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複三失,明朝為何最終棄守西域要衝哈密

三複三失,明朝為何最終棄守西域要衝哈密

和漢唐時期不同,明朝並未佔據西域並設置都護府一類的統治機構,而更多地通過海上交通來進行對外經貿交流。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朝最西北端的疆域就是哈密地區,而哈密也成了明朝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據點。可是面對西北民族的侵擾,明朝沒有全力以赴地保住這一個戰略要地,反而在嘉靖年間徹底把它丟失了。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上圖_ 西域三十六國(漢時期)

  • 洪武、永樂年間對哈密的羈縻統治

哈密地處新疆東部,是新疆通向內地的要道,絲綢之路的咽喉。哈密在漢唐時期被叫做伊吾,是中原王朝控制西域的重要一環。後來這裡被蒙元佔據,改名為哈密。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將元廷趕到了大草原上,元朝分封的肅王察合台後裔兀納失里在哈密宣布割據建國,成了新的哈密國。

明將馮勝、傅友德打下河西走廊後,朱元璋意識到了哈密地區作為西北咽喉的地位,於是試圖招撫該地區的各族部眾。他招撫了撒里畏兀爾的首領卜煙帖木兒,在當地設置安定衛。隨後明軍進攻西北的北元殘餘勢力,將戰線推進到哈密門口。1388年,藍玉帶著十幾萬明軍在捕魚兒海幾乎將北元王室一網打盡,北元末帝僅以身免。在徹底打散了北元勢力後,朱元璋派出使者前往哈密招撫兀納失里。

上圖_ 藍玉(?―1393年), 明朝開國名將

1391年,兀納失里在戰勝周圍的部落後,「遣使請於延安、綏德、平涼、寧夏以馬互市」。如果朱元璋同意,那麼哈密國的勢力就會擴展到河西走廊,直達隴東和寧夏地區。因此這一行為在朱元璋看來是在對明朝示威,同時探知明朝的虛實。於是朱元璋以哈密地方阻遏西域各國來往貢使,同時半道邀劫貢物為理由,派左軍都督金事劉真、宋晟進攻哈密國。

此時的明軍哪裡是小小的哈密能夠抵擋的,哈密城很快被攻破,兀納失里向西逃亡,並向明廷上貢請罪,自覺成為明朝的藩屬國。然而蒙元時期的西北戰亂太多,殺伐過重,使得河西地區幾乎成了赤地千里的無人區,明軍暫時無力在此成規模駐軍。於是明軍打下哈密城,逼迫兀納失里服軟後就撤退了。1397年,朱元璋在今新疆和田地區設置罕東衛,對當地進行羈縻統治,進而完成對哈密地區的包圍。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承繼了經略西北的方針。1403年,他派遣使臣亦卜剌金前往哈密撫諭哈密國新王安克帖木兒。當時朝臣提議延續元朝的做法,將他封為肅王,以彰顯明朝取代元的統治後能夠繼承元的版圖。但是朱棣覺得封他一個新的王,不影響我承繼西北疆土,於是在1407年將安克帖木兒封為忠順王,意在突出哈密對明朝的忠順之心。

上圖_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樂皇帝

儘管在名義上進行了冊封,明廷對哈密國的控制力還不強。而草原上的韃靼首領鬼力赤與明朝作對,不滿哈密內屬明朝,派人將安克帖木兒毒死。朱棣在派人去徵得哈密地方勢力的同意後,將多年前俘獲的哈密王子脫脫送到哈密,繼承忠順王的王位。然而當地勢力只是因為畏懼明朝的勢力而同意脫脫繼承王位的,內心並不認可這位新主。哈密舊王母為代表的地方勢力在脫脫上位後,採取各種手段排擠他,最終將他趕出了哈密。

朱棣原本是想搞區域自治,只要你們認同脫脫當王,其他的事情你們都可以自己做主,朝廷不加干涉。結果當地勢力敬酒不吃吃罰酒,朱棣下詔狠狠訓斥了王母與大小頭目。為了保證對哈密的控制力,朱棣在哈密設置新的哈密衛,派長史、紀善等朝廷官員協助脫脫管理哈密,實際上是替脫脫把控哈密的政務和律法。

上圖_ 明朝哈密等衛

有官員提議在哈密駐軍,設置把總之職。但是朱棣出於懷柔遠人的思想,考慮到當時沒有能夠威脅明朝西北疆域的勢力,而哈密本地的政局和民族關係又比較複雜,拒絕了這一建議。但是他沒想到脫脫在任時沉迷酒色,不理國政,結果把自己命玩沒了。朱棣痛心之餘,還是派官員前往祭奠,順便封「忠謹誠恪,眾所推服」的免力帖木兒為忠義王。這個新的忠義王上位後對明廷格外殷勤,多次上貢千匹戰馬,因此也更加深了明廷對他的信任。朱棣也是給予哈密和忠順王很多的賞賜,其地位排在西北眾多朝貢國之前。

免力帖木兒去世時,恰逢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之前的忠順王脫脫在明朝皇室眼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於是朱瞻基封脫脫之子卜答失里為忠順王,既肯定先王對明廷的忠順,也敲打他讓他聽話。同時為了制衡哈密地方勢力,朱瞻基又冊封免力帖木兒的弟弟脫歡帖木兒為忠義王。這樣下來,哈密就有了兩個王,而忠順王以及當地的軍政官員任免權都在明朝手裡,明朝事實上將哈密納為了領土。明朝在西北設置的「關西七衛」總體上是穩固的。

上圖_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

  • 蒙古人不斷侵擾哈密地區

明廷對哈密的地位這麼重視,是希望它能夠成為拱衛明朝西北疆土的屏藩。可惜這位新的忠順王性格懦弱,不能掌控局面。而哈密內部有回回、畏兀爾、哈剌灰三大部族勢力,它們互相之間很不團結,回回人甚至引來吐魯番人入侵哈密。兩王就治理哈密的問題也發生了政治鬥爭,結果導致哈密和瓦剌、吐魯番,乃至東邊的各個衛所的關係都很僵,甚至大打出手,對哈密的實力消耗很大。

給這時候明朝和哈密關係帶來重大變化的,是瓦剌人的崛起。由於明朝的戰略失誤和對北疆防禦體系建設的疏失,養出了一個統一蒙古草原的瓦剌。其首領也先在1442年進攻哈密和關西諸衛,掠奪了許多人口和牲畜。忠順王向明廷請求支援,可是明廷只下令邊將嚴加守備。在也先掠奪了哈密王母、王后和一百多位撒馬兒罕貢使後,明朝還是只在口頭上勸慰哈密「克效忠勤」。在強大的瓦剌人面前,忠順王扛不住壓力屈服了,開始配合瓦剌人的侵邊行動。

上圖_ 明時期 韃靼 瓦剌 地圖

明朝對小弟不伸出援手的行為,看似沒有擔當,但是此時的明朝北疆已經被也先搞得夠嗆了,無力再去幫助哈密。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帶著號稱50萬大軍討伐也先,結果在土木堡被打得大敗虧輸,本人都被瓦剌人俘虜。哈密見明朝這麼不給力,依然保持著和瓦剌的合作關係。這其實也怪不得哈密人不忠誠,明朝這時候實在沒有個老大的樣子。但是將哈密視為自己領土的明廷認為哈密這就是背叛,皇帝下詔斥責忠順王,邊將甚至主張斷絕和哈密的朝貢關係。

也先死後,瓦剌勢力退出漠南地區,韃靼勢力重新佔領漠南。韃靼首領癿加思蘭也覬覦哈密的人口和財富,在1462年攻破了哈密城。王母逃跑後請求明朝選擇忠順王阿兒察的一個兄弟掌管哈密,但是明朝只讓她等候命令。就這樣,瓦剌和韃靼人對哈密的侵擾持續了十年之久,癿加思蘭也成為這時期擾亂明朝西北邊防的主要人物。

上圖_ (古代)絲綢之路路線圖

  • 吐魯番汗國與明朝對哈密的反覆爭奪

1456年,東察合台汗國的東部分裂為吐魯番汗國,和哈密王室同屬東察合台支系。1472年,吐魯番汗國強大起來,開始對哈密地區進行攻掠,試圖霸佔前往明朝的貢路控制權並掠奪絲綢之路上的商隊和使者。哈密衛在內亂和被蒙古人劫掠了幾番後,實力已經十分衰弱,因而無力抵抗吐魯番汗國的侵擾。1473年,吐魯番大汗速檀阿力率軍攻破哈密城,將執政的哈密王母俘虜,並扣下了明朝賜給哈密忠順王的金印。

兵部尚書白圭認為哈密是朝廷分封的藩籬,不能棄之不顧。應當派官員前往吐魯番汗國,責令他們退出哈密,並且讓赤斤蒙古等衛所組織兵馬備戰,讓甘肅總兵也相機行事。可是明憲宗朱見深認為吐魯番是外藩,和瓦剌韃靼一樣只是搶一把就走,不需要派朝廷官員前往,只需要讓關西各衛所自己擊退吐魯番的入侵就行。可是吐魯番此時的力量比關西各衛更加強大,而且占著哈密不走。於是明廷派遣都督同知李文、右通政劉文赴甘肅經略,會同關西各衛所兵馬,擺出一副作戰的姿態。

上圖_ 朱見深(1447年—1487年),即明憲宗

沒想到這兩位老兄在苦峪城(今甘肅省瓜州縣)集結好兵力後,面對嚴陣以待的吐魯番軍隊,他們既然慫了,逡巡而不敢進。而朱見深只是下詔書讓吐魯番人退兵,也沒有真打一場的打算,而是拒絕吐魯番貢使來明朝,甚至在1477年將哈密衛遷到了苦峪城。吐魯番見明朝沒有打仗的慾望,更加不把皇帝的命令當回事,在侵佔了哈密後,進一步開始劫掠關西各衛所。

朱見深和明朝大臣們在西南叛亂、西北建州女真和韃靼的問題上,都是毫不手軟,可是在西北吐魯番的問題上卻顯得毫不在意,反而執著於哈密都督罕慎只是原忠順王的外甥而不是直系後裔,想要找到一個來繼承忠順王的位置。罕慎多次請求朝廷按照原來忠順王在位時的慣例給予哈密衛封賞,結果都被明朝拒絕,只按減少後的標準予以賞賜。

罕慎心想,既然你看不起我,又不肯出兵幫忙,那我自己想辦法收復哈密好了。1482年,罕慎和甘肅將官王璽商議,藉助赤斤、罕東二衛的兵馬,夜襲哈密城,擊敗土魯番守將牙蘭,成功收復哈密地區。甘肅將官王璽上奏朝廷,說既然哈密已經收復,請求忠誠的罕慎都督承襲忠順王的位置吧。可是明廷不知道為何總對忠順王后裔有執念,而且覺得罕慎既然能自己想辦法收復哈密,那更說明吐魯番的入侵是小問題,不用大費周章。到了成化末年,罕慎終於獲封忠順王。

上圖_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

明孝宗朱佑樘即位後,吐魯番的新汗阿黑麻也出道了。他覬覦哈密的人口與財富,又開始了侵奪哈密的計劃。他用計誘殺了罕慎,隨後大舉出兵攻克哈密城,哈密部族大批逃往苦峪、沙州等地避難。面對吐魯番新的挑釁行為,有的大臣認為應當繼續讓哈密人會同關西各衛,向1482年那樣收復哈密城。有的大臣提出應當對吐魯番閉關絕貢,派一大將直接把吐魯番汗國揚了。

阿黑麻奪取哈密後,厚臉皮地請求明廷封他為哈密王,這自然遭到明廷的拒絕。但是明廷還是沒打算大舉興兵,只是扣留了吐魯番使者,對吐魯番實行減少貢賜等經濟制裁。阿黑麻不敢進攻明朝邊境,又被經濟制裁得很是頭疼,只能選擇服軟,於1491年退出哈密。同時明廷下令安撫逃難的哈密民眾,立蒙元皇室後裔陝巴為忠順王。

但哈密剛收復,其中一個哈密頭目阿木郎尅扣明朝對土魯番的賞賜,還帶人搶掠吐魯番人的牛羊。這下讓阿黑麻找到了東進的機會,與1493年再度攻下哈密城,俘虜陝巴,進兵甘肅邊境。兵部尚書馬文升上奏說阿黑麻桀驁不馴,必須要出重拳。於是明廷於1495年命許進為甘肅巡撫,負責奪回哈密。許進帶著四千明軍發起進攻,但是吐魯番守將牙蘭聽聞明軍前來,馬上帶著兵眾逃走了,明軍只得到一座空城。明軍也沒有留下來駐守,結果吐魯番人第二年又拿下哈密,讓撒他兒並哈密頭目安克孛剌駐守哈密城。

上圖_ 明朝北軍士兵(左)和南軍士兵(右)

這次的爭奪戰比較有意思。還沒等明朝出兵,安克孛剌就暗中與瓦剌頭目小列禿謀劃,藉助瓦剌人的力量消滅了撒他兒的部眾,佔領哈密城。阿黑麻帶兵前來,見到瓦剌人的騎兵就慫了,趕緊撤退。從這可以看出,此時的瓦剌人和明朝的關係不像正統、景泰時期那麼緊張,在西北問題上有點「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意思了。明朝對阿黑麻再次實施經濟制裁,迫使他送回忠順王陝巴和明朝金印。

可是在吐魯番的多次佔領和經營下,哈密本部出了許多心向吐魯番的內奸。他們在總制三邊軍務王越的震懾下,暫時同意陝巴當忠順王。可是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間,陝巴去世,其子拜牙在手下的攛掇下,竟然公開叛逃到吐魯番汗國,這無疑是重重地打了明廷的臉。

倘若當初明廷下定決心,組織大軍掃滅吐魯番汗國,哪來後邊這麼多麻煩事。此時的吐魯番可汗滿速兒與西部新成立的葉爾羌汗國可汗賽德汗達成和議,隨即大舉侵犯甘肅地區,包圍肅州城,殺死游擊芮寧。1517年,在朱厚照率大軍和韃靼小王子大戰的同時,兵備副使陳九疇聯合瓦剌人一起進攻滿速兒。正兒八經的野戰,吐魯番是真不行,直接被打哭了,屢次遣使求和。不過明廷對怎麼處置吐魯番意見不一,也沒有再次揮舞經濟制裁大棒。

上圖_ 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

  • 嘉靖年間最終放棄收復哈密

明世宗朱厚熜登基後,面對吐魯番對西北的侵擾,楊廷和等大臣決定用處死勾結土魯番的哈密使臣寫亦虎仙,表明朝廷對吐魯番的強硬態度。1524年,滿速兒率領二萬騎兵,一路破襲關西各衛,再度攻打肅州城。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瓦剌人站在了吐魯番人一邊,因而西北疆土態勢空前嚴峻。

明廷不得不大舉出擊,命兵部尚書金獻民總制軍務,在肅州城下大破吐魯番軍隊,陣斬滿速兒的大將火者他只丁。如果明廷乘勝追擊,未嘗沒有再度收復哈密的希望。可是明廷正在就「大禮議」事件鬥爭不斷,吐魯番人趁機謊稱自己之前入寇邊境,是因為甘肅巡撫陳九疇故意挑起邊患。朱厚熜鑒於其之前就謊報滿速兒被斬殺的戰功,數罪併罰,掀起「封疆」之獄,處置了陳九疇等四十餘人,進而楊廷和也被罷官。

上圖_ 楊廷和(1459年10月15日 —1529年7月25日)

「封疆」之獄看似是因哈密之事而起,其實質是嘉靖帝朱厚熜借「大禮議」事件打壓以楊廷和為首的朋黨,最終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威。但是朱厚熜在解決了「大禮議」事件後,仍舊要處理吐魯番對西北的威脅問題。當時明朝甘肅地區的軍事力量比起成化、弘治年間崩壞了很多,因此不少大臣主張不要對吐魯番閉關絕貢,要努力增強甘肅地區的軍備建設。

恰好1528年滿速兒手下大將牙木蘭歸附明朝,王瓊、胡世寧等大臣就如何解決哈密問題進行了一番大討論,認為朝廷沒有足夠的武力再度興復哈密,如果能同吐魯番搞好關係,一樣能解決西北疆土的威脅問題。比起兇狠的瓦剌和韃靼人,哈密在吐魯番手裡更保險。最終,朱厚熜同意他們的意見,默認吐魯番對哈密的佔領狀態,讓吐魯番取代哈密成為西北最重要的朝貢國。

上圖_ 明朝版圖

明朝最終放棄哈密,其一是因為明朝的國力和軍力逐漸衰退,難以再控制西北局勢,而瓦剌和吐魯番汗國的實力增強,成為左右哈密局勢的關鍵力量。其二是明朝統治階層沒了太祖、成祖年間開拓進取的精神,轉為保守和內斂的戰略思維,對哈密之事始終不甚重視。從「西域萬里皆為我屬」,到「守住甘肅就算成功。」關鍵時候不敢為小弟出頭,那麼小弟自然也難以再跟隨大哥。其三是哈密本身實力弱小,當地政治和民族關係複雜,和周邊各族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繫,因而難以始終堅持對明朝的忠誠和向心力。

作者:鐵騎如風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明史》《明實錄》《四夷考》

[2]陳高華 《明代哈密土魯番資料彙編》

[3]趙亞軍 《從「內疆」到「外城」:明代對哈密的經略》

[4]赫志學 《明代哈密衛研究》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冷戰時期,為何朝鮮軍力強於韓國,大有主導朝鮮半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