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怎樣才能突破塹壕防禦?看看一戰中這位沙俄將軍的全新戰術

怎樣才能突破塹壕防禦?看看一戰中這位沙俄將軍的全新戰術

作者:曲調闌珊

在同盟國與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對抗中,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中。隨著1914年薩拉熱窩的槍聲響起,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規模的大戰爆發。


與英法盟友不同的是,迅速動員起五百萬大軍的沙俄在戰場上表現糟糕。有著「歐洲壓路機」之稱的沙皇俄國,讓尸位素餐的將軍們驅趕著被稱為「灰色牲口」的徵召兵,先未能達成迅速擊敗德奧的戰略目標。時間進入到1916年,沙俄最凌厲的攻勢——布魯西洛夫攻勢即將到來。


俄軍



戰役背景

西線戰場上,1916年2月,在德軍的突然攻擊下,法國凡爾登要塞陷入火海。法國人為了保衛這座巴黎的門戶,陸續投入了一百多萬人,而德軍為了儘快擊潰法國,也陸續投入了125萬人。巨大的戰場壓力使得法國人力不從心,他們呼籲俄國盟友在東線發動一場攻勢來緩解德國人的進攻。


俄軍策應法軍發動了羅納起湖戰役雖然客觀上策應了法國盟友,但是對於東線戰場來說收效甚微。所以俄軍名將布魯西洛夫準備在西烏克蘭地區策劃一場對相對弱小的奧匈帝國的攻勢,分擔西線英法聯軍以及南線意奧戰線上義大利的壓力,並儘可能將奧匈帝國逼退出戰爭。


凡爾登戰役

布魯西洛夫是一戰沙俄最富有才華的將軍,1914年戰爭爆發時,他擔任俄軍第八集團軍的司令,並在日後不斷晉陞。1916年,已是西南方面軍總司令的他,向俄國最高司令部提交了作戰計劃,並獲批准,布魯西洛夫隨即帶著西南方面軍開始準備戰役。




戰前準備

儘管俄軍最高司令部同意了布魯西洛夫的作戰計劃,但是由於阿列克謝·埃弗特上將奉行防禦戰略,強烈反對攻勢,因此俄軍最高司令部否決了布魯西洛夫獲得臨近戰線支援的請求,布魯西洛夫率領的西南方面軍不得不獨自打響攻勢。


布魯西洛夫將軍

面對著俄軍不高的士氣和奧軍嚴密防守的戰線,布魯西洛夫必須要做出改變才能有所突破。在19世紀時,由於滑膛槍的精準度和射程不高,各國作戰多採用散兵陣線。20世紀初,隨著後裝線膛槍、黑火藥的普及和機槍的大規模列裝,散兵陣線逐漸被拋棄,各國都開始採用集中突破的戰術,戰場長度大多都在數十公里。


布魯西洛夫改變了以往集中突破的戰術,而是擴大了戰線長度,採用「多點進攻一點突破」的戰術。這種戰術的好處在於,一點突破之後,敵軍會對防守的戰線進行增援,而其他戰線上的部隊就可以利用敵軍增援的空隙再次實施突破。


為此,他讓手下的將軍們選擇了三十個突破點進行攻擊,他讓一線的士兵大量配發手榴彈以完成對戰線的突破。他改變了以往曠日持久卻收效甚微的炮擊,而是訓練炮兵對敵軍薄弱地帶進行精準而快速的射擊。他開始隱秘的向前線運送部隊。而這樣的戰術改革,將對本次攻勢甚至以後的戰爭產生巨大的影響。


俄軍炮兵



戰役過程:奧軍雪崩潰逃

為了策應義大利與奧匈帝國的戰鬥,布魯西洛夫集結了包括57.3萬人,1770門輕炮,168門重炮,於1916年6月4日開始了大規模攻擊。俄軍西南方面軍由北至南分別為第8、第11、第7、第9集團軍在北起烏克蘭的杜布諾,南到羅馬尼亞邊境的德涅斯特河長達440公里的戰線上發起攻擊。其中第八集團軍為主攻力量。


1915年俄軍的潰敗,以及義大利加入協約國對奧匈帝國宣戰,使得奧匈帝國逐漸將戰略重心移向義大利。但是儘管如此,東線奧軍仍然保留有步兵45萬,騎兵3萬,以及1800多門火炮。他們分布在東線戰場以防禦俄軍西進。


奧匈帝國步兵

奧軍總共布置了三道防線。戰爭開始前,秘密轉移到進攻陣線的俄軍就已經對奧軍陣地進行了包括飛機偵察在內的嚴密偵察。所以,在進攻開始後,布魯西洛夫可以指揮炮兵對奧軍陣地防禦的薄弱的的地方進行精準的炮擊。


緊接著便是派出小股精銳的突擊兵,對奧軍陣地防禦弱點進行滲透攻擊,隨後主力部隊進行跟進。整個戰線400多公里有30多處突破口,而被突如其來的攻勢打得昏頭轉向的奧軍不僅防線連連丟失,連指揮官都不知道要去支援哪裡。一場雪崩式的潰逃開始了。


俄軍於6月8日便奪取了五十多公里外的盧茨克,奧軍司令約索夫·斐迪南大公甚至只能在俄軍攻進城前撤離,由此可見俄軍突進速度之快。到奧軍全線撤軍的時候,俄軍已經俘虜了20萬的奧軍。


奧軍炮兵

但是由於阿克列謝·埃弗特上將率領的西方面軍遲遲沒有投入戰鬥,導致布魯西洛夫繼續突擊會面臨巨大風險。而盧茨克陷落的當日,德奧兩國已經通過決議決定分別從西線戰場和南線戰場向東線戰場增兵以遏制俄國人的攻勢。


布魯西洛夫下令已經完成突破奧軍防禦的的部隊停止進攻,整軍休息。在7月時,布魯西洛夫開始再一次的向德奧聯軍發起攻擊,阿列克謝·埃弗特上將的西方面軍也組織了效果不大的進攻來策應布魯西洛夫。不過由於德奧聯軍的增援已經抵達,俄軍的攻勢開始緩慢且傷亡陡增。在9月,兵力不足,傷亡增加的西南方面軍已無力發動任何攻擊,布魯西洛夫攻勢結束。


俄軍步兵操弄機槍



影響

布魯西洛夫攻勢是俄軍在經歷了1915年大潰敗之後,再次將戰線推進至喀爾巴阡山一線的反攻。俄軍此次凌厲的攻勢,在自身傷亡50萬人的情況下,累計殲滅了德奧聯軍百萬餘人,成為世界戰爭史上士兵傷亡最多的戰役。奧匈帝國元氣大傷,從此以後無力發動進攻性戰役,只能被動防禦。


要知道進攻前,俄國人的兵力和躲在戰壕後面的奧軍人數相差的並不算很多,而本可以以逸待勞的奧軍卻付出的如此巨大的傷亡,就不得不歸功於布魯西洛夫發明的新戰術。


俄軍押送奧匈帝國俘虜

這套戰術改變一戰以來面對戰壕重點突破的局面,利用小股精銳部隊多點快速突破敵軍的戰壕防禦,這成了一戰後期德軍暴風突擊隊的靈感來源,更是促進了二戰閃擊戰的形成。


儘管這是一場成功的突擊,卻不能幫沙皇扭轉國內糜爛的局勢。一戰時,沙俄總共動員了1200萬軍隊,至布魯西洛夫攻勢前,沙俄因為士兵戰鬥力低下,將軍們的昏聵無能,已經損失了500萬人,這些士兵被稱為「沙皇的灰色牲口」在衝鋒中承受著巨大的傷亡。布魯西洛夫攻勢又增加的50萬傷亡,無疑是在羅曼諾夫王朝沉重的統治中又壓上了一座大山。


俄國人民終於發現,一條條逝去的生命,僅僅是達官顯貴們上報給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報告中一個個冰冷的數字。終於在1917年,覺醒的人民在二月革命中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但是當他們發現新成立的由俄國資產階級所領導的俄國臨時政府依舊不把他們當人,他們便順應時代洪流,選擇布爾什維克推翻這個反動的臨時政府。


二月革命



結語

對於這次策劃實施戰役的總指揮——布魯西洛夫,史學家們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場一戰俄軍取得最大勝利的戰役。布魯西洛夫雖然為沙俄將領,之後也為俄國臨時政府服役過,但是他本人並不贊成內戰。在他的獨子參加紅軍並在與白軍作戰的過程中被俘虜槍決後,他本人便加入了紅軍,並擔任紅軍的軍事顧問,指導托洛茨基訓練部隊,指導蘇俄內戰和蘇波戰爭。


1924年,布魯西洛夫從紅軍退役,1926年去世。這位一戰沙俄最具傳奇色彩的名將由白轉紅,在莫斯科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魏明帝如果像其祖父曹操那樣長壽,司馬氏還能篡奪曹魏天下嗎?
北宋的滅亡,根子上是對大唐中後期錯誤的矯枉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