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隆美爾的指揮水平真的只相當於師長嗎?

隆美爾的指揮水平真的只相當於師長嗎?

作者:鐵船長

號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是二戰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甚至許多不懂軍事的外行都知道這個名字。但非洲軍規模很小,所以隆美爾的軍事才能一向被質疑,最誇張的認為他不過是個師長。那麼隆美爾的指揮才能到底怎樣呢?


對隆美爾的評價向來特別對立,大體上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英美,無條件吹捧:「歷史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


究其原因,無非是英國在北非吃了歷史上最大的敗仗。雖然英國在新加坡投降的人數更多,但距離本土遙遠,而且沒有制海權,投降的軍隊中也不光是英國士兵。在托布魯克要塞中全是英軍主力部隊,而且是在掌握地中海制海權的情況下,被隆美爾連鍋端掉,臉上實在是太掛不住了。


隆美爾

為了遮羞遮醜,自然只好發揮英國人的「紳士風度」,喪事喜辦,對老對手一番肉麻的吹捧,把悲劇謳歌成「史詩」。然有這個因素,考慮到隆美爾在非洲戰場上,在對方掌握制空權、制海權的情況下,還是給盟軍帶來這麼大的麻煩,堅持了整整兩年,這個戰績含金量還是比較足的。


第二種是蘇俄無底線的貶低:「隆美爾的才能只是一個師長」。


原因自然是政治外交因素。蘇聯承受了納粹德國的絕大部分壓力,所以一再催促西方開闢第二戰場。而英美認為時機不成熟,物資積累的還不「充分」,比如登陸艇就「不足」。事實上二戰期間美國把大部分登陸艇都用到了太平洋方向,太平洋戰場上的登陸艇超過了3萬艘,而歐洲方向一直到諾曼底登陸才積累了6000艘。而英國自己已經焦頭爛額,完全沒有能力生產這麼多的登陸艇,更遑論其他物資。


空降諾曼底

蘇聯為了施加政治外交壓力,反覆強調自己是主戰線,把英美在北非的戰場登陸,包括義大利的南線,都一概貶低為「微不足道」的戰鬥。隆美爾的戰績主要是在率領三五個德國師的情況下獲得的,因此蘇聯方面經過各種斷章取義,再加上標題黨的包裝,把隆美爾的才能貶低為一個「出色的裝甲師師長」。顯然,這個結論完全是指桑罵槐,不值得一駁。


第三種相對比較糾結的結論竟然是德國的。


隆美爾身為第三帝國的戰鬥英雄,在德國收穫的卻並非都是讚譽,更多的是嫉妒。隆美爾被「破格」升為元帥之後,德國的許多老軍人不屑一顧,認為隆美爾指揮的部隊規模太小,不足以當此殊榮。無奈,元首對隆美爾寵愛有加,胳膊擰不過大腿。元首之所以把隆美爾提為元帥,大體有這麼幾個因素。


德軍資歷最老的將領之一倫德施泰特

首先,小鬍子最看重的是西線戰績(對英軍美軍,不包括法國),東線包圍30萬人,不如在西線俘虜3萬人。這跟納粹德國對蘇聯的鄙視以及種族主義思想有關係。


而且,小鬍子並不在乎大規模的包圍戰、殲滅戰,反而看中攻堅戰。比如曼斯坦因再提出「曼斯坦因計劃」的時候,其實已經立下了不世之功,但元首視而不見;在東線佔領了克里米亞半島,俘虜的敵人更多,元首也不以為然;一直到打下塞瓦斯托波爾這個大堡壘,元首才開心的把他提升為元帥。


曼施坦因

隆美爾在托布魯克的戰績自然是與此相彷彿,況且對手是英國人。元首還有一種「堡壘情節」,思維還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塹壕戰的時代里,德國進攻凡爾登功敗垂成令元首耿耿於懷,心理陰影遮天蔽日;所以每次攻下大堡壘,都以為不世之功。塞瓦斯托波爾如此,托布魯克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德國總參部的將軍們對隆美爾不以為然,認為他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在後勤上、在戰略上缺少「理解」。甚至連他的老搭檔凱塞林事後也曾多次地指出隆美爾缺少「全局眼光」,執意要進攻開羅,而不是先穩定後勤線攻佔馬爾他。筆者以為德國將軍們的看法有妒忌的因素,有偏激的因素,然而凱塞林的眼光卻頗為老道,馬爾他的攻防戰確實是地中海戰場的轉折點之一。


凱塞林

看來隆美爾的硬傷,最主要的就兩點,第一是他的部隊規模太小。另外一個就是認為隆美爾不懂後勤。那麼這兩點有沒有道理?我們不妨再細細分析一下。

首先,北非戰場是不是一個「小戰場」?


其實這種看法大多數是受了蘇俄宣傳或者是大陸軍主義敘事觀的影響。北非戰場是一個非常遼闊的戰場,東至開羅蘇伊士運河,西至直布羅陀海峽,北邊是義大利本土,南邊則深入沙漠。戰鬥不但發生在北非的沙漠里,更發生在地中海的波濤中,艷陽高照的天空上,完全是陸海空三維的戰爭。


北非戰場

從大陸史觀來看北非戰役似乎只是幾個裝甲師的廝殺,而從英美的海權史觀來看,地中海戰區本質首先是一個海戰區啊!雙方在北非大陸的拉鋸戰,哪個不是後勤決定的?非洲軍團的覆滅,還不是因為後勤全被掐斷了,補給運不過去,軍人也撤不回來。完全是地中海海戰的結果決定了非洲軍團的命運。所以北非戰場首先是一個大的海空戰區,只不過範圍規模比太平洋戰區小而已。


隆美爾初到非洲的時只有3個德國師,這個時候部隊很少。然而,打勝仗也並不是光靠這3個師,還是有義大利軍隊配合的,雙方加在一起前線戰鬥力量也超過10萬人。在英國掌握制海權的情況下,跨越地中海進行補給,況且機械化戰爭特別消耗物資,其實也只能這麼多了。


北非戰場的德軍和英軍坦克

隨著戰爭的白熱化,雙方都拚命地投入部隊。最終打到突尼西亞戰役德意軍隊全軍覆沒的時候,投降的人數有25萬而英美方面地中海戰區自然也是一再加價,最終英美軍隊總人數已經超過了50萬人,飛機軍艦等技術兵器更是不計其數。至於說北非戰場裝甲師太少,所以是個「小戰區」其實是一個誤解。北非戰場上德國裝甲師最多的時候不超過3個,而義大利的裝甲師可以忽略不計。


但問題是,一個戰場兵力多寡、規模大小,難道只能以裝甲師計算嗎?要是這麼計算,號稱最大的坦克戰的庫爾斯克戰役也不再是百萬人規模了,德國參戰的精銳裝甲師也無非十多個。以此衡量北非出動3個裝甲師不少了,畢竟對於德國來講北非不是主戰場,還全要靠不靠譜的義大利海軍運輸,3個裝甲也就是極限了。


庫爾斯克戰役的德軍

同樣道理,看一看太平洋戰場上最慘烈的沖繩戰役,無論美軍、日軍都沒有出動裝甲師。但雙方出動了幾千架飛機,幾百艘軍艦,幾十艘航空母艦,你能說這是一場小戰役嗎?也就是說戰役的規模大小,不能光用裝甲師的數量來衡量,尤其是對於地中海戰區這種海空戰場。


不妨看一下地中海戰區對陣雙方序列:軸心國:隆美爾的非洲軍團 凱塞林的航空隊 義大利的海軍 加墨索里尼麾下的豬隊友陸軍。盟國:蒙哥馬利的英國陸軍 沙漠空軍家 地中海艦隊 加巴頓的美軍 美國的大西洋艦隊 航空隊。


北非戰場上的英國坦克兵

看看雙方的序列,最保守估計直接參戰兵力超過100萬人(二戰中義大利軍隊總數超過300萬),再考慮到各種技術兵器以及雙方部隊的機械化程度,實力不次於東線的一場大戰役。


隆美爾直接指揮的部隊人數初期雖然比較少,德意軍團加在一起也超過10萬人,到了北非戰役後期,隆美爾直接指揮的部隊已經超過20萬人。再後來在義大利北方或者擔任B集團軍總司令布防諾曼底抗登陸時期,指揮的部隊都已達到數十萬人的規模。這個時候,所謂「人數過少」已經不是問題了。


隆美爾的主要對手蒙哥馬利

隆美爾的「後勤硬傷」,已經被多人實錘了,不但對手這麼說,連德國凱塞林元帥都這麼說。但這麼指責隆美爾其實不太公平,為啥?


他是地面部隊前線指揮官啊!他的任務不就是帶著手頭的兵力猛打猛衝嘛?古人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讓一個前線裝甲兵司令怎麼去「操心」後勤問題?這不是他的責任,也輪不到他插手啊。腦補一下:隆美爾帶著裝甲師在前線「操心」後勤問題止步不前,指揮凱塞林進攻馬爾他島,這不成笑話了嗎?


第一次阿拉曼戰役

最後總結一下:隆美爾的指揮水平是德軍元帥中最出色的之一。


指揮的部隊過少,其實這是一個文字遊戲,只能說隆美爾指揮的德國裝甲師很少。對比一下納粹元帥中最窩囊的保盧斯,指揮的部隊也無非就是30萬人,而且最後被人包了餃子。而隆美爾帶著十多萬德意混合兵團,面對陸海空實力遠勝於自己的對手,還能屢勝強敵,真的很對得起這個元帥頭銜。


保盧斯

至於對後勤的忽略,主要是他的崗位分工和職責造成的,當然他也確實不喜歡面對後勤問題。


不妨再對比一下元首在擊敗法國之後,一氣分封了12個元帥。對付法國這麼一個弱雞,難道12個元帥個個都比隆美爾強?很多其實是運氣太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國民黨為何會失敗?軍隊被包圍還在搶錢、搶糧、搶女人
一戰德國的施里芬計劃,真的是被總參謀長小毛奇毀掉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