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辛棄疾的《醜奴兒》| 年少不懂詞中意,讀懂已是詞中人

辛棄疾的《醜奴兒》| 年少不懂詞中意,讀懂已是詞中人

年少時候讀詩詞,往往只解其意,所知只是淺顯大概,讀不出詩詞字句間的況味。

那時候年少無知,沒有什麼人生經歷。看小說也好,讀詩詞也罷,自己都是作為局外人去解讀,沒有代入感,也就沒有切身感受。

雖然會把優美哀傷的句子背下來,但始終覺得詩詞中所表達的不過是作者自己的人生感受。

如今年長。歷經世事,才明白我們人人都是那詞中人。

人生的山重水複曲曲折折,以及那些風霜雪雨坎坷泥濘,雖然不相同,帶給人的感受卻都差不多。

也是在某個無措黃昏,腦海中突然跳出來辛棄疾的那首詞——《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當初用一個小時背熟的詞,後來用了十年時間才真正讀懂。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但是他成為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詞人,其實是個意外。

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已遭受金人侵襲佔領。少年的他常常跟著父親登高望遠,眼裡是萬里河山。

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策馬揮刀,氣吞萬里如虎。在敵陣中來去自如,斬敵首於馬前。後來孤身一人衝進敵營,斬殺叛徒。俠肝義膽,愛國英雄。

有打仗行軍的本事,有恢復中原為壯志。如果能被朝廷重用,那辛棄疾很有可能就是宋朝的「霍去病」。

可惜可嘆的是,辛棄疾投奔南宋朝廷後。由於當權者得過且過,享受安樂,不願興兵收復中原。棄辛棄疾而不用,讓他做著無關緊要的官,管一些無關緊要的事。

從此,江湖上再也沒有人見過他的刀。

辛棄疾被迫放下手中的刀。但壯志難酬,滿腔憂憤與激情難平。於是拿起筆把這些豪情與無奈都寫進了詞中。「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本來可以成為宋朝一代名將的辛棄疾,最後卻成了宋朝著名的詞人。

辛棄疾的一生都在等待。等南宋朝廷能夠重用他。一等就是數十年。數十年只做兩件事:擦刀、寫詞。

他拿布擦刀,怕刀生鏽,殺不了敵人。他提筆寫詞,怕心生鏽,忘記了山河。

終於,在辛棄疾晚年時候,朝廷重新啟用他。只是這時的他已身患重病。雖然還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豪氣與壯志,可畢竟是年老力弱了。

英雄遲暮。

一句「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又藏著多少悲欣與無奈呢。朝廷的人來了,他的機會來了。只是此時已是「燈火闌珊」。

刀未生鏽。但,他老了。

辛棄疾的一生幾乎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愁」:家國興亡之愁,民族命運之愁,報國無門之愁。

於是才有「識盡愁滋味」。

而這麼多這麼深的愁。有的不能說,有的不便說。

李清照有一句:生怕閑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辛棄疾與李清照有著差不多的人生遭際,同樣是國破家亡。

李清照後半生幾乎顛沛流離,而辛棄疾大半生壯志難酬。兩人心中都有「閑愁暗恨」,也都只能欲說還休。

這「愁」說不出。

於是只能「卻道天涼好個秋」,轉移話題,說一說秋日天氣。「好個秋」,是真的好嗎?

其實不然,這裡的一個「好」字,道盡了心中的無可奈何,與自我寬慰。

長大之後,徹底理解了辛棄疾的這種「欲說還休」。

年少時不識愁滋味,所謂的愁不過是青春焦躁的茫然與無措,我們把這種情緒賦予了愁,強說是愁。

那時候,大筆一揮,無措與茫然溢於紙上,洋洋洒洒。那時候,敢於表達,想要表達。

等到人到中年,歷經世事,明白了人生中無可奈何的事情太多,這時候的無能為力才是最真切的。

「欲說還休」,不過是懂得,許多情緒、許多無奈只能自己獨自吞咽,獨自承受,旁人根本無法感同身受。

於是沒有說的必要,也難以說出口。張口半天,卻冒出一句「天涼好個秋」,不願顧及此,而言了其他。

這是不想給別人增添煩惱,也用一個「好」字寬慰了自己。

年少不懂詞中意,讀懂已是詞中人。

只是人生中的山重水複疑無路,終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避免等到「燈火闌珊」。

中國古代優秀的詞人不僅僅只有辛棄疾,同在宋代的蘇軾、李清照都是非常優秀的詞人,他們的詞作中也充滿了值得我們學習的人生道理和內涵,讀完之後會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治癒和力量。

小編為您推薦一套涵蓋「中國歷史上優秀詞人」的詞傳六冊,其中就包括向您推薦的《辛棄疾詞傳》,還有宋代優秀詞人《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還有世間最美詩詞的《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套「古典詞傳6冊」,讓我們一起感受六位優秀詞人的作品中魅力,給予我們生活中奮發的能量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