得珍貴無比,是現在以致後世人與前人溝通的橋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