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世宗朱厚熜:本有機會成為一代明君,結果被文官們逼成了個變態

明世宗朱厚熜:本有機會成為一代明君,結果被文官們逼成了個變態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四月二十日。

這一天,明王朝歷史上最能鬧騰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駕崩了。

朱厚照的一生十分豐富,在紫禁城裡開過ktv(豹房),到山海關外打過蒙古人,還順手剿滅了意欲謀反的寧王朱宸濠,皇帝歡樂過,惆悵過,放縱過,也癲狂過,而如今,他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人生即將落幕。

沒辦法,這江山是主人,人是客人,帝王縱然有千般不舍,也要揮手告別。

更何況,朱厚照同志並非是一個對這個世界抱有不舍心態的人,他走的瀟洒,走的坦然,可謂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絲雲彩。

朱厚照什麼都沒帶走,同樣的,他也什麼都沒能留下,包括子嗣。

武宗無子,所以他在臨死之前,引援《皇明祖訓》,依照開國皇帝朱元璋留下的沒有兒子可以讓弟弟即位的規矩,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堂弟,朱厚熜。

朱厚熜,即嘉靖皇帝。

(大明王朝1566 劇照)

由於早年間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的流行,導致人們對嘉靖皇帝的印象基本停留在整天煉丹修道,有事兒沒事兒就挑撥大臣們之間打仗上。

然而事實上,電視劇的第一幕,就已經把時間點選取在了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

這是嘉靖皇帝漫長執政生涯的最後一年,也是最為糟糕的一年。

而在皇帝剛剛即位時,他其實是一個意氣風華,並且銳意進取,立刻開始力革時弊的年輕帝王。

「嘉靖中興」的名頭雖然比「弘治中興」要小出不少,但無疑,這段時期是存在的。

年輕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初登帝位,立刻開始收攏權力,改革官僚體制,並且實施了一系列的新規新法,看得出來,皇帝十分樂意用萬象更新的態度,給明帝國萎靡不振的政治環境來一波大換血。

動機良好,想法不錯,但皇帝很快發現,自己遇上了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那就是,龐大的帝國不是他自己一個人就能玩得轉的,如果想要干出政績,干出成就,他必須得到大臣們的支持和配合。

(朝堂)

很顯然,大明王朝中的文官們,並不願意配合這位初來乍到的皇帝。

六部的尚書們相互推諉,皇帝交代一件事兒,禮部推兵部,兵部推戶部,戶部推吏部,吏部推工部,工部推刑部,推來推去就不了了之了。

大理寺的官員們把皇帝們交辦的案件視同兒戲,說不給辦理就不給辦理,都察院的大小御史們,不替皇帝積極檢舉揭發貪官惡吏,反而一天二十四小時拿著放大鏡揪著皇帝不放,今天說皇帝行為不妥,明天說皇帝言語失當,後天更是直接在朝堂上指責皇帝做人做事不太到位,應該寫檢討。

此話一出,平時十句話憋不出一句話的大臣們紛紛開始對皇帝表示不滿,認為皇帝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彷彿皇帝連呼吸在他們眼裡都是一種罪過,大家討論來討論去,情況愈演愈烈,最後議定,皇帝乾脆別寫檢討了,直接來份罪己詔吧!

虧得是司禮監的太監們好說歹說,這才平息了大臣們心中的怒火,大家雖然意猶未盡,但也只好四散而去。

(司禮監宦官)

大臣們下朝的時候,雖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但實際上,明王朝的大臣們在政治環境中很難成為獨立的個體,他們往往會結成一個個盤根錯節,樹大根深的文官組織,從而實現集團化的和皇權抗衡,這也就是文官們為什麼會在大明政壇上對皇帝如此囂張的原因。

文官們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皇帝執政他要管,皇帝休息他要管,皇帝的愛好他要管,皇帝的後宮他還要管。

面對帝王,他們毫不畏懼,反而挺胸抬頭,只要皇帝的行為不合他們的心意,他們立刻就會予以反擊,瘋狂地搞破壞,而如果皇帝想要行使皇權,打擊或者處理他們,他們就會亮明位置,表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自己身後有一幫大臣,他們是我的戰友,自己身後有諸多部門,他們是我的後台。

你不是想要處理我嗎?好啊,那你就把我身後這一票大臣全都處理了,這票大臣背後還有大臣,你把他們也都處理了,順便你再把這些部門都關了,都取締了!

大臣們瘋狂叫囂,而皇帝只能選擇默默忍受。

在固有的觀念里,我們通常認為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只要成為帝王,就可以突破道德和法律上的一切約束和桎梏,想說什麼說什麼,想做什麼做什麼,可謂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明世宗朱厚熜)

但實際上,皇帝在政治環境中,往往是一個弱到不能再弱的弱者。

這種弱小不是物質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文官們構成了集團,也構成了明王朝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政治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皇帝不能輕易地處理朝堂上對他俯首跪拜,山呼萬歲的每一位大臣,因為他只要向其中一位大臣開戰,那麼就代表了他和全體官員們開戰。

所以,在這樣的遭遇之下,那個曾經年輕有為,勵精圖治的皇帝很快變成了我們熟知的那個清心寡欲當宅男,在修道煉丹之餘積極的鼓動大臣們內鬥的,更有些神經質的油膩帝王。

因為皇帝明白,文官們之所以要結成集團,是因為官員們要確保自己在朝堂上的主導地位,而確定主導地位的唯一方式,就是搶奪皇權,或者說搶奪至高無上的絕對領導權。

如果權力在皇帝的手中,那麼文臣們就會想方設法的制衡,費盡心機的搶奪,而只要皇帝不放鬆權力,那麼君與臣的關係就將永遠的處在一個對立面上,而如果想要讓這種緊張的關係結束,或者轉移掉大臣的注意力,皇帝就必須放權。

想到這裡,嘉靖皇帝終於明白了。

與其自己手持權力之劍卻被一幫大臣群毆,倒不如把這一柄致命的武器投入到人群之中,讓大臣們去爭,去搶。

(皇權)

權力在誰的身上,誰就是眾矢之的,誰就是全民公敵,只要大臣們會為了權力而爭鬥,那麼他們的聯盟和集團就會因此不復存在。

讓他們爭,讓他們搶,讓他們彼此消耗,而皇帝本人,則會通過分化拉攏的方式,讓他們短暫地獲得權力,然後又很快失去,最終,大臣們不會發現,這場政壇大亂斗最終的勝利者,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皇帝本人。

並且,在長期以往和大臣們的交鋒之中,嘉靖皇帝早已經悟出了明王朝政治的最終真諦,那就是:打太極。

我們在影視劇中,時常能看到嘉靖皇帝端坐在蒲團之上,似乎已經完全忘神入定的場面,看似誇張,但實際上卻十分貼合歷史。

從嘉靖二十年,即公元1541年開始,朱厚熜已經這樣入定將近二十年了。

二十年來,他不再上朝,不再批閱任何一封奏疏,也不再接見任何一位大臣,絕大部分的時間裡,皇帝就是這麼安安靜靜地待著。

就像是路上的石頭子,就像是道路兩旁的大樹,就像是遊戲里掛機的玩家。

(大明王朝1566 劇照)

皇帝對自己這樣的懈怠行為充滿了粉飾過度的美化,他有時候會告訴身邊的太監,自己在生活中尋仙問道,在政治上則主張順其自然,大家認為皇帝「成神」了,「成仙」了,但大家不知道,這其實是皇帝「開悟了」。

皇帝已經悟出了封建政治的真諦,那就是:萬事不由己。

萬事不由己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事情,自己都不會去親自操作,而是全部交給下面的人去辦。

一件差事出來,大臣們會搶著去做,因為誰能主導整個差事,誰就是權力的寵兒,所以大臣們會爭,大臣們也會搶。

誰辦好了,沒有獎勵,可誰要是辦錯了,把我可就要摘你的腦袋了。

萬允萬當,不如一默,萬計萬謀,不如掛機。

任何一件事,如果你不去做,那麼你就永遠是這件事的主人,而如果你去做了,那麼你就永遠是這件事的奴隸。

(紫禁城)

皇帝看開了,悟透了,讓內閣去做,讓六部去做,讓三法司去做,讓文武百官們去做,讓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去做,讓狡猾奸詐的嚴嵩去做,讓威猛無比的夏言去做,讓韜光養晦的徐階去做,讓那個初出茅廬的張居正去做,讓那個提前造好了棺材想要教育我一頓的海瑞去做。

是的,當年那個開明進取的帝王如今已經變成了病態腹黑的君王,而這一切,都是文官們逼出來的。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7年,十二月,明世宗朱厚熜病逝於紫禁城乾清宮,時年六十歲。

這位一生在道法上追求長生的皇帝沒能長生,而終究化作了冢中枯骨。

不過話說回來,憑嘉靖皇帝在執政中後期可以如此從容的戲弄群臣的智力,或許他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那個唯物主義的時代下,是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的。

還是文章開篇那句話:江山是主,人是客。

你可以永垂不朽,但你終將死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其實挺有趣 的精彩文章:

南平後主高繼沖:我雖然不出名,但我治下的南平可是個傳奇王朝
楚恭孝王馬希萼:這位不恭不孝的南楚國君,你到底在搞什麼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