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願你早點明白,人生苦短不如活得真誠勇敢

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願你早點明白,人生苦短不如活得真誠勇敢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或許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他們也從來不考慮這樣的哲學問題。

走運時,手裡攥滿了鈔票,白天兩頓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一生。

對這樣的芸芸眾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何處談起呢?——季羨林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很多人都希望弄明白,什麼才是最好的活法。但受限於眼界、環境、知識、學歷、家庭條件,人們多半按部就班,無出其右。

到了一定界限後,就開始以年齡、體衰、精神不濟為由,開始理所當然地,陷入老之將死的混沌狀態。但是,希望你早一點明白,人生苦短,建議你活得真誠、勇敢。

人越老,軀體神思上越接近於混沌,內心和意識上卻應分毫畢見,亮若澄澈鏡面。於世事,洞若觀火;於人情,虛與委蛇;於自身,簡明扼要。

當下社會,看似太平無事,實則變革之中驚濤駭浪。但浪潮波及到大眾時,已然因為各種因素,而減緩了原初的核心和力度。多數人所吸納到的社會震蕩力與本質,已經過層層衰減,對眾人的生活產生不了太大的利好,反而是弊端層層加固。

一如多數人的感受一樣:高房價、低工資、非人的工作環境和待遇、看不到盡頭的生活、遙遙無期的夢想,這個時代越精彩,普通人的機會看起來也很多,但生活工作壓力也前所唯一的強大,幾欲將人擠壓變形。

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遂成為多數人的痛感,且在內卷呼聲不斷的情況下,將自身置身事外,狂呼時代的過錯,彷彿自己是最受苦的一代人。

此情此景,正如前文季羨林在其散文《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中所揭示的那樣。

對於形如螻蟻一般的普通人,活得像動物一樣為了吃喝名利奔波的人來說,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根本無從談起。學者季羨林學貫中西,溫文爾雅,卻也不禁對圏囿於動物式存在的普通人,有所譏諷和嘲弄。

畢竟,對於已走入精神世界和學問星空的季羨林來說,日常生活中的物質享受、名利地位早就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也不再是特別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東西。所得只要能維持溫飽,照顧到家人即可,餘者皆非所求。

作為知識分子的季羨林,有自己一身技藝,自然能夠脫離俗世困擾,看向更為高遠的星空。對於普通人而言,倘若沒有任何過硬的技能,就只能在被動的人生里,被動的乞求他者與外在的施捨與眷顧。

這其中,有覺醒者不甘於人下,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有天賦稟異者,殫精竭慮,直抵人間富貴。有真誠勇敢赤誠者,跋涉三年抵達印度學習長達13年,又為東土大唐傳回經書。更多的人,未覺醒亦未曾怒而飛,更無真誠勇敢赤誠。

他們多數時間老老實實在自己的環境中里,成妖成魔,興風作浪。大吃小,小吃老。

其狀亦如季羨林所言:世界上戰火紛飛,人慾橫流,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是一個十分不安定的時代。

所以,人生的意義與價值,這樣深遠而高傲的道理,在人類社會中只有少數有識之士才能理解。一如魯迅先生所稱的「中國的脊樑」,才會去思考這些問題。而對於多數人來說,他們的人生到頭來,終不過是渾渾噩噩,猶如夏蟲,不足語冰。

因為,他們無法理解自己的價值和意義,無法知曉自己對人類發展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在《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一文中,季羨林先生最後總結到: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一個人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以及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顯然,在一代學人心中,人必須要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但這種價值和意義,並非個體出於自身生存慾望的篡取,對於家人的滿足,而在於個體對這個社會與時代的啟發與傳承。

今日的所作所為,為後世傳承了什麼?今天的所思所想,是否為他人帶去了啟發?是否規避了惡念或啟發了善舉?今天或者明天所從事的一切,對自己的未來,對他人,對社會,對時代是否有更久遠而永恆的價值?

當人們除卻吃穿用度的擷取和追求之外,倘或以更為廣闊的心胸和眼界,看向更遠更廣的將來,是否眼下所為,手下動作,心中所想,就會有標準尺度,而不限於眼前,進而偷雞摸狗、獐頭鼠目?

此種人生境界,並非人人會有。正如社會學家李銀河所言:人生苦短,不如活得真誠勇敢。

何以此話值得追許?不過是因為真誠會減少自己的心理負擔,以更澄澈的大智慧,應對俗世小伎倆,以無形化干戈,人會快樂很多,正向許多——短短一生,有什麼必要將時間浪費在垃圾、頹廢、愚蠢上?

要做到這一切,一個人必須真正勇敢起來,拋卻俗世的觀念與判斷,真正面向自己的內心,想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會對這個時代,對這個社會,對自己周遭的人,有所裨益,並值得尊敬。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父母為孩子的成就而自豪,可能並不正常|心理學分析:變態共生
「京圈才女」徐靜蕾人設崩塌:所謂的只為自己而活,不過是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