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十大發明公布:高效加法網路、多目標博弈智能駕駛獲獎

華為十大發明公布:高效加法網路、多目標博弈智能駕駛獲獎

機器之心報道

編輯:澤南


加法神經網路不僅能讓手機不再發燙,還可以幫天文學家發現天體現象。

6 月 8 日下午,華為在深圳召開「開拓創新視野:2022 創新和知識產權論壇」,並公布了兩年一度的「十大發明」獎項結果。

為了獎勵創新突出成就,華為自 2015 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十大發明的評選活動,獎勵未來有潛力成為新產品系列、成為重要產品特性、為公司行業帶來巨大商業價值的發明或專利技術。

「2021 年我們打破慣例,將十大發明獎項授予十一個發明,因為基於投票結果有兩項發明的投票數相同,它們都非常優秀,」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作為這項活動的組織者,我很高興看到這些創新成果的價值前景。」

昨天獲獎的發明包括人工智慧、通信等領域的重要研究:

1、大幅提升算力的高效能乘法器和全新加法神經網路:這項發明能夠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使計算功耗和電路面積下降 70%,相關技術可以廣泛應用於各種終端設備、消費電子產品、智能汽車和電信網路。

2、基於多目標博弈的智能駕駛決策方案:這項發明解決了自動駕駛里的一些關鍵挑戰,包括城市道路人車混雜的複雜場景里的定位、感知及決策問題。該技術解決交互場景接管難題超過 70%,縮短通行時間 40%,減少存儲開銷 200 倍,降低算力消耗超過 85%。

3、數智光分配網(DQ ODN):光纖的無源特性導致其管理非常困難。這項專利通過在光纖上刻寫光虹膜,作為光纖的生物標籤,幫助運營商加速光纖寬頻部署,減少 30% 的資源浪費,降低了 20% 的運營成本。

4、基於疊代的全精度浮點單元:這項發明實現了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算力融合,解決了高性能計算、AI 推理等多場景的浮點計算需求,其已在華為昇騰晶元中應用。

5、高清、大畫幅創新 AR-HUD 解決方案:其解決了智能汽車抬頭顯示系統的重影、眼花和眩暈問題,大幅縮減體積,同時釋放計算資源,降低時延,讓消費者看得清、買得起、體驗好。

6、確定性 IP:這項發明實現了大規模分組網路的確定性低時延、低抖動。基於這一發明,華為發布了業界獨家確定性 IP 網路解決方案,實現了微秒級精度的遠程工業控制。

7、風箏方案:這項發明可助力運營商在企業客戶園區部署遠程核心網「風箏網路」,滿足製造、礦區、教育等行業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8、BladeAAU 基站天線部署方案和室內分散式 Massive MIMO 方案:這項發明解決了室內外 5G 部署的關鍵挑戰。在室外,BladeAAU 助力客戶極簡部署 5G 網路並同時保證不同制式的網路性能最優。在室內,分散式 MIMO 技術可大幅提升 5G 網路容量和用戶體驗。

9、動態頻譜共享 5G Single Air 方案:作為已納入 5G 標準的技術,這項發明能夠讓網路使用更多共享頻譜資源,把 5G 跨制式頻譜資源的共享比例從 4G 時代的 40% 提升到了 90%。基於這項發明,華為實現了業界唯一的毫秒級動態頻譜共享商用能力,目前該發明已在全球 26 個網路上成功商用。

10、存儲全局均衡擴展高可靠 AA 集群方案:這項發明實現了全球首個對稱雙活高端存儲系統,性能兩倍於業界,並能滿足交通、能源、金融等領域的擴展和業務零中斷的要求。

11、鴻蒙網路聚合加速與內存擴展:該發明是一個純終端側加速組合。利用該專利,智能手機可以在各種網路和內存使用情況下,為用戶帶來流暢體驗。LinkTurbo 顯著提升並發下載速率,降低遊戲和視頻緩衝時延,而 Hyperhold 可大幅擴展可用內存並提升基礎讀寫性能。

在活動中,一些發明人對獲獎技術進行了介紹。

目前常用的深度神經網路模型包含大量乘法和加法計算,相比加法來說,乘法的複雜度高,計算代價很大,這會使得智能終端產品的耗電量增加。針對這個業界難題,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研究通過加法替代乘法來計算神經網路中的特徵。

「加法神經網路突破了現有 AI 計算的框架,在我們解決了優化器、泛化等一系列難題之後,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這項技術可以最大降低 AI 計算功耗達到 70% 以上,」加法神經網路發明人代表、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技術專家王雲鶴說道。「這項技術可以廣泛應用於 IoT 產品、智能汽車、通信領域。」

王雲鶴表示,通過這項發明和其他研究,我們可以設計極簡的 AI 演算法、硬體架構,大幅降低使用 AI 過程中需要的電路面積和功耗。進而解決連續使用時手機發熱、手錶、耳機待機時間下降等問題。

加法神經網路還幫助了天文領域的探索,自 2020 年以來華為諾亞與「中國天眼」FAST 項目首席科學家合作,開發了高效的 AI 演算法,將快速射電暴每秒觀測到的信號處理時間從 100 秒降低到了 1 秒以內,並提高了準確率。在最近兩個月內,技術人員協助國家天文台找到了超過 800 個新的快速射電暴樣本,節約了上百天工作量。

過去三年,華為公司面臨著嚴峻的外部環境,但在困難時期華為堅持每年將 10% 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究與開發。2021 年華為的研發投入達到 1427 億元,佔全年收入的 22.4%,研發費用額和費用率均處於近十年的最高位。目前,華為研發投入在全球企業中位居第二,近幾年每年在基礎研究上的投資都超過 200 億元。

截至 2021 年年底,華為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量超過 20 萬件,累計授權量超過 11 萬件,PCT 超過 6 萬件。

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

樊志勇介紹說,2021 年,華為是中國獲得授權專利最多的公司,在歐洲專利局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在美國新增專利授權量排名第五。華為 PCT 專利申請量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過去 5 年,已有超過 20 億台智能手機獲得了華為 4G/5G 專利許可。

在汽車領域,目前每年約有 800 萬輛獲得華為 4G/5G 專利許可的智能汽車交付給消費者。

參考內容:

https://www.huawei.com/cn/news/2022/6/ipr-2022

https://www.huawei.com/cn/events/ipr20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心Pro 的精彩文章:

英偉達公布StyleGAN-XL:參數量3倍於StyleGAN3,計算時間僅為1/5
機器之心發布2022年度報告,200頁報告解讀當前AI技術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