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奇男子: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策馬定江山,老王,還得是你啊

大明奇男子: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策馬定江山,老王,還得是你啊

《斬明》——用人之得失,用權之道路,為你描繪大明王朝的權謀長卷(15)

上一章:文官的覺悟:明王朝的顏色不是黑,也不是白,而是一道精緻的灰

(紫禁城)

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明王朝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一點也不讓朱厚熜同志省心。

朝廷內,李福達之獄把大明王朝鬧了個沸沸揚揚,好幾位高官落了馬,有被廷仗打死的,有流放三千里的,還有脾氣比較大,沒等朝廷的處罰下來,就在詔獄裡含冤自盡的。

在實在走投無路的時刻,有的時候,死亡其實是一種抗爭。

大臣們死就死了,如果你不冤,那是我朱厚熜明察秋毫,如果你冤,那也沒關係,史官以後也會給我朱厚熜記上一筆爛賬,說我是個草菅人命,是非不分的昏君。

朝廷外,廣西府告急,境內十來個州縣紛紛起義造反,老百姓苦大明暴政久矣,現在已經擼胳膊挽袖子揭竿而起,聲勢浩大,已經有點控制不住了。

摺子從地方傳到中央,剛剛當了沒幾年皇帝的朱厚熜大惑不解,不就是一幫小老百姓起事么?怎麼會控制不住?

鄉野之民,無非就是些破刀爛棍,我大明又不是沒有人了,又不是沒有士卒了,怎麼就控制不住了?

很顯然,有這種想法的朱厚熜還是太過年輕了。

如果所有事情都能夠一刀切,都能夠一棒子打死,那麼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問題,也不再需要解決問題的人了。

(起義)

廣西府的老百姓造起反來不要命,一個村五百戶人,那麼參與造反的就有五百戶,一個州府兩萬戶人,那麼參與造反的就有兩萬戶。

的確,他們除了人多之外,基本上沒有優勢。

武器不好,有的拿著自己家掃地的掃帚就上了戰場。

不懂兵法,到了戰場上不會排兵布陣,只會一頓蠻幹。

戰鬥力弱,除了會兩下野球拳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別的招式。

這樣的一支一支的起義軍,別說是一萬人,就算是十萬,百萬,說白了也是白給。

但我們要知道,白給,就相當於是免費的。

而免費的,實則是最貴的。

當時,駐防廣西府的總督,叫做姚鏌。

姚鏌這個人,打仗很猛,戰鬥素養也很高,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提領兩廣軍務兼巡撫。

(姚鏌 形象)

這樣一位戰場上的將才,其實只要他願意,隨隨便便帶著幾萬精兵就能很快平定叛亂,但問題在於,這幫老百姓們能力不夠,可勇氣堅定,寧死不降,如果姚鏌要徹底的平定廣西之亂,那麼他唯一的一條出路就是,把造反的人全都殺光,殺盡,殺絕。

然而,這樣殺人是不現實的。

一來,明王朝沒有這樣嗜血的將領,二來,皇帝是讓你平定叛亂,而不是做一個戰爭機器。

朝廷給出的意見和指示,是招撫黎民百姓,讓他們放下武器,歸順大明。

因為殺人固然能解決問題,但卻不能一勞永逸,或者每一次都解決問題。

今天廣西造反,你把老百姓全殺了,明天廣東造反,你把老百姓全殺了,後天大明一十三省全都起來造反,你還是照殺不誤,到時候整個大明的人口都被你殺完了,你看你還是皇帝么?你看還有誰聽你的?到時候大明還算是大明么?

《孫子兵法》中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子兵法)

有智慧你不用,你非要強攻,那就說明你這個人肯定不是很聰明。

這個世界上最能令人折服的武器,絕對不是暴力和征服,而一定是一點別的什麼東西。

有可能是愛心,有可能是和平,還有可能是忍耐。

反正不管怎麼說,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止一種,鑰匙也不止這一把。

不過,假如想要平定叛亂,那麼就能平定叛亂,那麼這一切也太過容易了。

歷史從不容易。

總督姚鏌倒是十分痛快地承認了自己不聰明,他很快向朝廷上疏,表示這活兒我幹不了,又得打勝仗,還得攏人心,這是純技術工種,你們還是趕緊換個人來吧。

朱厚熜看到姚鏌的奏疏之後,一瞬間倒是理解了。

皇帝開始明白,姚鏌只是一個單純的武夫,讓他來干這種活兒,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了。

不過皇帝很快又陷入了到了一個艱難的境地,那就是,既然又要快速平亂,還要能安撫百姓,還不能造成太過血腥的局面,那麼就說明這件事兒得交給一個能文能武的人去做。

以武平亂,以文招撫。

想法很好,但這樣的人卻不太好找。

(明世宗朱厚熜 畫像)

朱厚熜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王守仁,

在最初的故事中,我們已經短暫的和王守仁同志打了一個照面。

當年寧王朱宸濠叛亂,朱厚照買了最快一班的火車票想要去平亂,結果被王守仁搶了先,把不爭氣的朱宸濠給活捉了。

此後,王守仁任南贛巡撫,在江西各地又屢屢平定了一些民亂,可以說是一個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型人才。

朱厚熜本質上,是很欣賞王守仁的。

一來,他知道王守仁是心學的創始人,是哲學大家,天下文人士子大多數都把王守仁當做偶像,朝廷里的很多大員們也都深受王守仁影響,所以這個人的文化水平,智力程度,以及號召力應該都是沒有問題的。

更為珍貴的是,王守仁本來是文官出身,但無論是帶兵還是打仗都很有一套,別的不說,單是三下五除二把朱宸濠打得心服口服,這就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

並且,王守仁算是個清流派人士,不拉幫結夥,也不跟別人站隊,是一個有啥說啥,只看事理而不看勢力的人。

嘉靖剛剛登基的時候,是十分孤單的。

他在湖北安陸了生活了十來年,初來紫禁城乍到,人生地不熟,一沒背景,二沒資源,碰到王守仁這種大臣,那就約等於是碰到救命稻草了。

不過很可惜,嘉靖前腳登基,後腳王守仁的父親就病逝了。

(王守仁 畫像)

明時的成例,您在朝里無論當多大的官,但凡父母雙親病故,必須辭官回鄉,為父母守孝二十七個月,此謂丁憂,主要用來顯示大明官員的誠孝之心。

這個丁憂制度,從某種角度來說,其實並不太合理,但卻基本上沒有例外。

守得越長,說明您越孝順,而想守的短,或者捨不得職位不想辭職回家,那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除非您是張居正。

按理說,王守仁丁憂也丁差不多了,但他自打一回鄉里,突然覺得如釋重負,日子過得比在朝廷里好多了,所以他之後並沒有再回去上班。

當年他和正德一朝的權宦劉瑾斗過法,結果被劉瑾用板子按著打。

當年他搶了正德皇帝的軍功,結果朱厚照跟他玩冷暴力,朱宸濠這個俘虜,王守仁移交了半年多才算交接完。

他這一生,過得有些太疲憊了。

在他並不算特別漫長的仕途生涯中,他最為想念的,是自己因為得罪劉瑾而被貶到龍場去當驛丞的日子。

後來他重回仕途,發現大家是如此地喜歡自己的心學,如此愛戴自己,以至於自己一天都退不下來。

現在好了,父喪丁憂,自己終於能回家了。

(心學)

所以從他辭職回家之後的將近六年時間裡,王守仁一直在江南各地講學,播撒心學的種子,順便再收兩個得意的門生。

真正的平靜,只有在平靜的生活中,才能獲得。

當然了,這平靜可能也是一份坦然。

王守仁的前半輩子,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目標,就是做聖賢。

為了做聖賢,他可以和他們家後院的竹子較勁,他可以在龍場漆黑的夜幕下發獃,為了做聖賢,王守仁幾乎可以說是有點癲狂了。

那時候他還搞不清楚自己做聖賢的目的,或者說,他只是為了做聖賢,而做聖賢。

但現在如果你問王守仁還想要做聖賢嗎?你很大概率得到的答案應該是不想。(當然這個時候他已經成了聖賢)。

人嘛,似乎就是這個樣子。

得不到想要,得到了覺得這也不過如此。

(守仁格竹)

當年那些努力追求的光芒已經暗淡,雖然王守仁心底里還報以崇高的理想,但他知道,有些理想近在眼前,但有些理想如摘星之事,只能想想。

與其一直仰望天空,倒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到現實主義上來。

是的,王守仁不再是那個少年,他已經步入了中老年。

不過,王守仁很喜歡這份平靜,但朱厚熜很快打破了這份平靜。

皇帝的任命不容抗拒,不容置疑:

王守仁,度假也度夠了吧,別再整沒用的了,趕緊回來上班!

於是,我們的王守仁同志連夜收拾行李,任左都御史,兼兩廣總督,開拔廣西,平定叛亂。

雖然找來了狠人王守仁,但朱厚熜的內心並不樂觀,因為他知道,廣西那旮沓現在的狀況,相當棘手,沒有個一年半載的時間,根本拿不下來,所以皇帝也不指望王守仁去了之後立刻就把一切辦妥,他只希望,王哥可以用他優秀的控場能力,把事情先穩定下來。

但朱厚熜沒有想到的是,王守仁不只是個被呼來喝去,能文武雙修的大明奇才,他更是有明一來的古今第一聖人,完人,賢人。

在王守仁生命最後一段時光中,他會為朱厚熜,送上一份祝福,以及一份大大的驚喜。

看來,擦亮歷史的黑夜,還得是你王守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其實挺有趣 的精彩文章:

同治:2000多年封建帝制時代的最後一次中興,為何沒能興起來?
溥儀: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