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韓國外長為中國發聲,不是示好,是真被美國逼得沒轍了

韓國外長為中國發聲,不是示好,是真被美國逼得沒轍了

最近,韓國外長朴振在一場活動中公開為中國發聲。稱中國是韓國重要的經濟夥伴,排除與韓國緊密合作的中國,就難以談及印太地區的未來。當消息被報道後,一時間引發了外界的熱議,很多外界人士開始猜測,韓國是要向中國示好嗎?

說實話,外界會有這樣的輿論不難理解,因為最近一段時間,韓國尹錫悅政府可以說是頻繁地對中國釋放善意。先是韓國總統尹錫悅在佩洛西竄台後,刻意躲著不見面,隨後韓國外長朴振訪華,更是與中國外長達成了多項共識,其中包括「薩德」部署以及中韓兩國的晶元貿易。

最為重要的是,韓國外長朴振的言論,多少有點含沙射影暗指美國的意味,因為美國總統拜登此前出訪亞洲時,在日本啟動了「印太經濟框架」,而這個框架,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是為了遏制中國而建立,所以一開始就把中國排除在外。

但如今,韓國外長卻公然說出,把中國排除印太地區就沒有未來等言論,那麼拜登政府會怎麼看?會不會認為韓國是在打美國臉?基於此,外界普遍認為韓國想對中國示好的觀點,確實有一定道理。

但這類觀點還是有一定的片面性,更準確地來說,韓國頻繁對中國釋放善意,並不是真心實意地示好,而是被美國逼得沒轍了!前面有提到,不久前韓外長訪華時,曾與我國外長就晶元貿易達成一定共識。而半導體行業,是中韓貿易的重要支柱,這就意味著,韓國的經濟增長主要的依靠就是對中國出口晶元。

然而,中韓貿易搞得火熱,但美國卻不樂意,因為中美近幾年來一直在鬥爭,美國想要全方面壓制中國的發展,自然包括了半導體產業。基於此,美國最近通過了一項約2800億美元的「晶元法案」,並且還試圖組建一個「晶元四方聯盟」。

而這一連串的做法有兩個目的,第一,提升美國半導體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世界範圍內重新掌握話語權。第二,打壓中國的晶元進口,從而遏制中國在高尖端行業的發展。但這樣一來,韓美兩國之間就存在矛盾了!

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國,而半導體產業是重要支撐點,韓國半導體產品出口的總額中,中國的出口額佔到60%以上。一旦被美國限制晶元出口,那麼中韓之間的貿易會瞬間垮掉一半,到時候,韓國的經濟會面臨什麼樣的後果,我想稍微了解經濟常識的都清楚,這樣的代價,是韓國政府絕對無法接受的。

韓國無法接受怎麼辦?只能不停與美國抗爭。但韓國只是一個小國,並且美國對韓國的軍政屆乃至民間企業都影響太深,韓國政府沒資格跟美國斗。所以無奈之下,韓國只能向中國釋放善意,拉上中國和美國對抗,才能繼續維持韓國的利益。至於後續的結果怎樣,就得看美國如何接招了!(潤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前哨 的精彩文章:

英國航空母艦的發展歷程-單層甲板條件下實現起降飛機
卡了中國20多年,普京終於鬆口了,這一仗,把俄打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