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德國人喪失理性了?一半德企需要中國產品,還敢跟中國脫鉤?

德國人喪失理性了?一半德企需要中國產品,還敢跟中國脫鉤?

近日,德國IFO經濟研究所發布一篇評估報告,其中做出定論:過去連續6年以來,中國都成為了德國的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同時在德國經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讓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極深,「無法突然間切斷同中國之間的經濟往來」。

當今全球處於一個多事之秋,深受疫情以及俄烏戰爭的影響,歐洲地區更是危機重重,促使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一系列變化,甚至已經逐漸出現了陣營式對抗的雛形。中國作為一個全球大國,也越來越受到了世界地緣政治動蕩餘波的衝擊。而這種衝擊,有很大的能量來自於歐洲。

據環球網4月6日報道稱,近日,德國IFO經濟研究所發布一篇評估報告,其中做出定論:過去連續6年以來,中國都成為了德國的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同時在德國經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讓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極深,「無法突然間切斷同中國之間的經濟往來」。

IFO經濟研究所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是比較權威的一家研究機構。該機構做出這一定論之前,對德國經濟的調查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先後對多達4000家涉華德國企業發出問卷,得知有將近一半的德企需要來自中國的產品供應,尤其是在化工工業和電子裝備這兩大領域,對中國產品的依賴度極強,比如稀土、光伏產品等,差不多是90%以上甚至全部都離不開向中國進口。

調查結果自然讓IFO和德國政府十分無奈,特別是這句「無法突然間切斷同中國之間的經濟往來」表明,原來如今的德國政府已經是暗地裡想對中國下手,要在經濟聯繫上對中國脫鉤了。這一想法,跟近兩屆美國政府是何其相似。

自特朗普時期至今,美國一直對中國持續展開貿易戰,即便當今的美國經濟一團糟,通脹壓力逐月攀高,仍然不放棄要對中國揮舞「貿易大棒」,並且還挖空心思打壓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妄圖對中國「斷供」一些科技含量較高的半導體材料及產品等。幾天前,白宮還弄出一個動議,試圖聯手日韓以及台灣地區組建一個「半導體四方聯盟」,以圍困中國。

消息看來,默克爾卸任之後,德國在經濟、外交等國家戰略方面的自主性已經正在日益喪失,越來越成為了美國的附庸。德國是歐洲在經濟領域的領頭羊,德國對華態度的轉變,勢必也會對歐洲大陸其他國家形成一種「寒蟬效應」,促使整個歐洲試圖逐步跟中國進行經濟切割。顯然也意味著,德國IFO研究所的評估報告,無奈之中透出一種危險氣息——德國乃至歐洲正在萌發一種衝動,儘可能與中國進行經濟脫鉤,儘管當前辦不到,但這種意識已正在形成。

山雨欲來風滿樓。德國對中國滋生經濟脫鉤的想法是有徵兆的。幾天前,中歐峰會舉行,但成果寥寥,特別是在俄烏局勢方面,雙方是完全談不攏,分歧太大,算是不歡而散吧,以至於在中-歐投資協定方面的議題也是草草收場。最近,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更是公然教訓中國:必須解除對歐洲議會議員的制裁;必須停止對立陶宛的不正當貿易措施;必須解決對新疆人權及勞工權利的關注;必須改善歐盟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准入條件。語氣是罕見的嚴厲,完全不是對中國平視,而是好像在認為,中歐之間的經濟來往中,中國佔了歐盟多大便宜似的,真是狂妄得可以!

雖說歐盟不能跟德國完全劃等號,但兩者之間無論是骨頭還是筋,都是緊密相連的。再放大了看,歐盟雖然時常表現出一副「獨立自主」的模樣,但實際上受到了美國無形之中的操控,至少也是半個鼻孔出氣。上月底拜登訪問歐洲,就是展開「忽悠大法」,收攏歐洲人心,一起對付中俄,而歐盟對美國就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態度。這表明,歐洲其實從來就自主不了,很大程度上都只是依附在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之中,充當美國的棋子甚至奴僕。

事實再一次證明,美歐從來都是一體化的,中國對德國乃至歐洲都不必抱太多的幻想。當然,歐洲仍然還是中國爭取的對象,中歐之間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當今在疫情的加持下,俄烏戰爭又對歐洲帶來了能源、糧食、難民等危機,滯脹的威脅越逼越近,讓歐洲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如此艱危之際,德國還想著與中國玩脫鉤,當真是自尋死路。對此,中國當靜觀其變,倘若德國或者其他歐洲國家政客在對華關係上暴走得太過分,估計歐洲民眾也不會讓他們過得舒心。且看看,德國身背一身負擔,究竟還能跳多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殲20要加油了:全球第一款雙發艦載五代機,可能要花落別人家了
中國舉辦「阿富汗鄰國會議」,俄羅斯不是鄰國,怎麼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