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作為一名新朝皇帝,王莽同志你身上的信息量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作為一名新朝皇帝,王莽同志你身上的信息量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頭條創作挑戰賽#

(乾旱)

元始二年,公元2年,西漢王朝半數以上的郡國接連爆發了一場極為嚴重的旱災。

數年無水,土地乾裂,太陽這個紅彤彤的火球一刻不停地焦烤著整片大地。

光是旱災,挺一挺或許還能過去,但大旱往往又伴隨著大蝗,沒過多久,一場鋪天蓋地的蝗災又席捲了西漢國內。

各地都有蝗災,其中,又以山東半島的青州最為嚴重。

蝗蟲遮天蔽日,成群,成片的出動,飛到哪裡,就吃到哪裡,落到哪裡,就啃到哪裡。

蝗災泛濫,這實在很棘手的一件問題。

人類和蝗蟲,或者說蟲子,已經戰鬥了千百年的時間,但我們卻仍然無法徹底消滅它們。

蝗蟲的生命力十分頑強,繁殖速度又十分驚人,在當時來說,基本上是毫無解決辦法,只能等著蝗災過去。

莊稼毀了就毀了,來年再種,家園破了就破了,來年再建,人死了就死了,雖然不能來年再生,但畢竟死的不是皇親貴胄,文武百官,所以也沒什麼大事兒。

當時的西漢皇帝,是漢平帝劉衎。

(漢平帝劉衎 畫像)

劉衎是個少年天子,能力平平,這種事兒他當然解決不了,所以他很快求援於大臣,希望臣下們替他出出主意。

劉衎在位的時候,朝廷里的頭號權臣,是大司馬王莽。

對皇帝來說極為頭痛,對王莽來說,這卻是小意思。

因為除了常規的救災工作之外,王莽同志還有他的秘密手段。

首先,王莽在朝廷里組織舉辦了一場慈善晚宴,邀請四輔三公卿大夫前來赴宴,吃飯的時候順便捐個款,有錢捐錢,沒錢捐物,錢物都沒有,各位大人還可以把自己家的房子給捐了。

史書記載,這場慈善晚宴辦的是聲勢浩大,十分成功,西漢大小官員共計二百三十人參與了捐款,為青州當地的受災百姓籌得了大量的資金援助。

在慈善晚會後不久,青州當地的百姓隨即又收到了官府張貼出來的告示,告示上的內容明明白白,要求當地百姓踴躍參加到撲殺蝗蟲的行列里。

老實說,大災之中,老百姓大多流離失所,吃不上飯,又餓得面黃肌瘦,哪兒有力氣去捉蝗蟲,所以這樣的告示,無異於是一紙空文。

但神奇的是,此告示一經貼出,老百姓們的熱情十分高漲,紛紛擼胳膊挽袖子,協同全家老小到田間地頭去捉蝗蟲,生怕去晚了讓人搶了先。

(蝗災)

大家這麼熱情,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告示的末尾,另附有一條說明,那就是:

捉蝗蟲不讓你們白捉,捉到多少,可以收集起來,送到官府,官府按斤購買,絕對童叟無欺,真實有效。

朋友們,這樣的舉措,可以說是相當驚艷了。

一來,動員全民捕殺蝗蟲的行為有效遏制了蝗災的擴大化發展,二來,官府收購蝗蟲的行為在無形之間,更為這些災民和流民提供了寶貴的工作機會,實在是一項一舉兩得的舉措。

策划出如此驚為天人的舉措的王莽,當然也不是個普通人。

王莽,子巨君,河北省大名縣人,祖上是西漢藩王新顯王王曼,親戚(姑姑)是當朝太皇太后王政君。

老王家的勢力可以說是權傾朝野,叔叔伯伯全都是大司馬,身居要職,家裡九人封侯,這名望,這勢力,可以說是蓋了西漢半邊天了。

王莽平輩的親戚,什麼表哥表弟,堂哥堂弟,仗著王家的權勢,平時那是飛揚跋扈順帶窮奢極欲,原因很簡單,他們是高幹子弟,就算天天在家躺著,未來也是大好前程。

學習,學個屁!

不過奇怪的是,年輕時期的王莽同志,卻是一個謙虛謹慎,行為恭謙的人,這使得他在社會上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到漢平帝劉衎在位的時候,得益於姑姑王政君的勢力,加上他本人不懈努力為自己營造的好名兒,他終於擊敗了一眾後輩,混到了大權在握的位置上,而漢平帝劉衎死後,新上來的小皇帝漢孺子劉嬰更是個連上炕都費勁的小屁孩,整個國家的朝政大權,基本全都落到了王莽的手裡。

(漢孺子劉嬰 形象)

當個權臣對王莽來說,一沒理想,二沒出息,他的目光遠大,他想要當皇帝。

不過,當權臣很容易,但當皇帝很有難度。

劉邦建漢這麼多年了,西漢一直都姓劉,當年七國之亂劉氏宗親們搶皇位,自己人窩裡斗都被平定了,他王莽一個外戚,想要篡位自立,還不得讓人把腦袋給削平了。

所以,如果想要當皇帝,要慢慢來,而且還要多做點準備工作。

漢孺子劉嬰即位的當月,從長安傳來消息,城外的百姓在挖井的時候挖出一塊上圓下方的大石頭,石頭上明明白白的寫著一行大字:告安漢公莽為皇帝。

翻譯過來,意思就是:上天要讓我王哥當皇帝。

老實說,這一套,作者實在是看得太多了,已經到了有點麻木的程度。

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安排人在破廟裡裝作狐狸大喊「大楚興,陳勝王」,劉邦起義的時候,還斬過會說話的白蛇(這當然是不可能的),諸如此類,實在是不勝枚舉。

這很好理解,干大事兒的時候,總得花錢買點熱搜,做好輿論公關的工作。

假不假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時的人們就信這一套。

越玄乎越好,越撲朔迷離越好,越神神鬼鬼越好。

(巨石)

井,搞不好是提前選定的。

石頭,大概率是提前買好的。

字,估么著是找人刻的。

老百姓,八成是王莽在橫店找的群眾演員,反正王莽老家也是河北的,價格還能再優惠一點,一天一百,不管盒飯。

這事兒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到了太皇太后王政君的耳朵里。

按理說,王莽是自己的侄子,侄子要當皇帝,要造勢,這本來是好事兒,王政君應該支持,但沒成想王政君勃然大怒,心裡那是不痛快極了,乃至於後來王莽時機到位,改元稱帝,建立新朝,派人來找王政君要玉璽的時候,王政君居然氣氛的把玉璽狠狠摔在了地上,這麼一弄,傳國玉璽就因此缺了一個角。

當時的場景,想必是十分尷尬的。

被王莽派去要玉璽的人,叫做王舜。

王舜到了王政君居住的宮殿,開門見山地表示,太皇太后,你侄子王莽要當皇帝了,你把傳國玉璽給我們用一下,畢竟皇帝登基的時候得有玉璽在場,沒有玉璽的登基就像沒有趙本山的春晚,它變了味啊。

話說得還算可以,但王政君絲毫不領情,表示想要當皇帝那就自己去做個新的去,這玉璽是劉氏皇族的,跟你們有啥關係?

王舜聽王政君這麼一說,當時可就不樂意了,表示你這位老奶奶怎麼這麼倔呢,咋地,你就要守護這枚玉璽唄?哪怕是死也不給我唄?

話說得十分明白,你要是還不給,那我可就要動用武力了。

被這麼威脅,換做別人,基本上也就屈從了,但王政君畢竟是傳奇太后,是西漢王朝的待機之王,區區王舜,她是根本不放在眼裡的,所以她不僅沒有交還玉璽,反而啪一下把玉璽摔成了個殘次品。

(王政君 形象)

別人不理解,但作者卻很理解。

王政君雖然在朝堂上重用娘家人,導致王氏外戚做強做大,但畢竟她嫁到了劉家,是劉家的女人,所以從內心來講,她始終認為,這江山,是漢朝的江山,是劉氏的江山。

不過,此時爭論有無已經失去了意義,因為王莽已經篡位登基,建立了新朝。

新皇上任三把火,做大司馬的時候,王莽就不太消停,鬼點子一個接一個,現在當了皇帝,他當然也要好好折騰折騰。

不過這位仁兄的折騰,卻讓人看出了一絲十分奇特的意味。

第一把火,王莽對土地制度發起了改革,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然後再平均分配,一來杜絕了權貴兼并土地,二來保證了人人有地種。

第二把火,王莽廢除了奴隸制度,什麼宮女太監家丁奴婢,通通恢復人權,不僅不許再叫人家「奴婢」,而要改叫「私屬」,更要和土地一樣,不允許隨便買賣。

第三把火,王莽為了發展商業,鼓勵年輕人創業,專門在官府開設了貸款項目,沒錢沒關係,王哥支持你,不僅支持你,還是無息貸款。

三把火燒起來後,王莽覺得還是不夠,於是又開始接著添柴加火。

比如,面對當下年輕人動不動就躺平,動不動就擺爛的精神面貌,王莽制定法律,要求這些人必須參加勞動,誰敢偷懶,就地開票罰款。

再比如,王莽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曾經投入大量資金鼓勵科學家們搞科研,可惜當時的科學家們搞來搞去也沒搞出什麼像樣的東西,王莽面子上十分掛不住,沒辦法只好自己上陣,結果他一頓鼓搗,還真發明出了一款十分先進的遊標卡尺。

(古遊標卡尺)

並且,王莽同志發明的這種遊標卡尺,和現代的遊標卡尺十分相似,基本上也差不到哪兒去了。

又比如,封建時代對女性的束縛很大,三從四德,相夫教子,條條框框限制很多,這不許干,那不許干,而王莽則發起了解放女性穿衣潮流的運動,專門發明了一種短裙,規定女子在家可以隨便穿。

面對王莽同志的這一系列舉措,大臣們驚呆了,老百姓們也懵逼了,因為新皇帝這個人的言行舉止和思考方式以及他所施行的這一系列制度,實在是太過超前了。

超前到這根本不像是古代人干出來的事兒,反而像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年輕人搞的。

難怪,學者胡適看完這段歷史都十分無語地表示,王莽是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

不過,評價沒有用,咱們還得講點實際的。

王莽滿心歡喜,滿腔鬥志,同時又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搞了頓改革,可老百姓們並不買他的賬,全國各地很快就開始出現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起義軍聲勢震天,很快在昆陽,也就是今天的河南葉縣和王莽的新朝軍隊展開了決戰。

戰爭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雙方參賽選手的實力。

紅色方王莽同志擁兵四十二萬,但實際到場的,只有十萬人左右。

藍色方選手,起義軍將領劉秀同志帶兵不到兩萬,人數大概在一萬七千人左右。

(昆陽之戰)

正常來講,十萬打一萬七,怎麼打也是吊著打,但神奇的是,兩軍開戰之際,王莽的軍隊碰到了一連串十分神奇的自然現象。


《後漢書》: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然,吏士皆厭伏。

在現代叫自然現象,在古代這可就叫未解之謎。

這句話的意思是,晚上光芒萬丈,有流星從天上掉了下來,直接砸到了王莽的軍營之中,白天陰雲密布,一團雲彩從空中跌落,這算是把士卒們給嚇了個半死,結果打仗的時候軍心不穩,加上劉秀又是個秀兒,用兵奇詭,帶著一萬多人居然橫衝直撞,把王莽十萬大軍給打了個馬趴。

昆陽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這一戰,王莽算是玩脫了,很快身死國滅,他和他的新朝,也成為了歷史的塵埃,而「大魔導師」劉秀脫穎而出,最終建立了東漢。

老實說,作者本人,還是比較欣賞王莽的。

這位仁兄具有深厚的韜略,懂克制,懂隱忍,有超人的智力,搞改革搞得風生水起,有橫刀立馬的決心,更有超越那個時代的思維,只不過生不逢時,沒有遇到適合他的時代。

作為一個政治統治的失敗者,又或者是作為一個變革思想的殉道者,他在歷史上所表現出來的一切,雖然最後都歸於幻滅,成了一場空,但他的一生,實在是不平凡的。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並不平凡,但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而王莽,則是真正的不平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其實挺有趣 的精彩文章:

厚道的大明:無論如何,請允許我們來向大明送禮朝貢,說啥也得來
明憲宗朱見深:既不是昏君,也不是雄主,他只是個大明痴情種