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跟著中國有肉吃?蒙古決心與中國重修舊好,對中國到底意味著啥?

跟著中國有肉吃?蒙古決心與中國重修舊好,對中國到底意味著啥?

作為昔日的世界第一大內陸國,蒙古也是世界上最尷尬的國家。


從1945年通過全民公投自立門戶開始,蒙古就開始了繼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後的二次創業。然而,再次出發的蒙古,非凡沒有重現。蒙古帝國威震歐亞的輝煌,反而幾十年如一日地家徒四壁、一貧如洗,甚至退化成遮天蔽日的沙塵暴中心。

蒙古經濟發展的一言難盡,固然有地處亞歐大陸內部,氣候惡劣生態脆弱的客觀因素,但根本原因還是蒙古認賊作父的歷史傳統。當一個國家的決策者長期奉行心術不正的對外政策,勢必導致國際援助這樣的財運也繞著走,於是蒙古的一窮二白也就不足為奇。

那麼蒙古為何會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外交思維呢?靜夜史認為這是個說來話長的問題。

元朝在明朝的猛烈打擊下煙消雲散後,蒙古高原重新回到了部落林立的狀態,明末清初,蒙古分化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分別位於今天的內蒙古、蒙古和新疆。

後金崛起後,首先征服了漠南蒙古並與之結盟。彼時的漠西蒙古準噶爾部異軍突起並勾結沙俄嚴重威脅漠北蒙古。為求自保,漠北蒙古在1691年經「多倫會盟」併入清朝版圖。


漠北蒙古內屬後,清朝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統治,包括推行盟旗制度杜絕各部落逐水草而居,編製八旗蒙古軍以收割精銳,大興黃教以「計劃生育」等,徹底杜絕了漠北蒙古對中原的威脅,使其成為抵禦北方強敵的堅固長城。

但隨著清朝的盛極而衰,列強紛紛露出獠牙,尤其是沙俄,不僅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趁火打劫奪走了外東北及外西北超過15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國土,更對蒙古展開了瘋狂滲透。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沙俄趁機煽動蒙古高層自立門戶,扶持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稱帝,開啟了蒙古分立的潘多拉魔盒。

雖然北洋政府極力爭取,甚至北洋軍閥徐樹錚在1919年趁沙俄帝國在一戰中的崩潰收復了蒙古和唐努烏梁海,但隨著蘇俄取得了內戰勝利並粉碎了帝國主義的干涉,蘇俄紅軍在1921年以追擊白軍的名義進入蒙古。

在蘇俄支持下,第八世哲布尊丹巴複位,蒙古建立君主立憲制政權,1924年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去世後,蒙古建立共和制政權。彼時的中國,在軍閥混戰中可謂真正的內憂外患,根本無暇顧及蒙古,蒙古也儼然成為蘇聯扶持的國中之國。


相比於清朝的統治,蘇聯對蒙古進行了更加深刻的「改造」,包括:

經濟上控制蒙古經濟大權,完全排除第三國資本;政治上扶持親蘇精英,操縱蒙古國家機器;文化上禁止民眾崇拜成吉思汗,推行斯拉夫特色的西里爾蒙古文;組織上發動肅反,大肆屠殺封建王公和喇嘛;人事上要求蒙古高層與蘇聯人通婚,用「和親」的方式強化對蒙古的控制。

事實證明,雖然蘇聯「改造」蒙古的時間遠不能同清朝相比,但效果卻立竿見影、入木三分。等到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蘇聯強迫南京國民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操縱蒙古公投獨立,蒙古至此徹底與中國分道揚鑣。

而在蒙古自立門戶之前,唐努烏梁海已經在蘇聯的「支持」下「自願」請求加入蘇聯並如願。

蒙古和唐努烏梁海的遠走高飛,再加上外東北和外西北的喪失殆盡,讓清朝前期苦心孤詣的「外興安嶺—貝加爾湖—薩彥嶺」防禦線被徹底破壞,中國依託地形優勢對西伯利亞居高臨下的防禦態勢被徹底逆轉,不得不承受被蘇聯居高臨下壓制的態勢。

不僅如此,蒙古的一去不返也讓我國的東北、華北乃至西北廣大地區深受威脅,所以新中國成立前後,毛主席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多次與蘇聯交涉,但奈何國力不濟,再加上蔣介石集團在蒙古問題上出賣得如此徹底,蒙古問題最終失去了所有的轉圜餘地。

分立後的蒙古,在蘇聯的支持下為虎作倀。1963年蘇聯紅軍更是重返蒙古,再度威脅新中國的北方安全,劍拔弩張的局面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才煙消雲散。

雖然在幾十年的時間裡,蒙古追隨蘇聯可謂不遺餘力,但作為超級大國的蘇聯卻從未讓蒙古走向共同富裕。雖然蒙古在蘇聯的特許下加入了本屬於東歐國家的「經互會」,但蒙古的加盟客觀上也陷入了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大分工」的窘境,只能發展農業和畜牧業,最多也是輕工業,這註定了蒙古根本不可能擺脫蘇聯的控制,更不可能脫胎換骨走向更加溫飽甚至全面小康的明天。

所以等到1991年蘇聯解體,失去靠山的蒙古很快改旗易幟,並在1992年將國名改為蒙古國,實現了跑步進入資本主義。


由於蒙古的歷史本就是中國和俄羅斯的「三百年河東,三百年河西」,而且蒙古有且只有兩個鄰國,所以當蒙古被蘇聯折騰得窮困潦倒,自然要選擇「回心轉意」,同昔日的母國搞好關係。

但問題是,蘇聯「改造」的痕迹太重,尤其是大規模的肅反運動,早已將蒙古的人種「替換」殆盡。說白了,蘇聯「改造」後的蒙古,早已換了一茬人,在親蘇思想根深蒂固的情況下,指望他們和被他們消滅的勢力一樣一路向南,本身就是不切實際的天方夜譚。

畢竟,如果再回到從前,所有一切不僅不可能重演,還要懼怕被「反攻倒算」。所以當蘇聯解體後的蒙古對俄羅斯不屑一顧,對中國也同樣愛不起來,有的,只是深入骨髓的恐懼和仇恨。

那麼在中俄兩國都指望不上的情況下,蒙古到底該如何抉擇?當然是和大洋彼岸的美國暗通款曲。

雖然沒有一寸海岸線,但蒙古卻建立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連美國海軍都無法近身2000公里以內。


對於美國而言,只有把自己打得屁滾尿流的強者才配贏得尊重,比如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打敗美軍的新中國。而蒙古海軍雖然沒有和美國海軍真刀真槍地狹路相逢,但作為成吉思汗的「後裔」卻有足夠的理由被美國尊重。

更重要的是,冷戰結束後,中俄成為美國乃至整個西方國家的眼中釘和肉中刺,是急欲除之而後快的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下。蒙古作為夾在中俄兩國之間的國家,天然地具備了「中間開花」的效果。

於是,在蒙古缺錢,美國缺位置的情況下,美蒙兩國一拍即合,迅速確立了「第三鄰國」的姘頭關係。

在美國的帶動下,日本、韓國以及歐盟等國家紛紛跟進,就連印度也一再表示扶我起來試試,蒙古一時間成為西方國家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今天的蒙古,一手拿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救濟糧活得瀟瀟洒灑,一手和美國保持著高頻次的軍事演習等交流,甚至多次派出精銳赴伊拉克和阿富汗為聯軍看大門,獲得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高度肯定。


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下,底氣十足的蒙古一方面繼續不鳥俄羅斯,另一方面在中蒙問題上朝秦暮楚、出爾反爾。比如2008年全球次貸危機爆發後,西方世界一片哀嚎,蒙古靠著中國的投資迅速復興,兩位數的GDP增長速度被某些經濟學家驚呼為「下一個迪拜」。

但隨著2012年蒙古一紙《限制外國投資法》橫空出世,蒙古外資遭到毀滅性打擊,中國資本更是首當其衝、損失慘重,不得不知難而退,蒙古經濟一夜回到解放前。

不過,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一如既往的救濟,蒙古雖然不富裕但終歸不會餓斃。

但問題是,再火熱的關係,也彌補不了蒙古在地理上被中俄兩國嚴密包圍的現實。而因為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俄兩國的無差別打擊,迫使中俄兩國不得不放下歷史包袱抱團取暖,以「背對背擁抱」的姿態對抗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蒙古作為中俄夾縫中的國家自然翻不起什麼風浪。


而這種設定的結果就是:美軍雖然能夠穿越中俄領土前往蒙古舉行軍事演習,蒙軍也能響應西方國家號召到海外拋頭露面,但卻再也沒有更多的作為,畢竟無論中國還是俄羅斯都不可能允許蒙古上了美國的賊船。所以蒙古如果堅持執迷不悟,那麼等待蒙古的就只能是囊中羞澀加朝不保夕。

應該說,因為與西方國家的狼狽為奸,蒙古確實吃了不少苦,所以才有了真正的「回心轉意」,那就是與中國發展睦鄰友好關係。

事實證明,雖然蒙古的遠走高飛,是東北、華北乃至西北廣大地區深受北方威脅,但在東南方向尤其是寶島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的情況下,中俄攜手對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這也意味著蒙古方向基本不會出現波瀾。

在這樣的情況下,蒙古主動與中國發展經貿往來,對蒙古而言無疑是脫貧致富的最佳捷徑。要知道,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經濟發展長期一言難盡,而且靠著出賣資源和武器為生的產業現狀,與蒙古渴望通過資源變現致富的路徑存在天然競爭,所以搭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東風,才是蒙古東山再起的最佳選擇。

但問題是,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這一共同敵人面前,「背對背擁抱」的中俄保持著微妙的平衡,而且特別微妙,微妙到一個細微的變數,就隨時可能打破這一局面。

這意味著,一旦蒙古和中國走近,俄羅斯必然心生不滿。同樣,如果蒙古和俄羅斯攜手並肩,中國也芒刺在背。

更重要的是,當前中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逐漸後來居上並與俄羅斯越拉越大,在平衡本就在不斷打破的情況下,蒙古的一路向南必將加大俄羅斯的不滿,這對於中俄攜手對抗西方國家圍堵無疑極端不利。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現有路線繼續發展,只有更強大的國力,才能讓我們真正掌握局面。

而且,懸而未決的寶島問題負面效應也越來越明顯,要知道沒有祖國的完全統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就不可能真正實現。這也意味著,只有實現了祖國的完全統一,我們才能在蒙古問題上真正掌握主動權。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夜史 的精彩文章:

心氣兒越高,存在感越低?為何蒙古會淪落到不值一提的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