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里,能和義薄雲天的關羽相媲美的大義士還有誰?

三國里,能和義薄雲天的關羽相媲美的大義士還有誰?

開場話:如果你穿越回古代,受到當時實力最強的諸侯A重用,手裡有兵有地盤,這時候,你之前的好友兼領導B被諸侯A的好兄弟暴揍,你會怎麼選?

去救就會得罪現任領導,自己的飯碗可能不保,

不救,良心上又過意不去。

怎麼決擇呢?

一起來看看現實版的事例吧。

臧洪,字子源,廣陵郡射陽縣人 。

臧洪的父親臧旻歷任使匈奴中郎將、中山太守、太原太守等職,在任官期間很有聲譽。

臧洪因其父的功績,20多歲時被選為孝廉而為郎。

(這裡介紹下東漢當官的路徑:在東漢中想要獲得六百石以上高級官員編製主要是兩個途徑:一個是「茂才」,一個是「孝廉」。

茂才路徑:每年由三公等國家級領導幹部推薦===皇帝面試===派到縣級崗位進入官僚系統===每年接受三公的考核===然後由縣升郡再進中央。

孝廉路徑:由郡守級高官推薦===由三公考面試===通過後拜為郎官入宮宿衛給皇帝站崗===表現好的派到地方去鍛煉或者進入去尚書台工作

由於「茂才」這種高級推薦權是不用走宿衛郎官那各環節就可以直接進入官僚系統的,所以被三公辟召視為當官的快車道。)

臧洪體貌魁梧,在靈帝身邊表現優異,獲取外放的機會,當上了縣長。

184年,黃巾起義爆發,靈帝大赦天下,士大夫在大赦後重新回到中央,各地豪族也開始重新軍事化,花錢招募或收留流民對抗黃巾軍。

當時中原遍地都是戰場,政府軍和黃巾軍互相攻殺,臧洪就辭官回到老家廣陵郡。

回到廣陵後,臧洪就被太守張超看中,聘為功曹(郡和縣主掌人事的屬官,類似於人事局局長)。

廣陵郡當時屬於較為偏僻的地區,遠離戰火。

在張超的庇護下,臧洪很平穩的度過了黃巾之亂、涼州淪陷、洛陽政變。


其中最驚心動魄的洛陽政變中,外戚和官宦同歸於盡,而幕後的真正策劃者袁紹一不小心被董卓摘走了桃子。(具體可以移步這篇:大魔王董卓是如何掀翻四世三公的袁紹?)


董卓上台後,被侍中周毖等忽悠,外放了一大批士族集團去關東任職。(有名氣的比如說韓馥、劉岱、孔伷、張咨、孔融、應劭、張邈等,其中韓馥為冀州牧,劉岱為兗州剌史,張咨為南陽太守,孔伷為豫州剌史,張邈為陳留太守。對厭惡自己而棄官而走的袁紹也被董卓官方任命為了勃海太守)


可笑的是這幫人後來都成了反董聯軍!


東郡太守橋瑁第一個豎起了大旗,詐稱京師三公發信給各州郡,陳述董卓的惡行,號召各地舉兵討董。


臧洪預感到天下大亂,於是勸張超道:「明府您祖上世代受國恩,你們兄弟倆都掌握著一方大郡,現在王室經此劫數,亂臣賊子未被懲處,這正是天下義烈之士報恩效命之時。眼下廣陵郡比較安定,郡內十分富裕,如果動員一下至少可以徵得二萬人,以此來誅除國賊,給天下人做個榜樣,那將是最大的節義呀!」


張超聽從了他,與臧洪一起西行到陳留去見兄長張邈商議起兵之事。

兩人一拍即合,於是發起了酸棗會盟。(曹操也帶領五千人馬北上投奔了好友張邈。)

張邈在這場討伐董卓的行動中是個至關重要的角色,他不僅號召了數支人馬來酸棗縣會盟,還提供了大量糧草供給,算是酸棗方面的實際指揮人。

各路諸侯到齊後,酸棗盟軍開了一次大會,等到設壇盟誓的時候,各路諸侯都互相推讓,不肯上壇領誓,於是共推臧洪上壇。

臧洪這次可是露了大臉,在諸多地方大佬面前,毫不膽怯,發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說:「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陳留太守邈、東郡太守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當時聽到這篇盟誓,上至刺史將侯、下至卒伍仆隸,沒有不感動振奮的。

自兗州地區首倡義兵後,各地有十二路兵馬齊聚響應,分成四個方向對洛陽的董卓形成戰略包圍:


冀州方向:袁紹負責冀州牧韓馥屯鄴縣,河內郡太守王匡屯河內郡。


酸棗方向:兗州刺史劉岱、陳留郡太守張邈、廣陵郡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郡太守袁遺、濟北國相鮑信。


豫州方向:豫州刺史孔伷屯潁川郡。


南陽方向:後將軍袁術屯南陽郡魯陽縣。



袁紹、孫堅的確出了一把力,而實力最雄厚的兗州聯軍除了曹操主動出擊吃了一場敗仗外(具體可以移步這篇:陳留起兵,曹操軍事生涯的第一場敗仗輸給了誰?),酸棗的十數萬聯軍只知道喝酒吃肉,沒人提去討伐董卓的事。(醒醒吧孟德,都亂世了,大漢就要完了,手裡有兵才是王,你要去玩命,隨便你,咱們可得保存實力。這次的汴水慘敗,是曹操亂世起步的第一戰,也是他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嶺。如果說之前的曹操心中是想匡扶漢室,此戰後他變了,他也要當亂世最強的人。)


之前大出風頭的臧洪有沒有不滿不得而知,但是隨後他卻脫離了不思進取,只知道保留實力的張氏兄弟。


趁著張超派他前往幽州聯絡大司馬劉虞的機會,臧洪到達河間國時,被袁紹拉攏過去。

袁紹見到臧洪也很器重他的才能,當時青州刺史焦和病卒,袁紹於是任命臧洪為青州刺史。(從功曹一躍跳了數級當上了一州的大佬,論官職已經超過了老領導張超)

青州黃巾軍很活躍,連年戰亂,致使「州遂蕭條,悉為丘墟」。

臧洪僅僅花了兩年時間,就將青州治理的「群盜奔走」。

袁紹當時正集中全力在和公孫瓚爭奪冀州,南部戰線基本就靠曹操和臧洪兩人。(曹操那時候還是袁紹的小弟)

曹操一度佔據了兗州全境,但在陰謀三人幫(張邈、陳宮、呂布)的合擊下,又將兗州大部全部丟失。(具體移步這篇:陳宮呂布之亂:兗州全境叛亂的絕境下曹操是如何反敗為勝?)

之後,曹操和呂布互有勝負,雙方將兗州打成了焦土,在嚴重的天災面前曹操和呂布同時陷入了糧食危機,曹操被迫向老大袁紹求援。

袁紹命令青州刺史臧洪率部進入東郡(袁紹算盤太精了,呂布如果消滅了曹操,袁紹在南線將直接與呂布這個強大的對手照面。而出兵不僅可以減輕曹操北面的軍事壓力捎帶腳把東郡的一半控制在了自己手裡,擴大地盤)



臧洪很輕鬆就打跑了呂布在東郡的勢力,並陳兵黃河邊,讓呂布不再敢回大本營濮陽(臧洪的確是個大才,文可治理郡縣,武能率軍得勝)


曹操隨後越戰越強,呂布缺兵少糧,堅持不住了,他派陳宮前往陳留郡,向張邈求援。


是的,曹操的好兄弟、兗州陰謀三人組的核心、酸棗會盟的發起者,大名士張邈在曹呂相爭時,一直十分冷靜的作壁上觀。


他親率主力守在陳留郡的治所陳留縣,弟弟張超守離陳留縣不遠的雍丘縣距離定陶如此之近,就是不出兵,想等曹操和呂布拼光,自己來收漁翁之利?這也許是臧洪離開張氏兄弟的原因吧,毫無大志,只想保存自己的實力,連盟友的死活也不管不顧,這樣的人值得追隨嘛?)



無論陳宮怎麼勸說,張邈就是不出兵,陳宮最終只從張邈那裡要到了一萬人,回援呂布。


曹操和呂布在山陽郡的東緡縣展開了終極對決,已經熟悉騎兵作戰的青州軍在曹操指揮下,再次打崩了呂布。此戰後,呂布、陳宮率殘部向徐州方向逃去,投奔劉備。


曹操乘勝收復兗州各縣,開始來收拾張邈了。


曹軍圍雍丘。


一直待在老巢陳留縣的張邈不敢出兵救援,反而南下去找袁術搬救兵,結果在半路上被自己的部下殺死了。


被圍在雍丘的張超倒是條硬漢,給士兵們鼓勁:「臧洪肯定會來救我們。」


張超的部下都認為袁紹與曹操的關係非常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紹所重用,一定不會自毀前程,而遠來赴難。


張超說:「子源這個人,是天下首屈一指的義士,絕不會背棄自己的原則。只可能會被袁紹約束,來不及救我。」


已經身居高位,坐鎮一方的臧洪在聽到雍丘被圍,危在旦夕後,光著腳大哭,立馬要率領所部兵馬前去救援。袁紹當然不會答應,讓他原地待命。(雖然我們的理念不一致,但您是我的老領導,天下大亂的幾年是您庇護了我,大恩大德沒齒難忘,在恩義面前,權力、地位又算得了什麼呢)


雍丘徹底成了一座孤城,但就在內缺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張超打得異常頑強,守了幾個月,雍丘城才被攻破(張超比他哥哥強太多了,如果一直留在廣陵郡,徐州包括後來江東花落誰家就不好說了,而當初提議張超北上的正是臧洪,所以臧洪一直認為自己虧欠了老領導),張超一家被滅族。


臧洪心如絞痛,立刻宣布與袁紹斷絕關係。(臧洪的駐地離雍丘有多近啊,渡過黃河就能來救張超了,偏偏你袁紹就是不同意!其實袁紹也沒做錯什麼,張氏兄弟本來就不屬於袁紹的陣營,他更不會允許手下的小弟互撕,損耗自己的軍力)



袁紹不理解臧洪的大義(這點曹操就做的很好,哪怕知道關羽是虎狼之將,但是依然默許他去找皇叔),親自帶兵前來問罪,把臧洪圍在東武陽城。


臧洪知道光憑一個小城是無法對抗袁紹的數萬大軍,他把部下叫來,對他們說:「我為大義而死,死有所值,你們沒必要跟著我一起死,你們在城池未破之前,帶著家小逃出去吧。」(多有人情味的領導啊,我有我的做人原則,但是我不會拉你們一起下水)


對城中百姓來說,臧洪只是從青州來的外人,但是就相處了這麼短的時間,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百姓淚流滿面的說:「要死一起死!」

到最後城裡能吃的東西都被吃光了,臧洪又把自己的愛妾殺了分給將士充饑。將士們失聲痛哭,都沒法抬頭看臧洪。

就這樣,明知毫無勝算,仍然沒有一個人叛逃!

最後東武陽城還是被袁紹攻破,臧洪被袁紹所殺。

臧洪有個同縣的老鄉叫陳容,在臧洪手下擔任東郡郡丞,在被圍前去袁紹那裡彙報工作,看袁紹要殺臧洪,他上來求情,袁紹不答應,讓人把他拉出去,陳容大喊:「今日寧與臧洪同日死,不與將軍同日生。」

袁紹於是下令把陳容也殺了。(袁紹身邊不少人對臧洪、陳容之死表示惋惜,認為是「一日殺二烈士」。)

臧洪在城破之前派遣兩個司馬出城向呂布求援,等到他們回來時東武陽已經陷落,皆赴敵而死。

一個人的人格魅力有多大,才會讓那麼多人心甘情願的跟著他一起去死?

臧洪的義薄雲天,真不亞於關羽啊!

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敬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胖貓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