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東德,太拉胯了!- 地球知識局

東德,太拉胯了!-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2267-東德太拉胯

作者:越向

校稿:朝乾 / 編輯:撲棱蛾


德國製造,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從「街邊貨」逆襲為高品質產品的代名詞。


不過,人們很容易發現,自己耳熟能詳的德國品牌都來自聯邦德國(西德),而極少出自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


曾經的東德

相當於現在德國東部的五個州 東柏林▼


以現在世界五百強中的德國企業為例,大眾、戴姆勒、安聯保險、蒂森、博世、西門子、拜耳等等,都出自原來的西德。而源自東德且依然獨立生產的世界知名品牌,一個都沒有剩下。


為什麼會這樣?知名品牌的背後,是勢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和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科技水平,而西德的整體技術水平和經濟總量一直領先於東德。


叫得上號的,基本扎堆在西德故地(橫屏)▼


1989年,東德的GDP總量僅相當於西德的14.9%,人均GDP也只有西德的一半。




是壓制對象還是培養對象?


產生此差距的緣由,首先在於雙方在二戰後的不同遭遇。在德國入侵波蘭之前,德國東西部之間的經濟水平沒有重大差別。只是西部(魯爾區、薩爾州、巴登符騰堡州)側重於重工業(煤炭、鋼鐵)較多,而東部則側重於化工、機械和輕工業。


二戰結束後,因無條件投降而徹底喪失主權的德國被盟軍分區佔領,其中的位於西部南部三國佔領區演化為西德


1947年-1949年,美蘇英法佔領區域

相應的,柏林也分成四塊佔領區(圖:wiki)▼


冷戰既因美蘇雙方對德國的爭奪而發端,也形塑了兩個德國的經濟格局。美國為西部德國阻擋了蘇聯索要戰爭賠款的要求,隨後又讓西德從「馬歇爾計劃」和「政府對佔領地區的援助和救濟計劃」中受益。


馬歇爾計劃對歐洲各國的援助額

除了英法兩國外,西德也拿了不少▼


美國戰時動員起的產能,在戰後過剩

正好可以向百廢待興的歐洲地區輸出

(重建的德國工廠,圖:NARA)▼


此外,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大批訂貨也讓西德的大小廠商獲利頗豐,成了西德經濟的助推器。


不過,最為重要的是,西德通過加入關稅與貿易總協定(WTO的前身)連入了世界市場。描述西德戰後經濟迅猛增長的人常稱其為「經濟奇蹟」,但西德加入其實是一場由美國推動的全球經濟繁榮。


經濟繁榮使得民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商店裡東西多了,就是最直觀的體現

(圖:壹圖網)▼


相比之下,東德在失去與魯爾區的連接後,不得不建立自己的重工業,而且必須從蘇聯和波蘭獲得重要的原材料。大量私營企業被作為戰犯財產而遭到沒收,蘇聯在自己的佔領區還拆卸了大量的工業,作為戰利品或戰爭賠償。


戰爭打爛了蘇聯很多工業設施

於是從德國找補,拆回去用於重建

(圖:histclo.com)▼


這一系列打擊導致東德在成立之初在經濟上就遠遠落後於西德。究其原因,是蘇聯在戰後初期對德國未來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設想。


戰後德國應該是壓制對象還是培養對象?其實美蘇兩大集團內部均有爭論。美國糾結於「化德國為農業國」的「摩根索方案」與相對溫和的「史汀生方案」之間;蘇聯則糾結是儘可能多的獲得「戰利品」和戰爭賠償,還是盡量將德國人爭取到社會主義一邊來。


此時,德國成了被美蘇拿捏的棋子

棋手就是杜魯門和斯大林

(圖:National Library I of Wales)▼


美國的糾結在1947年初馬歇爾擔任國務卿之後宣告結束,美國決心復興西歐以遏制蘇聯,為此不惜放棄德國東部,一心扶植西部德國,重新成為歐洲經濟發展的引擎。


蘇聯那邊的糾結時間則長得多。在斯大林還活著的時候,蘇聯一方面以獲得實際利益為優先選項,另一方面也沒有完全放棄對德國人的拉攏


其最高目標是創造一個統一的社會主義德國,退而求其次是允許建立一個完全中立的德國,底線是將已經佔領的部分變成一個受蘇聯控制的社會主義國家。


但現實僅容許蘇聯守住底線。從1953年8月起,明確目標後蘇聯改變了對東德的政策。蘇聯放棄了對剩餘賠償金的要求,取消了東德的債務,另外提供了4.85億盧布的貸款,並將33家蘇聯股份公司(SAG)移交給東德,還規定未來駐東德蘇軍軍費的四分之三由蘇聯自己承擔。


赫魯曉夫上台後,對東德加大支持力度

曾經拆除東德工廠的蘇聯,送來了拖拉機

(圖:壹圖網)▼


然而,等蘇聯轉而扶植東德才發現為時已晚。1950年,東德的GDP僅相當於西德GDP的14.2%。兩個德國之間形成的生活水平差距導致東德的居民(尤其是青年人、專業技術人員)大量逃往西德


1961年豎起的「柏林牆」打擊了社會主義的聲譽,但同時人們也可以預測,如果邊境沒有關閉,東德遲早會在經濟上崩潰。


柏林牆是擋不住人們用腳投票的

(圖:history.blog.gov.uk)▼




有商標而無品牌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從東德GDP與佔西德的GDP總量比例(1950年14.2%,1989年14.9%)看,東德只是在起跑時落後而已,東德的發展速度並不比西德慢。


光看GDP的確如此。但問題在於,西德的商品幾乎都是針對市場需求而生產的,在品種、質量和售後服務方面要遠超為應付指令性計劃而進行生產的東德產品。


西德產品充分參與競爭,經受了市場檢驗

1950年,第100000輛大眾汽車誕生

(圖:volkswagenag.com)▼


嚴格說來,東德的產品只有「商標」,而幾乎不存在市場經濟中的「品牌」。做品牌,就為了使本公司的商品與市場上的同類商品區分開來,用品牌加持在商品上的信用來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工廠按計劃生產,各部門按計劃採購

這種模式下,品牌建設就顯得不太重要了

(東德工廠,圖:wiki)▼


上文提到的那些西德品牌,大多已經在市場經濟中搏殺了上百年。二戰結束後,盟軍本來準備嚴厲懲罰其中一些在納粹統治期間助紂為虐的企業,但旋即又因為復興歐洲的需要和冷戰的爆發而將它們「從輕發落」。


即便是遭到盟軍強行解散的法本集團,其拆分後形成的拜耳巴斯夫等依然成了世界知名品牌。


拜爾(BAYER)和巴斯夫是製藥,化工領域的巨頭

(夜色下的拜爾商標,圖:career.bayer.us)▼


而東德經濟的中堅力量「人民企業」(VEB)是一種大型聯合國企,它們是蘇軍佔領當局沒收了大量「容克」資產和蘇占區土地改革的成果。每一個這樣的大型聯合企業都有自己的建築部門、運輸部門等等。


這種企業適合完整、精確地執行中央制定的經濟計劃,但因「大而全」而缺乏生產效率。而且東德企業本質上是在為國家生產,一般都沒有獨立的出口資格,其外貿由德意志國內外貿易部代理。


1951年,一場東德機車製造商展會上

VEB的標誌非常醒目(圖:wiki)▼


在統一之前,計劃經濟固有的「短缺經濟」特性,還能讓東德的消費者們「飢不擇食」,以至於單款產品常常幾十年遇不到競爭對手,生產企業也就難有動力去維護品牌,改進產品。


最為典型例子就是遍布東德的衛星牌小汽車(Trabant)。這款因1957年蘇聯衛星上天而得名的小汽車最初並不落後於時代。排量雖然小得可憐(0.6L),但車也小呀。可是,這款車除了幾處微調之外,自問世之後一造便是30年。老司機們對它怨聲載道。


Trabant P50是該系列的第一款量產車型

大燈和引擎蓋的弧線像一張笑臉,很呆萌

(圖:wiki)▼


首先是動力不足。有這樣一個東德笑話:如何讓衛星牌小轎車時速達到每小時100公里?「很簡單,把它從懸崖上推下去」。此外還有小毛病不斷、火花塞易壞等等問題。


這種汽車最要命是結構脆弱容易散架,以至於西德人都說「塔比」(Trabi,對Trabant的蔑稱)是紙糊成的。


Trabant 601是該系列的第三代車型

(組裝線,圖:tumblr)▼


實際情況是,因為鋼材短缺,衛星牌小汽車的框架中用了硬質塑料,而製造這種硬質塑料的原材料中可能包含過一些回收的紙張。


對於老司機們的抱怨,生產衛星牌汽車的薩克森靈汽車廠(VEB Sachsenring)根本就不在乎。因為一車難求,一位意欲購車的東德工人通常要排十年隊才能如願以償。


兩德合併,國內市場也成為世界市場的一部分後,這類「商標」也就因乏人問津而消失了。


某種意義上,這款車也是東德時代的象徵之一

當東德成為往事,它也走入了歷史(圖:wiki)▼




被收購的命運


而那些確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東德品牌,幾乎都逃不過被西德公司收購的命運。


比如,20世紀德國最有名的光學器材公司蔡司,在二戰後在鐵幕兩側分別分化出西德的卡爾·蔡司股份有限公司(Carl Zeiss AG)和東德的卡爾·蔡司·耶拿人民企業(VEB Carl Zeiss Jena)。


二戰期間,蔡司為德軍生產光學工具

德軍用於配備測距儀的卡爾·蔡司觀察雙筒望遠鏡

(數數有幾個 圖:sportantiques.co.uk)▼


東德蔡司除了可以生產戰前蔡司的拳頭產品康泰時相機(Contax)之外,還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五稜鏡單鏡反光相機,取名為Contax S。


後因西德蔡司已經在西方註冊「康泰時」品牌,遂又將其命名為「潘太康」(Pentacon,取「有五稜鏡的康泰時相機」之意)。


位於東德的卡爾·蔡司·耶拿人民企業(圖:wiki)▼


但這樣一個具有「真材實料」的東德企業,在德國重新統一的同年即遭西德蔡司併購,其命運成為眾多東德優秀企業的一個縮影。


如今,能在本行業取得絕對優勢地位的原東德品牌,可能只剩下在1993年成功完成了管理層收購的起泡酒品牌「小紅帽」(Rotk?ppchen)了。


有人喝過沒?喝過的評論區點評一下

(圖:shutterstock)▼



參考文獻:

Rainer Land, Mitwirkung Ulrich Busch, Einleitung: Regime wirtschaftlicher Entwicklung in West- und Ost-deutschland und die deutsche Einheit unter den Bedingungen des Finanzmarktkapitalismus.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槍口下的日本首相,又多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