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韓國和日本的綜合國力比起來究竟誰更強

韓國和日本的綜合國力比起來究竟誰更強

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領域有一個詞叫「東亞怪物房」。東亞的中國是與美、俄等量齊觀的世界級軍事強國,而日、韓的軍事實力單獨拎出來放到歐洲、中東、非洲、南美都是地區霸主級別的存在。東亞國家的強大不只是體現在軍事實力上,也同樣體現在經濟科技實力上。目前中、日、韓在造船業、再生醫學、區塊鏈、網路安全、虛擬現實、無人機等領域都屬於領先多數國家的存在。

中國在東亞國家中是經濟總量最大、軍事實力最強、國土面積最大、人口數量最多、工業體系最完整的。日、韓的綜合國力無法與中國相比,但把日、韓放在東亞以外的地方也能吊打別人。那麼日本和韓國比起來究竟誰更強呢?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日本比韓國強。畢竟韓國在歷史上曾是日本的殖民地。可我們現在討論的並不是歷史上的日本與韓國比起來誰強的問題。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日本、韓國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二戰前的日本雖說也是世界列強之一,但在西方國家面前仍被譏諷為「貧窮帝國主義」。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化水平、軍事實力放到歐洲戰場其實是不夠看的。至於韓國在剛擺脫日本殖民統治之時是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可如今的韓國卻已躋身發達國家行列。我們現在要討論的是日、韓兩國在經歷過去幾十年翻天覆地的變化後誰更強的問題。

事實上如今的韓國在某些領域其實已超越日本。2021年全球民用船舶領域的訂單被中國、韓國和日本的造船企業所瓜分:中國船企訂單約為全球訂單總量49.86%,排名第二的韓國全球佔比為37.94%,而日本在造船業領域只能屈居第三。目前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排名世界第一,而排名第二的中國在很多方面也已有完全不輸美國的實力,韓國在這個領域排名世界第三,日本在這個領域排名世界第四。

由此可見韓國確實在造船業、人工智慧等領域超越了日本,但總的來看日本在這些領域也並不比韓國差多少。可日本在其它領域相比韓國就有很明顯的優勢:韓國在汽車製造業領域只有現代、起亞這兩大國際知名品牌,而日本則有豐田、本田、日產、三菱、鈴木等國際知名品牌。在世界汽車行業前10強中日本的豐田、本田、日產都入圍了,而韓國只有現代汽車一家入圍而已。

在2017年現代和起亞的營業收入分別是696億美元和473億美元,而日本豐田汽車一家的營業收入就高達2651億美元。這麼對比不難看出日、韓兩國在汽車產業領域的差距。在半導體晶元技術領域近二十種必需原料之中日本就獨佔3/4的份額。2016年日本互聯網帝國軟銀集團收購了半導體技術設計大佬ARM。現在的日本既在上游有著設計核心,又在下游摸著產品製造,還在中游把控著原料。

這就是為什麼2019年日本一對韓國實行半導體原料斷供就讓韓國半導體企業大受打擊。日本對韓國的產業優勢並不僅限於汽車和半導體行業。2021年日本的鋼鐵產量位居全球第三位,而韓國則位居全球第六位。同年日本的發電量位居全球第五位,而韓國則位居全球第八位。2021年日本的工業增加值僅次於中國和美國,而韓國的工業增加值則排在日本和德國之後。

2021年日本的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和中國,而韓國的經濟總量則排在全球第十位。日本在發展實體產業的同時其流行文化與工業製成品一樣開始佔據國際市場。在中國有一代青少年是看著日本動漫成長起來的。事實上動漫產業在日本是和影視、音樂等所有文化娛樂產業結合在一起構成龐大周邊產業鏈的。目前日本作為全球第二大音樂市場每年能創造出近30億美元的產值。

如今的日本是亞洲少有的可以同時利用工業、農業、貿易、金融以及文化產業賺錢的國家。如果說動漫是日本對外文化傳播軟實力的典型代表,那麼影視劇就是韓國對外文化傳播軟實力的典型代表。日、韓兩國的文化輸出在亞洲範圍內各自形成了日流、韓流。總的來看日、韓兩國在文化輸出方面的能力不相伯仲,但日本在經濟產業方面相比韓國佔據絕對優勢。

眾所周知日本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和加害國在戰後受到了政治軍事方面一系列限制。目前韓國現有的軍事力量略強於日本,但韓國在軍工潛力方面明顯不及日本。總兵力為69萬的韓軍是世界上規模排名第六的武裝力量。這比日本、德國、英國三國的兵力加起來還多。約49.5萬人的韓國陸軍擁有超過2600輛主戰坦克、超過2700輛裝甲車、超過5800門火炮;相比之下日本陸上自衛隊裝備有坦克1090輛、裝甲車710輛、自行火炮640輛、牽引火炮6240門。

韓國陸軍裝備的坦克中光是達到第三代主戰坦克標準的K1、K2就有兩千多輛。這個數字在全球範圍內也就僅次於中、美兩國。約6.5萬人的韓國空軍擁有各類型飛機總數超過800架;相比之下日本航空自衛隊擁有各種作戰飛機498架。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名義上沒有航母,但日本海自的7艘准航母與航母相似度很高,所以具備在戰時狀態下改造成輕型航母的基礎。相比之下韓國海軍符合準航母標準的只有一艘獨島號兩棲攻擊艦。

韓國在軍力規模上超過日本,在陸軍和空軍的武器裝備方面也優於日本,但在海軍裝備方面落後於日本。當然這和日本在戰後受到軍事限制的客觀現實有關,可日本的軍工潛力卻是韓國比不了的。戰後的日本不能在明面上發展軍事實力,但卻建立了門類齊全、水平較高、寓軍於民的軍事工業體系。日本的很多民用技術其實都可以在戰爭狀態下轉化為軍事技術。

日本的三菱重工就是典型的兼營民用產業和軍工產業的大企業。在世界武器銷售額排名前100名企業中三菱重工位居第27位。日本軍工在隱形技術、半導體技術、精確制導技術和基礎材料等方面處於世界一流水平。日本不僅在軍工潛力上強於韓國,而且還具備戰略縱深和人力資源優勢。日本的國土面積大約是韓國的3.8倍,日本的人口數量大約是韓國的2.5倍。

就這還沒計算日本的領海面積在內。我們說起日本往往只注意到了其37.8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上缺乏各種資源,卻往往忽略了日本還有31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361萬平方公里的漁業水域。我們的教科書上說日本資源匱乏更多是著眼於傳統的陸地資源而言,但日本在海洋資源方面實際上是一個充裕的大國。事實上日本在戰略縱深、戰略資源方面相比韓國有著明顯的優勢。

總的來看韓國和日本可能只有在對外文化輸出方面的實力不相伯仲。韓國在造船業、人工智慧等幾個產業領域相比日本略佔優勢,但在經濟產業領域的整體實力上相比日本仍有明顯的差距。韓國目前現有的陸、空軍事力量略強於日本,但日本在海軍實力、軍工潛力、戰略縱深、人力資源等方面具有優勢。如果要比較綜合國力顯然日本仍明顯要強於韓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的精彩文章:

英國和法國這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究竟誰更強大呢
為什麼八九十平米的房子在香港會被稱為「千尺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